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歷史鈎沉·會寧三中老三屆的「畢業證」(任篤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歷史鈎沉·會寧三中老三屆的「畢業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歷史鈎沉·會寧三中老三屆的「畢業證」》中國當代作家任篤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歷史鈎沉·會寧三中老三屆的「畢業證」

2023年4月20日晚8時,我撥通了五十五年前的老同學沈發榮先生的視頻電話。

一別五十五年,恍若隔世。視頻相見,相互端詳良久。

初見君時君十五,再見君時君古稀。

1965年夏,7月,我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會寧三中(現在太平中學),時年十四周歲。沈發榮長我一歲,高我一級。至1968年,老三屆(全國統一)畢業離校時,我倆分別是十七、十八歲。當時年少稚氣,今日兩鬢蒼蒼。是也非也?有心理準備地看對方,仍有幾分難以置信。幾乎可以說判若兩人。要是在大街上碰見,擦肩而過,不知對方何許人也。

好在,我們之間有許多細節性接觸過往,交談回憶,很快就有些「一見如故」。

那時的沈發榮,細條身材,圓圓的娃娃臉,風趣幽默,活潑好動,很討人喜歡。雖在不同年級,仍然接觸較多。尤其「停課鬧革命」之後,我幾乎「專職」刻蠟板印材料(後來我們一派辦起了《紅太陽》戰報,我參與編輯、刻印),包括書寫大小毛筆字、美術字標語、牆報。沈君常來油印室幫忙,在全校同學中,屬於最熟悉者之一。

視頻中,交談別後經歷。

沈君先當上民辦教師,後上靖遠師範培訓一年,再後來通過自學考試取得大專文憑,獲評副高職稱。曾在本鄉楊集中學當校長,退休前在鄉教管中心當督導,直至退休。

說到當年我們老三屆畢業情景,我們有共同記憶:既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又沒有頒發正規畢業證。

我們清楚地記得,現在看到的這本「四不像」的代畢業證,是校革委會布置,由沈發榮陪着我(任篤讓)刻印了紅字:「面向農村,面向邊疆,面向工礦,面向基層」的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總方針,並由我(任篤讓)填寫全校同學姓名,沈發榮鈐印(甘肅省會寧縣第三中學革命委員會)的。

沈君說,直到現在,這本代畢業證——《毛主席語錄》,他仍珍藏! 喜出望外!

我一直在尋找這一特定年代的「文物」級「畢業證」。

說它是「文物級」,是因為它是特殊年代的特殊怪胎——正常時代,你見過這樣不寫「成績及格,准予畢業」字樣,又不蓋校長個人私章的畢業證嗎?

我自己的,自從二十歲離開故鄉到隴南教書之後,早已不知去向。

應我要求,沈君第二天即發「畢業證」圖片過來。

感謝老學長!

沈君生活、學習井井有條,有如檔案資料專家。五十五年,舊物如故 歲月匆匆,時光無情,現在看到的我們的「代畢業證」——《毛主席語錄》,封面之紅塑皮嚴重發硬褪色,而扉頁油印文字及個人名字,包括「甘肅省會寧縣第三中學革命委員會」的大紅印章依然清晰可辨。

據我的同班同學任國棟先生回憶,他剛一畢業,於1969年元月應徵入伍,把「代畢業證」當作「身份證」,隨身帶到部隊,當作珍貴物品保管,八年後轉業時又與轉業證明書一起保管,至今珍藏。只是他目前身居西安,「代畢業證」收藏在老家。

更感謝「天南地北會寧人」的平台及其負責人梁旭斌先生。不足半年,讓我通過平台聯繫到會寧教育名人吳建烈、王價、貟守勤等先生。通過平台讀到善於寫人物傳記的基層老師張明同先生的(點擊其後藍字可閱讀)《大溝公社劉溝初中回憶(五)陳好武老師》。

原來張明同先生是我未曾謀面的同門學弟,由此,我意想不到地聯繫到了六十年前(1963年)的初小老師陳好武先生(參閱任篤讓:《我初小時期的恩師陳好武》點擊之前藍字可閱讀)。

通過平台快捷方便地聯繫到的同學有張耀勛、張玉英、劉振坤、沈發榮、魏力、高海天、王佑民、劉永紅、段金倉、任國棟、陳寶珍、朱曉嵐、貟紀述、陳國俊、魏志文、姜林泉、楊鳳英、邵志雄等。間接了解到的同學有伏宗和、師衛國、邵志華、邵志忠、劉彩蘭、雷彩萍、田淑英、翟永福、王啟垣、汪富華、李友蘭、王守禮、靳寶忠、韓慕清、馮漢義、魏世清、侯治璧、高發昌、南肇基、趙玉珍、趙國亨、王仁、楊發林、陳巧英等。

通過同學獲悉,小部分同學已陰陽兩隔。如當年上早操的帶操能手王維新。還有貟篤良、和寶忠、張映勛、孫效林、魏尚仁、馮慶璽、張志華、劉安邦、王為民、馬國元、南世耿、貟紀元、陳少峰、陳漢英、王喜智、朱俊章、馮正國、李芬芳等都已撒手人寰。

故人已去,無可挽回。作為同學,只有隔空緬懷而已!

一朝為師,終生為父。我們當年的老師:張萬祥(校長)、王懷緒(第一任教導主任)、劉衍慶(第二任教導主任)、任篤寬(音樂美術)、莊英(語文)、張健(數學)、張克昌(語文)、張汝濤(數學)、武平和(政治)、張繼業(數學)、王價(物理)、王雄(校醫)、劉楨(總務)、周秉正(總務)、葉子恩(英語)劉振范(政治)等,自1968年底告別之後,除我哥任篤寬而外,均未見到。

這些老師,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為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

光陰荏苒,半個多世紀過去,這些永遠難忘的老師,多數已謝世。謹在此表示深切悼念!

會寧三中,始建於1964年秋季。當年只招收初中55人的一個班。新學期伊始,調來四位老師:任篤寬、莊英、張健、葉子恩。任篤寬為學校臨時負責兼班主任,莊英教語文,張健教數學,葉子恩教英語。第二學期調來了王懷緒,教政治課兼教導主任。

當時,會寧三中無教室,無桌凳,臨時借用太平小學一棟三個教室,一為辦公室,一為教室,一為學生宿舍。

宿舍,泥土地面,用兩根長木頭一分為三,中間留一條一米寬的走道,兩邊各一個大通鋪——草鋪。擁擠到睡下去難以翻身的地步,仍有住不下的。比如,沈發榮等三人借住太平店生產隊打麥場上的庵房。冷炕,被褥單薄,門窗不嚴,沒有任何取暖設施,晚上睡覺,連鞋子都不敢脫。一個寒冬下來,手背、腳跟腳面全生了凍瘡。

農村學校當時最常見最受歡迎的體育活動莫過於籃球。但是剛剛創建的會寧三中沒有籃球架。任篤寬老師關心學生,重視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體育活動。1964年秋季10月的一天,利用周日,任篤寬老師帶領十幾個身強力壯的同學到翟所小學去拉來了原會寧四中(1958年興辦,1959年撤銷)的財產——籃球架,安放到學校對面河邊的操場上,從此,學校體育活動始正常並且蓬勃發展。

那天天剛黎明,任篤寬與學生拉着架子車趕25里路到翟所小學時,翟所小學校長還未起床。任老師與那校長交涉,那校長打電話詢問教育局的工夫,同學們已經挖出來,裝上架子車,跑步離開了翟家所。

1964年春季,會寧三中在新址建房,1965年春季,部分校舍已投入使用。

1965年秋季,招收新生百名,即我們初一(1)、(2)兩班。此時調入的老師有:校長張萬祥、教導主任劉衍慶、數學老師張汝濤、語文老師張克昌、校醫兼生理衛生老師王雄、總務主任劉禎。

我們一級進校後,校舍全是新的。住上了上文所描述的那種草鋪。所不同的是,剛建成的新教室更加潮濕,鋪的麥草也不是很厚。冬天仍然沒有取暖設施。絕大多數同學家境貧寒,被褥單薄。這時候,羊毛氈,尤其狗皮褥子成了搶手貨。狗皮褥子最能保暖和防潮,誰要是有一床,那是令人羨慕不已的。

生活學習,離不開衣食住行。住的條件那麼差,衣服鋪蓋沒錢置辦,布票嚴格限額也是原因之一。

行,只能靠雙腿。會寧三中的生源地,包括七個公社:太平、翟所、楊集、黨峴、青江、老君、馬路。馬路公社距太平店50華里以上。自行車?大家連想都不敢想。

食字最要緊。大饑荒之後,1963、1964、1965年三年農村口糧還可以,乾糧中有白面鍋盔。1966年冬天開始,口糧逐年遞減。1967年就不夠吃了。我們住校,主要靠乾糧、炒麵。此時乾糧已很難有白面的了,糜谷面的更不易保存,三天以後就開始「白花」穙氣了。

會寧炒麵是古代貧窮行路者必備的乾糧。其原料以上好的莜麥為上品。莜麥慢火炒熟,用石磨磨細。有條件的還可以加點小茴香之類的調料,以增其芳香,兼及健胃開胃。可干吃,也可以在碗裡用開水饊成麵糊糊喝着吃。

此時口糧不足,我們的炒麵已經不能保證全是莜麥了。或有少量莜麥,摻和以帶殼的糜子、穀子,還要攪和些「代食品」了。所謂代食品者,甜菜乾、麥麩子,甚至玉米棒芯子,不一而足。其營養、色香味、口感,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學校設有食堂,要自己從家裡背來麵粉,交到食堂,再交每月五角錢的柴火費(五角錢的柴火費,也包括開水費在內。我每月的五角是篤寬哥無償墊付的)。食堂發放飯票,你可以憑票吃飯。在農村白面是稀缺品。大家交上去的基本是雜糧面,即莜麥面、扁豆面等。上灶的也不是全部,所以只有一個大師傅操作。真正的「大鍋飯」。既不和洋芋又沒有其他菜可和,純粹的雜糧手工「雀舌」面,老家叫莜雜(鄉音讀ca茶)面「圪垯兒」。同學們分成小組,每組一盆,由組長舀着分,等盛到碗裡,就已經是「一攣渾子」了。不過,雜糧連鍋面,「一攣渾子」的狀態,撒點鹽,或者夾點從家裡帶來的鹹菜,還是十分可口的。

那個時代,不僅口糧嚴重不足,吃水也十分不易。會寧三中附近是祖厲河(祖厲河,《資治通鑑》胡三省的注釋是:「蒙語,苦水河」。)的發源地,河水又苦又咸,不能飲用。全太平店鎮沒有一口可以飲用的淡水井。學校更沒有水源,必須到東邊五里以外的叫油坊川的河溝水泉里取水。

學校有一輛架子車,上面安裝着一個裝過煤油的大概能裝不足一方水的舊鐵桶。鐵桶橫着放,上方靠前處剪鑿一個或方或圓的往進裝水的口子,其尾部焊接安裝半截直徑四公分大小的鐵管子,管口塞一個纏着棉布的較長的木塞。每天黎明,利用早操時間派五六個身強力壯的同學人力拉水,全校各班輪流,周而復始。

那水源的衛生狀況無法保障,露天泉水中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有小蝌蚪!

學生大灶門外一張舊桌子上露天放着一口廣口矮缸。伙房大師傅把水燒開了就倒入矮缸,同學們自己舀着喝。有一天,當缸底朝天的時候,一個同學還去舀,結果舀上來一個一寸見方的被煮熟煮爛了的蟾蜍!那同學驚得不輕,尖叫一聲,差點暈倒。當天喝過缸里涼開水的同學,聽到消息,噁心欲吐,紛紛乾嘔不止。

會寧三中新校舍的修建始於1964年春季。工程進度慢,秋季,我們一進校,平時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在建校工地勞動。校舍之材料、式樣、結構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通標準的「人字梁」、磚柱、基坯砌牆、門窗比較高大、石灰麻筋白泥包裹外層的那種有「攔檐板」的布瓦房。這種青堂瓦舍的「洋房」在當時與農村一些純窯洞的小學校舍相比,要算「高大上」的了。比如,我1963年至1965年上過的完小——寧夏西吉紅莊小學,全院子沒有一間房子,全是用基坯箍起來的窗戶極小的貧民窟般的窯洞教室。

承包商建築隊的工人較少,似乎只有木工、泥瓦工。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和稀泥、搬基坯的粗活,我們學生都能幹。很快,光靠課餘時間已趕不上進度。1965年秋季開學,剛上了一個月的課,學校決定每班輪流停課一個月,全天參加建校勞動。此期間沒有學習任務,大家自我要求不嚴,幾乎不能主動抽空學習。利用勞動休息時間,我初步學會了下象棋。

1966秋季,只招收一個班。即任秀芳、石玉清那個班。此時調來的老師有張繼業、武平和。

1967年春季調來了王價、李秀峰老師。

1967、1968兩年中,工宣隊隊長是趙安國。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的農宣隊隊長王維新(太平店大隊文書)、隊員蘆勤、李滿祥。

1968年12月25日,按照全國統一部署,我們會寧三中包括67屆、68屆,兩屆同學,總共140多人,無可選擇地響應祖國號召,懷着紮根農村一輩子的決心,每人捧着一本紅寶書——印有上山下鄉十六字方針,鈐了「甘肅省會寧縣第三中學革命委員會」大紅印章的《毛主席語錄》,在沒有任何典禮,沒有歡送儀式,難捨難分地告別了將近四年寒窗的同學,灰不溜地像普通放假一樣三三兩兩地離開了人生一個重要「跳板」,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名不十分合格的農民——乖乖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了。

閱讀「天南地北會寧人」平台負責人梁旭斌先生文章(點擊其後藍字可閱讀)《半個世紀後的重聚》可知,該文作者父親梁國俊先生(初中1968屆,與我同級)是會寧一中老三屆,他們畢業時,除了同樣以《毛主席語錄》代替畢業證之外,每人還發了一把圓頭鐵杴。

據64級同學劉振坤先生回憶、提供,他們64級全班同學名單如下:

魏喜全、魏力、魏尚仁、劉振坤、楊金山、楊炳義、楊俊倉、翟永福、張耀勛、張映勛、張玉英、張宗衡、張國義、張學文、張志華、趙廷良、李友清、南自德、南湘、南繼霞、沈發榮、梁繼國、王啟垣、王富忠、王國軍、王建軍、王嘉斌、李俊昌、李克剛、李友蘭、任輝如、伏宗和、和寶忠、馮慶璽、孫效武、孫效林、陳宗信、汪富華、貟篤良、唐順成、邵琦、邵志華、邵鳳祥、高海天、師衛國、馮漢義、何汝謙、何力、路榮、牛世川、劉彩蘭、田淑英、雷彩萍。

據同班同學任國棟先生回憶、提供,我們65級(1)班全班同學名單如下:

任國棟、任篤讓、段金倉、王紀、王璽、王仁、王聖堂、王守禮、王愛民、貟紀述、南肇基、南世耿、南宗信、高發昌、高兆祥、朱曉嵐、陳巧英、陳寶珍、張應錄、張世清、張春生、韓慕清、李雲崗、侯治璧、陳國俊、劉國珍、何玉珍、馮志敏、馬國元、丁琪、丁世琪、滕寶田、魏世清、魏志文、楊兆堂、楊發林、趙國亨、趙玉珍、黨克智、吳健、田祖亮、靳寶忠、董建全、唐俊卿、唐俊英(秦安)。其中張世清、唐俊英提前離校,未能畢業。

據同學劉永紅先生、王佑民先生回憶、提供,65級(2)班全班同學名單如下:

康維、劉永紅、丁壽天、任天民、楊占山、馮正國、馮彥林、何有祿、李國俊、朱俊章、羅玉章、王佑民、王俊智、王世德、王喜智、王曉東、楊謙、陳漢英、邵剛、任多文、周耀德、楊成棟、李尚榮、張軍、何俊義、陳淑芸、楊樹麗、丁世明、貟紀元、扈居茂、龐振江、姬寶珊、李世芳、李芬芳、張振林、陳白億、薛俊山、呂錫琪、文慶雲、唐國智、唐俊榮、趙合仁、董玉華、魏鳳仁、馬宗弟、朱亮祖。

據後來了解,1969年,兩屆同學140多人,升入高中者僅6人。

說實話,我自小學習成績優異,平時門門滿分。按照理想,或者說人生規劃,起碼讀書報國。此時萬分想上高中,但是按照規定,已不再考試,全面實行「推薦制」。「黑五類」子女的比例極低,且必須有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的「推薦」證明。為此,我在生產大隊與學校之間來回奔波三趟!均以「無力回天」告終。

據劉振坤先生回憶,雖謂高中,並無教材,無章可循。憑師生自己找課本,很難找齊。找來的也不一致。

當時,高中數學老師林四海,化學老師田琀璋,生物老師黃老師(忘記名字了),體育老師王重順。

全班總共6個同學:劉振坤、王啟垣、伏宗和、何汝謙、王富忠、張志華。

1969年全國學制實行「522」制,即小學5年,初高中各兩年。會寧三中剛辦起的高中,首屆學生六個人,卻只上了一年課,到1969年底即頒發了畢業證,准予畢業。

老三屆中其他的13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全部回鄉種地了。後來有的參軍入伍,有的被推薦當上了工人,有的被推薦為工農兵大學生或工農兵中專生。個別自謀出路。比如,魏力去了天水,當上了民辦教師,轉正後考上了大學;任篤讓去了隴南,也當了民辦教師,改革後轉正,考上了大學。但十有六七,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生。一個時代,就這樣無端地埋沒了不知多少人!

老三屆(66、67、68三屆初、高中畢業生),是因「十年運動」造成的學生學校的堆積,到1968年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學生同時畢業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於是有了千萬人運動式、大躍進式的上山下鄉回鄉奇蹟。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繞不開的話題。

孩子大都不負眾望,相當爭氣,紛紛考上名牌大學。比如金倉與林泉的子女,女兒是甘肅資源環境大學副教授,兒子北大在讀博士生,就職於中日友好醫院等等,不勝枚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會寧,大中專畢業生十六萬以上,碩士五千以上,博士一千多,估計與老三屆有關係的不在少數。

作者按語:我的母校原會寧三中,始建於1964年。之所以加定語「原」,是因為後來在縣城增設了會寧二中,把原在河畔的二中叫成了會寧三中,而把原有的離縣城六十里地的會寧三中給無端地撤掉了——會寧東南部七個公社(鄉鎮),估計一千多平方公里以上範圍內才一所完全中學,卻被撤掉了。一個著名的教育大縣,當年的學校布局,居然如此。[1]

作者簡介

任篤讓,男,漢,會寧人,書香門第,教育世家,大學文化,副高職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