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壓力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壓力理論

是指關於群體或情境對個體產生某種影響力的論說。為了生存的共同利益或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社會將通過一定的方式,由組織群體或個人去促使其成員採取為社會群體所接受的共同態度或行動。這些方式有些是公開的(如要求服從的規章制度或命令等),有些是潛在的(如使人不得不遵從的權威勸說及群體內多數人的一致性等),兩者為完成群體的目標所必需, 也對個體的態度與行為社會化有極大的影響力。這種外部影響力與個體意向所構成的矛盾衝突不和諧緊張,便是情境壓力或群體壓力。 [1] 中文名 壓力理論 釋 義 壓力理論是指關於群體或情境對個體產生某種影響力的論說.

==示例==: 20世紀 50 年代,埃茲利爾(1950)提出「一般群體壓力」的概念,認為所有人都能體驗到要按集體的願望行事的壓力,每個人既是壓力的接受者,也是施與者, 都力求減輕壓力。此後,場論者阿希(1951)開展群體壓力效應的研究,發現許多被試屈從於眾人的一致性而產生從眾行為,原因之一是對偏離的恐懼。因為群體喜歡與群體意見一致者而不喜歡偏離者,大多數人在一致性的強大壓力下都有避免偏離的傾向。霍曼斯(1965)觀察霍桑工廠的工人生產行為,發現儘管規定工人的工資依個人勞動生產率來支付,但他們總是一致地把生產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平均水平上。為做到這一點,群體竭力造成一種強大的壓力,以維持已訂立的「不能幹太多,也不能幹太少」的不成文規約。任何人違反它,都將受到群體成員的提醒、勸告,甚至非難、恐嚇、懲罰、孤立。群體壓力迫使其成員遵從已被承認的意見、價值觀和行為。萊維特(1972)在《管理心理學》一書中闡明團體壓力在問題討論中發揮作用的過程:合理辯論——勸誘——攻擊——心理隔離。少數堅持己見者在越來越大的壓力下,一般在第二階段就會從眾,在第三、四階段會感到孤立無援而難以忍受,或者設法脫離此群體,或者放棄己見而向團體讓步並贊同多數人意見。一般說,增加外在壓力,會增加依從性,但超過限度也會引起反抗和過度辯護等現象,這也常見於態度改變。霍夫蘭(1957)認為,勸說者所表示的見解與個人立場觀點之間的差異會產生壓力。差異越大,壓力也越大。解決的辦法或者是個人改變原先的立場觀點,即態度;或者是採取種種方式(如駁斥對方論點、貶損來源、歪曲信息、文飾等)加以抵制與拒絕。實驗表明,中等差異會比很小差異導致更多的態度變化,但若差異量超過極限, 態度改變會變得很困難,因為抵製作為消除差異的方法更方便。

學術論文內容來自

石林.    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 心理科学进展 》 , 2002  石林.    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WanFang 》 ,年 陈仕华卢昌崇姜广省等.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基于企业成长压力理论的实证研究. 《 cnki 》 , 2015  钱鸣高缪协兴.    采场矿山压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 , 1996  陈书申.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局限与小变位土压力计算的建议. 《CNKI 》 , 1997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330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