卿希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9月15日) |
卿希泰 | |
---|---|
出生 | 1928年 |
逝世 | 2017年2月17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授 |
卿希泰 1928年生,四川三台縣人。1949年5月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革命青年組織中國火星社,並任四川大學分社社長。解放初,曾參加接管川大的工作。1951年四川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生畢業。1959年曾負責創建四川大學哲學系,並任該系黨總支書記、副系主任、副教授。1980年負責創建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並任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社科基金宗教學科規劃評審組副組長,首屆全國高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四川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現任四川大學文科傑出(資深)教授,國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首席科學家,宗教研究所名譽所長,全國首批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四川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學會顧問,CSSCI和中文核心刊物《宗教學研究》主編;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主編;《儒釋道博士論文叢書》主編,該叢書到2007年為止已出版了七十卷;《中國宗教與中國社會》系列叢書主編,現已出版十多卷。曾為國家培養了數十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包括部分港、台生),還為日、美等國培養了數十名留學生和高級進修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並先後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優秀博士生導師,成都市勞動模範,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因病於2017年2月17日21時30分在成都安詳離世,享年90歲。
個人履歷
四川三台縣人,1928年1月生。1951年四川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生畢業。1959年負責創建四川大學哲學系,曾任該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80年負責創辦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曾任該所所長,教授。現任四川大學文科傑出教授(院士待遇),985工程"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宗教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宗教學研究》季刊主編,兼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全國宗教學學科規劃組(學科評審組)副組長、全國首屆高等學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首屆哲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顧問、四川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顧問。為《宗教詞典》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編委兼道教分支學科主編。主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2項、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多項,有專編著《中國道教思想史綱》(3卷)、《中國道教史》(4卷)等15種,論文100餘篇,獲國家級、教育部和省政府社科成果一、二等獎7項。講授的主要本科課程有《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文化素質課)等。
個人簡介
1928年生,四川三台縣人。1949年5月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革命青年組織"中國火星社",並任四川大學分社社長。解放初,曾參加接管川大的工作。1951年四川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生畢業。1959年曾負責創建四川大學哲學系,並任該系黨總支書記、副系主任、副教授。1980年負責創建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並任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社科基金宗教學科規劃評審組副組長,首屆全國高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四川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現任四川大學文科傑出(資深)教授,國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首席科學家,宗教研究所名譽所長,全國首批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四川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學會顧問,CSSCI和中文核心刊物《宗教學研究》主編;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主編;《儒釋道博士論文叢書》主編,該叢書到2007年為止已出版了七十卷;《中國宗教與中國社會》系列叢書主編,現已出版十多卷。曾為國家培養了數十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包括部分港、台生),還為日、美等國培養了數十名留學生和高級進修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並先後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優秀博士生導師,成都市勞動模範,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他是世界知名的道教研究的權威學者,從全國"六五"規划起直到現在的"十一五"規劃,均一直承擔着國家的重點科研項目。他先後編著出版了有很高學術價值的有關道教文化的學術著作共17種24冊,約700餘萬字,這些著作不僅在大陸正式出版,而且其《中國道教史》等8種12冊已在台灣出版,有的還被美國教授譯成英文已在美國出版。此外,還在國內外各種學術刊物發表有着重要影響的學術論文百餘篇。
他所編著出版的許多學術著作,均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的高度讚譽,曾先後榮獲國家級和部省級的優秀科研成果的各種獎勵13次,其中僅一等獎即有6次,二等獎5次。如《中國道教思想史綱》(三卷),先後榮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委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該書被國內外同行學者公認為是"第一部系統研究道家思想史的著作"(日本東京大學蜂屋邦夫教授評語),"第一部填補空白的開創性力作","探前人所未究,發別人所未發"(東北大學劉國梁教授評語)。四卷本的《中國道教史》,被以任繼愈教授為組長的結題鑑定小組的專家們評為它"是一部劃時代的傳世之作","代表了改革開放時期中國道教學術研究的輝煌成果和最高學術水平。""在國內外學術界中已經發生了相當影響。"此書亦分別榮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教育部第二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以及第三屆國家優秀圖書獎,國家新聞出版署主管的《中華讀書報》稱這是"體現中國圖書最高水平"的國家優秀圖書最高獎,而且該書是本屆哲學類全國唯一的獲獎著作。1999年9月又獲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胡錦濤親臨頒獎)。
他不僅是國內本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權威學者,被同行學者稱之為"泰斗",尊他為"大師";同時也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世界權威學者",在國際學術界亦同樣享有很高盛譽。日本著名學者中村璋八教授1997年在日本舉行的"中國人與道教"的國際學術會議開幕式報告中稱:"卿希泰教授是道教研究的世界權威學者"。法國著名學者施舟仁教授也同時在會上指出:"如果沒有卿希泰教授的貢獻,中國的道教研究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