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廈門環島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廈門環島路

廈門環島路(英文:Island Ring Boulevard),全程43公里,寬60米,雙向6車道,為城市一級次幹道。機動車道18-24米,非機動車道6-7米,人行道6-8米,綠化帶80-100米。

廈門環島路的建設分以下幾個階段:白城到黃厝段,1997年2月動工,1998年9月8日竣工。黃厝到前埔段,1999年9月8日竣工。會展中心至香山段,1999年9月動工,2000年9月竣工。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開通香山至五通段。五通至高崎機場段,將於「十五」計劃期間開通。東部環島路正對小金門、大擔、二擔諸島,兼有交通和旅遊兩大功能。

廈門環島路是廈門市環海風景旅遊幹道之一。環島路的建設一直奉行「臨海見海,把最美的沙灘留給百姓」的宗旨,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凌海架橋,有的穿石鑽洞,建設起點高,標準嚴,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特色。

形成了曾厝安綜合服務中心、黃厝旅遊服務中心和前埔會展中心,整條道路自然清新,品位高雅,美觀大方。2000年,「東環望海」被評定為廈門新二十名景之一。其中從廈門大學到前埔的一段海岸,長約9公里,稱為黃金海岸線,是集旅遊、觀光和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海濱綠色長廊。

基本內容

中文名:廈門環島路

寬:60米

動工:1999年9月

全程:43公里

所屬國家:中國

建議遊玩時長:半天

外文名:Island Ring Boulevard

車道:雙向6車道

竣工:2000年9月

所屬城市:福建省廈門市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開放時間:全天

工程規劃

廈門環島路是廈門本島城市幹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總體建設規劃,環島路全長約43公里,總投資近38億元,自1991年開始,分一期、二期和三期先後實施完成。

廈門環島路是一條高標準的集道路交通、風景旅遊、岸灘環保整治為一體的城市景觀道路,其中除演武路至會展中心段為雙向四車道外其餘均為雙向六車道。

環島路二期共分三個路段,全長12.8KM,分別為黃厝路段4KM(示範段)、曾厝安段5KM、前埔海堤段3.8KM。二期環島路作為貫穿廈門市東部黃金旅遊海岸的主線在建設過程中,把綠化景觀建設擺到了一個重要位置,建成後的環島路二期,實現了「臨海見海、把最美好的沙灘留給老百姓」的建設指導思想,通過近47萬平方米的綠化、小品等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體現了廈門特色,形成了一條集旅遊觀光和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濱海走廊。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藍天、大海、沙灘、綠地和四季花開不斷的美好圖畫。

環島路三期包括演武路—白城段和2003年「9.8」建成通車的海軍碼頭—演武路段,以及五通—墩上段和香山—五通段。三期的環島路分別位於廈門島的南段和北段,從景觀上講也各有其特點,南段的白城—演武路段和海軍碼頭—演武路段,地處廈門老城區、與著名旅遊風景區鼓浪嶼隔海對望、與著名高等學府廈門大學接踵比鄰。全線有約3KM的海上演武大橋,每當夜暮降臨,在專門進行了照明設計的照明效果下,宛如一串珍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北段的香山—五通段和五通—墩上段是環島路二期的向北延伸,路線所經過的區域仍處於未開發狀態。工程將依據現有地貌,海濱沙灘、歷史文脈,從「人、自然、生態」的理念出發,上下行分幅設計,中間和兩側各留50—150米的景觀分隔帶和防風林帶。道路依坡就勢,形成一條原始與現代,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生態路。同時,隨着鍾宅灣大橋的建成,將使原本略顯沉寂的廈門島東北部突現一弘明月伴潮升的壯麗景觀。

道路路線

石鼓山立交橋←→疏港路←→湖濱西路←→鷺江道←→和平碼頭←→演武大橋←→廈大白城←→曾厝垵←→黃厝←→會展中心←→香山←→觀音山←→五通←→鍾宅灣大橋←→墩上←→機場路口←→石鼓山立交橋。

S形路段

從演武路至白城段的環島路,與岸同高,是一條呈S形的流線型路段,總長1.2公里,橋長超過1公里,為雙向4車道,如長龍凌波臥海,騰空而起。有趣的是,橋樑造型為魚腹式,橋墩為橢圓型、形成美麗的觀海長廊,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側面觀賞海岸、沙灘、海浪等景色。

這一段的堤岸與橋分離,體現出橋岸結合、互為風景的特點。環島路保留臨海單位原來興建的觀海亭,臨海階梯間隔分布,遊人可隨時下海灘散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橋樑的夜景設計採用白色光源,橋上不設高欄杆,線型光源設在護欄上,晚上的長橋因此變成一條舞動的銀色光帶,讓人們真正觀賞到「長橋臥波,堤岸典雅」的夜景。

工程技術特點上,南段橋樑採用弧型斷面連續剛構,以及近1.3KM的技術難度非常之大受力情況極為複雜的浪濺區低橋位橋樑。北段包含有外型新穎別致,技術先進的中承飛翼式提藍拱特大橋,以及築堤修路圍海造地工程。

整個環島路的建設,使得周邊地塊成為開發商矚目的黃金寶地,極大地帶動了廈門市的城市開發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廈門旅遊事業的發展,並極大地改善了廈門特區的城市精神文明風貌,勾畫出了廈門海灣型城市核心區域的輪廓,是新一輪城市建設的起步之路。

沿途雕塑

雕塑作品

環島路是一處觀山望海聽濤的帶狀景區。在環島路向大海的一邊,有「鼓浪嶼之波」、「大海冥想曲」、「大櫓訴說」、「選擇」、「生機」、「海浪花」、「媽媽帶我去游泳」、「馬拉松雕塑」等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圍繞着大海這個中心,表現出廈門市勃勃生機。

音樂雕塑

胡里山炮台旁邊的環島路隔離帶上,雕塑着鐲些音樂五線譜,它就是著名的歌曲《鼓浪嶼之波》的樂譜。該樂譜雕塑長247.59米,由市路橋藝術工程公司於1998年9月8日建成。這座兼具藝術特色和地域特徵的雕塑成為環島路上的主要景點,2000年11月被列為吉尼斯世界之最,成為「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

書法廣場

走進曾厝垵海灣,占地約3萬平方米的書法廣場馬上映入眼帘。廣場設計以文房四寶、翰海論筆、遺墨拾芳、藝海雙楫等題材,利用亭、廊、花架、觀景平台等載體,劃分為三大片和八個景觀區,預計將在2006年9月份完工。整個場地呈凹字形沿海岸線展開,充分利用了「海」的特色,以「書島鷺胸懷,展大海豪情」為主題,並採用「以天為紙、以海為墨」的設計手法,整個設計方案融合了自然景觀。沙灘上凹陷處占地百餘平方米的「壽」字已設計完成,藝術家以海為背景,寓意巧妙,仔細一琢磨,它可是一個「濤」字哦。沿着海岸線往東走,我們可以看到一座近400米長的筆架廊,俄羅斯白松天然的材質加上毛筆嵌成的梁架,自然、淳樸的風格會讓你情不自禁也想走進去納納涼,歇歇腳。繼續往東走,各種再現甲骨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文房四寶的石雕正在緊張的製作中,王羲之的名作《蘭亭序》也坐落其中。整個廣場隨處可見中華書法文化的底蘊,就連這看似簡單的道路也是暗藏玄機的。

服務中心

黃厝旅遊服務中心已建成海韻台、望月坡、數星園、椰風寨、台灣民俗文化村等5個休閒遊樂區。平日,這裡車水馬龍,遊人穿梭,或舉行沙灘健身活動,或搏擊海浪。每當夜幕降臨,尤其是夏令季節,星星燈火,這裡人們三五成群,情人們則依偎在一塊,聆聽大海潮音,感受海洋氣息。

主要標語

在黃厝海邊,矗立着一塊大型標語牌「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它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倡導的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和指導思想,顯示中華民族走向統一的趨勢。2000年11月21日,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來到黃厝海邊,在「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大型標語牌下,吳伯雄說,統一中國,是兩岸人民的心愿,將來統一後,我們可以在台北吃早餐,乘機抵達廈門國際機場,再轉高速公路,中午則可以在家鄉用餐。

彩色道路

1998年08月23日,在環島路黃厝段建成第一條彩色道路。環島路黃厝段是鷺島東部「黃金海岸」的示範路段。為提高示範路段的檔次,從國外引進新工藝,鋪設了長3400米的紅色路面,總面積為12750平方米。這段國內首次建成的紅色路面與碧海藍天、綠樹白雲構成鷺島東部海岸一道絢麗多彩的風景線。

遊玩項目

廈門環島路途徑輪渡、白城立交橋、廈門大學白城、胡里山炮台、椰風寨、國際會展中心等主要景點,風景亮麗、海風習習,是休閒旅遊、住宿飲食的優雅勝地。環島路沙灘,尤其是廈大白城和珍珠灣一帶,是百姓涉水游泳的天然海濱浴場,而其他路段特別適合人們參加釣魚運動。環島路一旁有開闊的公園和步行路,特別適合男女老少喜愛在這裡放風箏、跑步、溜冰、騎車。

環島路每年都被設為為國際馬拉松跑道的一段,所以每天都會看到許多人沿路漫跑,不管是青年還是老年人,都很熱衷在環島路上跑步。環島路沿路,你還能看到各種人物雕像,做成各種各樣的運動姿勢,頗具「體育之路」的風采。

2008年05月12日,奧運火炬從會展中心出發並通過環島路,廈大學子和廈門百姓在環島路上排成了幾十公里長的歡迎隊伍,場面十分歡悅壯觀![1]

參考文獻

  1. 廈門環島路欣欣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