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原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案讀音為yuán àn,漢語詞語,意思是最初的案卷。出自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堂規式》。[1]

[]

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堂規式》:「凡出牌票該承行,務將原案同號簿送僉,如有牌票無案、有牌案無號簿者,重責。」

解釋

最初的案卷。

黃六鴻復以御試一等擢禮科(非部)給事中,一充會試同考官,調升工科掌印給事筆:黃六鴻者,康熙中由知縣行取給事中。入京以土物及詩稿,遞送諸名士。至趙秋谷贊善,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集璧謝。」黃遂銜之刻骨。乃未幾而有國喪演劇一事,黃遂據實彈劾,朝廷取《長生殿》院本閱之,以為有心諷刺,大怒,遂罷趙職,而洪升編管山西。

  京師有詩詠其事,今人但傳「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二句,不知此詩原有三首也。

  其一云:「國服雖除未滿喪,如何便入戲文場?自家原有些兒錯,莫把彈章怨老黃。」

  其二云:「秋谷才華迥絕儔,少年科第盡風流。可憐一出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

  其三云:「周王廟祝本輕浮,也向長生殿裡游。抖擻香金求脫網,聚和班裡制行頭。」

  周王廟祝者徐勝力編修,(嘉炎)是日亦在座,對簿時,賂聚和班伶人,詭稱未遇,得免。徐豐頤修髯有周道士之稱也,是獄成而長生殿之曲流傳禁中,布滿天下。故朱竹檢討贈洪稗畦(即洪恩)詩有:「海內詩篇洪玉父,禁中樂府柳屯田;梧桐夜雨聲淒絕,薏苡明珠謗偶然」句(梧桐夜雨,元人雜劇,亦明皇幸蜀事)。樊謝老人嘆為字字典雅者也。梁鴻志愛居閣脞談》,有《長生殿》一篇,記此一重公案,自詔「洪稗畦,趙秋谷有知,其許我矣!」而所記實有未諦。最可笑者,竟誤黃六鴻為黃儀。黃儀常熟人,字子鴻,精輿地之學,曾助徐乾學修《一統志》,布衣,與黃六鴻的籍貫、經歷完全不符。所引王東淑《柳南隨筆》,自亦不足為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