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厥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厥脫

圖片來自原創力文檔網

厥脫,中醫病證名。指元氣耗竭,陰陽離決之危症。是內科常見之急症。可因邪毒內陷,或誤食毒物,或大汗、大吐、大泄、大失血,以及勞倦內傷,心氣衰微,心陽不振等原因而導致。臨床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脈細弱、血壓急劇下降為主要特徵。臨床上,現代醫學的各種類型休克,可參照厥脫辨證治療。[1]

病因病機

由邪毒內陷營血、誤食毒物、勞倦內傷、劇痛、驚恐,以及汗、下、吐太過,引起氣血運行障礙,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氣機逆亂所致。

臨床表現

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脈細弱、血壓急劇下降為主要特徵。

診斷

1.患者多有急起失血、失水,或創傷,或感受邪毒熾盛,或臟腑氣機失常、氣血壅滯,或藥物的過敏反應等病史。

2.臨床所見患者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或高熱驟降,大汗淋漓,少尿或無尿,脈細弱等證候表現。

3.血壓下降。患者病前血壓正常者,收縮壓降至ll千帕以下;原有高血壓者,收縮壓較前降低4千帕或較原有水平降壓20%。脈壓小於2.8千帕。

辨證施治

(一)內治法

1.氣脫型

證候:驟然發生面色蒼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多神疲,氣促息微,口淡不甚渴飲,小便色清量少。舌淡,脈細弱。治則:補氣固脫。

(1)主方:獨參湯(張介賓《景岳全書》)。方藥:高麗參,加水150毫升,蓋嚴燉20~30分鐘,取汁慢慢呷服,渣再加水燉服2~3次。如無高麗參,可用紅參或吉林參等代替。

若汗多難止者,加北芪、糯稻根、煅牡蠣,水煎服。

(2)中成藥:高麗參注射液,靜推接靜脈滴注。

2.血脫型

證候:多發於失血之後,面色蒼白,頭暈眼花,汗出,煩躁,心悸,口乾口渴。舌淡而干,脈細數或芤大。治則:攝血固脫。

(1)主方:獨參湯(張介賓景岳全書》)加味。方藥:吉林參、炙黃芪、阿膠(烊化)。煎水候稍冷,頻服。

若黑便柏油樣者,加紫珠草、崗捻根、地捻。吐血、咯血者,加仙鶴草。

(2)中成藥:高麗參注射液,靜推接靜脈滴注。

3.亡陰型

證候:大汗淋漓,煩躁不安,面色潮紅,口渴咽干,尿少。舌紅干,脈細數無力。治則:益氣救陰固脫。

(1)主方:生脈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味。方藥:西洋參、麥冬、五味子、枳實、生地黃。水煎服,每日2~3劑。

若發熱、氣粗者,加石膏、西瓜翠衣、天花粉。

(2)中成藥:參麥注射液,靜推接靜脈滴注。

4.亡陽型

證候:大汗淋漓,身涼肢冷,面色蒼白,神情淡漠,氣息微弱,口淡不渴。舌淡潤,脈微欲絕。治則:回陽救逆固脫。

(1)主方:參附湯(陳自明《婦人良方》)加味。方藥:紅參、熟附子、炮姜、大棗、當歸、桂枝、細辛、通草。水煎服,每日2劑。

若面紅、身熱者,屬陰陽俱亡者,加麥冬、五味子、生地黃、枳實。

(2)中成藥:參附註射液,靜推接靜脈注射滴注。

(3)單方驗方:抗寒厥脫方(廣州中醫學院一附院《中醫臨床診療常規》)。方藥:高麗參、炮附子、黃精、枳實、炙甘草。水煎服。

(二)其他療法

1.五絕指針療法

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2.針灸治療

(1)灸法:直接艾灸或懸灸氣海、關元、足三里、膻中穴,每穴4~5壯或20分鐘,適用於亡陽氣脫者。直接灸大敦穴3~5壯(或隱白穴1~3壯),適用於亡陰氣脫者。

(2)針法:取左耳腎上腺區配內關穴,持續電針;取人中、中沖、內關、足三里穴,針刺並用間歇刺激手法。

3.注射升壓製劑

(1)枳實注射液:靜推接靜脈滴注,每分鐘30~40滴。

(2)複方洋金花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注或靜脈滴注,每日2~3次。

厥脫的病因複雜,病情危重,在積極救逆固脫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原發病的治療,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

參考來源

  1. 厥脫是什麼,有問必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