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手工業品陳列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手工業品陳列館 |
---|
|
原手工業品陳列館位於臺灣南投縣草屯鎮臺灣工藝文化園區,於1976年完工,是見證戰後臺灣,從手工業經濟產業導向進行到工藝文化產業過程的重要場域。建築設計由藝術家楊英風主導規劃,屬於現代主義風格之建築。2022年南投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現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工藝文化館為名,定期展出臺灣工藝文化研究及相關主題展覽。
歷史
1960年至1970年代,臺灣邁向經濟建設發展,臺灣省政府為有效開發人力資源,在謝東閔擔任臺灣省主席時,推行小康計畫,以手工業為主要生產,提倡客廳即工場[1],實現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的「人無一個閒」政策,並可養成國民勤勞樸實的風氣。因此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輔導小組即著手設立研究機構,期待能輔導業者,提高手工業品品質,增強外銷能力,於1973年成立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2]。
為介紹國內外新穎手工業產品,讓廠商觀摩比較,規劃手工業陳列館興建案[3],本案聘請藝術家楊英風先生擔任總設計師;楊英風再邀集彭蔭宣與程儀賢二位建築師共同規劃設計,於1974年8月興建,1976年4月完工,於1977年6月正式啟用,為當時臺灣唯一為公眾開放之大型各類型工藝品展示場所,展示國內外工藝樣品,目的在促進產業發展,提升創新品質,兼具發展觀光之功能,亦為南投地方著名地標[4]。
手工業品陳列館為見證臺灣近50年以來手工業興起、成長及轉型,為手工業研發技術觀摩的重要展場,並呈現1970年代現代主義之建築風格,是當時唯一的國家型手工業品的展示館建築,具時代性及特殊性。由藝術家楊英風規劃設計,館舍位處車籠埔斷層帶,經歷921大地震仍保存良好,具藝術美學及耐震科學價值。於2022年2月9日正式獲指定為南投縣定古蹟。
建築特色
外觀
外形雙十字為造形符碼,由四支豎柱與橫牆交織,表現手工藝經緯編織型態。建築量體下窄上大逐層擴展,連續的水平窗帶及玻璃與外牆交疊的立面呈現。內外壁通作白色之鋼筋混凝土建築,四支剪力牆筒體巨型柱(兼具服務核),配合格子樑樓板形成無柱之大跨距空間建築。具現代建築特徵風格。
室內
內部空間為4樓層中央挑空設計之融合性展覽空間,由頂部天窗及各樓層玻璃窗自然採光,動線主要由底層至頂層之中央迴轉樓梯串聯各樓層,藉由觀展者於移動時之視覺角度的穿透與流動變化,來強化觀展印象[5]。
景觀
本體建築與周邊景觀包含草坪、鳳凰木、孔雀豆等植栽生態,寬闊草坪與白色建築相互印襯,構成重要地景視覺印象,亦為南投草屯鎮在地的重要地景地標。
影片
參考文獻
- ↑ 家庭代工. 臺灣女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0 [202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8). 已忽略未知參數
|url-status=
(幫助) - ↑ 翁徐得.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所志.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998.
- ↑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yuyuyang.com.tw. [202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4).
- ↑ 原手工業品陳列館-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2-11-03 [2022-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3).
- ↑ 蕭瓊瑞. 楊英風全集第6卷〈南投草屯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新建工程規畫案〉. 藝術家出版社. 2007. ISBN 978986703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