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子發射光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子發射光譜

原子發射光譜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是利用物質在熱激發或電激發下,每種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發射特徵光譜來判斷物質的組成,而進行元素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的。原子發射光譜法可對約70種元素(金屬元素及磷、硅、砷、碳、硼等非金屬元素)進行分析。在一般情況下,用於1%以下含量的組份測定,檢出限可達ppm,精密度為±10%左右,線性範圍約2個數量級。這種方法可有效地用於測量高、中、低含量的元素。

簡介

原子發射光譜法,是指利用被激發原子發出的輻射線形成的光譜與標準光譜比較,識別物質中含有何種物質的分析方法。用電弧、火花等為激發源,使氣態原子或離子受激發後發射出紫外和可見區域的輻射。某種元素原子只能產生某些波長的譜線,根據光譜圖中是否出現某些特徵譜線,可判斷是否存在某種元素。根據特徵譜線的強度,可測定某種元素的含量。一次檢驗可把被檢物質中的元素全部在圖譜上顯現出來,再與標準圖譜比較。可測量元素種類有七十多種。靈敏度髙,選擇性好,分析速度快。在司法鑑定中,主要用於泥土、油漆、粉塵類物質及其他物質中微量金屬元素成份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較複雜且不準確。由於待測元素原子的能級結構不同,因此發射譜線的特徵不同,據此可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而根據待測元素原子的濃度不同,因此發射強度不同,可實現元素的定量測定。原子發射光譜是指由於物質內部運動的原子和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後發生變化而得到的。

評價

原子受到X射線光子或其他微觀粒子激發使內層電子電離而出現空穴,較外層的電子躍遷到空穴,同時產生次級X射線即X射線熒光。在通常的情況下,原子處於基態。基態原子受到激發躍遷到能量較高的激發態。激發態原子是不穩定的,平均壽命為10-10~10-8秒。隨後激發原子就要躍遷回到低能態或基態,同時釋放出多餘的能量,如果以輻射的形式釋放能量,該能量就是釋放光子的能量。因為原子核外電子能量是量子化的,因此伴隨電子躍遷而釋放的光子能量就等於電子發生躍遷的兩能級的能量差。原子發射光譜的譜線強度I與試樣中被測組分的濃度c成正比。據此可以進行光譜定量分析。光譜定量分析所依據的基本關係式是I=acb,式中b是自吸收係數,α為比例係數。為了補償因實驗條件波動而引起的譜線強度變化,通常用分析線和內標線強度比對元素含量的關係來進行光譜定量分析,稱為內標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標準曲線法和標準加入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