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參禪白雲岩(張正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參禪白雲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參禪白雲岩》中國當代作家張正順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參禪白雲岩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愉悅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引導人參禪悟道。位於樅陽縣白梅鄉境內的白雲岩,風光秀麗,香火興旺,因與浮山隔水對峙,與九華山隔江相望,素有 「亞浮山」 「小九華」之稱。一痕清晰的「大腳印」嵌刻在岩巔的巨石上, 傳說為金地藏王九華老爺所留,仿佛一枚「佛國仙山」的鑑證。

天下名山僧占多,白雲岩因大德高僧的光顧而淡入人們的視野。據《傳燈錄》記載,宋代高僧白雲守端住藕山白雲寺時,以白雲岩洞(隸屬於七家山,為西岩)為內院,為白雲寺所有,即現存的白雲岩寺,「白雲」因此而來。隨後,五祖法演大師於白雲岩參謁守端禪師並居於此,直至得法。與此同時,接受法遠禪師衫履的投子義青雖住持浮山華嚴寺,仍以白雲岩為方丈室,不倦往返其間,如今白雲岩巔可見「青華嚴方丈」五個清晰的摩崖石刻。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仙」是什麼?是僧是道,也是衣袂飄逸的名士騷客,抑或獨具慧眼的飽學鴻儒。明代鄉賢名士吳道新於明亡後,在白雲岩內興建草舍,名為「白雲草堂」,隱居山林,吟詠自娛。現存的白雲岩寺經過屢毀屢建,仍古色古香,裊裊梵音在青山綠水中悠蕩,為白雲岩平添了無限的禪意。

三十多年前,我在距白雲岩十餘里地的山裡學校執教,青燈照壁,山靄蒼蒼,為偷半日浮閒,每每山花爛漫或菊黃楓紅之季,我都要結伴登山攀岩。後因工作變更,雖與白雲岩山重水迢路遠,但其中的山水草木、巉岩幽洞時在念中,或行於筆端,一往情深。前時重陽佳節,時隔二十多年之久,與三五好友相伴再次遊歷白雲岩,山椒雲氣,楓葉如丹,別有一番感受,是游山又似參禪。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及至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中的第三重境界是一種以沒有塵垢的明鏡般之心來觀照人生事實,是洞察世事後的物我兩忘、物我一體、超越世俗與反璞歸真。此時的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白雲岩共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奇景險關構成一幅天然的山水寫意畫面。一路跋涉之間,滿目蒼翠,竹木婆娑,悠然自得,瀰漫成一派靜謐、和諧氣息,處處彰顯出大自然的平和與柔順,不由使人覺得風景無處不在,在近前,更在熟悉的地方。

「白雲青鳥」曾譽為古桐城八景之一,青鳥可謂白雲岩的代名詞。清劉大櫆在《浮山記》中寫道:「山中有青鳥,其聲百囀,獨時時往來於白雲、金谷之間,他山未之見也。」據說它羽毛為黛黑色,形似長尾的八哥,築巢於岩穴內,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旁梳洗,午夜吟唱,聲音如簫,清脆悅耳。又傳說此鳥是一種神鳥,既可傳情報吉,又能化凶消災。因此年少的我們曾經結伴專程攀白雲岩尋覓青鳥,最終難睹這一神秘鳥兒的真容,遺憾至今。然而遺憾之餘,我們仍心懷感激,感激曾經的美麗悅耳的鳥兒,是它把我們吸引,令人迷戀,催人跋涉,才無懼於腳下的崎嶇坎坷。生活的真諦乃至意外的收穫均包藏在追求進取之中,終結的得失無須爭執。況且依照禪宗的旨意,眾生都是因緣所生,一切都是隨緣受報的結果,所有的苦與樂,都是緣生緣滅的幻有。得到好的果報,或享受榮譽,都是由過去的善因所召感而現在才得到,當緣盡之後,或還歸於無。不論是得是失,都隨緣而過,不喜不悲,這樣的心地修行暗合於道,即「隨緣行」。

步入白雲岩內,但見石紋斑斕有趣,或如片片龍鱗,或似虎毛斑斑,最引人注目的是,岩洞壁隙縫間湧出一泉,細小的泉眼裡如絲般流水涓涓不斷,清冽剔透。據宋《五燈會元》記載,法演禪師住太湖海會寺時,有僧問:「如何是白雲一滴泉?」演師曰:「打碓打磨。」一則禪語,千古佳話。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山民以打柴賣柴為生,有一天看見此岩洞的石縫處有黃澄澄的香油緩緩流出,便回家拿來瓶子盛油。天長日久,他覺得油流得又慢又少,只能管自家食用,就將洞口鑽大了些,誰知,裡面流出的不再是香油,而是一滴滴清泉。端詳泉源處的石壁上「一滴泉」三個陰刻的篆體大字,掬一點泉水,慢慢入口,感覺味甘可口之餘,再思想一滴泉的傳說,便有所悟。世人常常迷惑顛倒,時時貪戀五欲六塵,並稱此為有所追求。有智慧的人則表現出與世俗相反的行為,內心安寧,不刻意去追求什麼,隨順自然而生活,一切都不執著於心,無欲無求,篤信經書上所說的「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在鐵障峰與鐵船峰之間有一深池,人稱「芥拗池」,現為「高峽出平湖」的七家山水庫。臨岸佇立,池水在面前悠悠蕩漾,盈盈綠水,將山峰、靈岩映襯得分外秀美,又將其倒影攬入懷中。徐徐清風過耳,松濤喃喃成韻,一時間,恍若置身心澄目潔的境界,漸漸融入致虛極、守篤靜及雜念去淨的自然中,油然想起常建的詩句「潭影空人心」來。是清澈的潭水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淨盡嗎?非也,是因為「有相」的潭影能淨,正見出「無相」的人心本空。不是嗎?自性本自清淨,這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沒有「眾生」可執著,也沒有「我」可執著。法的本體,即是淨之理,沒有慳貪,沒有任何吝惜,沒有執著的餘地,但得做到心無垢染罷了。舉目投向矗立於潭上的「姜太公釣魚台」,裊裊暮靄中似有老翁靜踞,銀髯飄拂,雙眼迷離,一根無餌直鈎的釣竿悠然地執在手中……

在前往白雲岩途中的山坳中,凸現一亭,檐額丹書「且亭」兩個大字。以我的印象,這是一處適應旅遊開發而新建的建築,木柱雕欄、六角攢尖式,古色古香,但它為何取名「且亭」,我一時有些費解。朋友吳君與我低聲耳語:「『且』在古時有幾重意思,比如它在甲骨文中形是祖廟狀,由「土」形轉化而來,象徵着祖先崇拜;但在後來的男性崇拜中,它是象形的陽具,譬如『苟且』一詞……」吳君是本地人,對國學頗有鑽研,我很容易接受了他的見解,因為下至亭中,我們還看見亭沿四周間隔豎立幾具石制的貌似陽物的造型。旅遊繁榮經濟,文化迎合世俗,我心裡暗暗嗟嘆。後來,當我們一班遊客因為趕路匆匆下山時,我驀然想起清代美學家李漁的那個「且停亭」故事,便覺得這裡的「且亭」 應該與「且停亭」如出一轍殊途同歸罷了,因為無論是從白雲岩的景致來看,還是就它的整體的禪意氛圍而論,「且亭」的命名當有深意。有深意便去思考,只怕已明白亭子命意的我們,未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不折不扣的遵循其旨人生匆匆,何妨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要懂得停下腳步,學會放慢速度,看看就在周遭的風景,等等落在身後的靈魂?生命在於賞玩,推開窗戶,不妨適時地抬頭瞭望一下滿天星斗;漫步公園,不妨仔細地嗅覺一下花葉散發的芬芳;夜闌人靜,不妨側耳諦聽雨點敲窗的沙沙聲韻。不一樣的人生,也許就在且行且停之中。人生疲憊,生活煩雜,需要回歸精神家園,尋找心靈的驛站。拋開一切羈絆,讓生命貼近自然,於風景之中品味「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拈花微笑的禪宗,在山水間悟透人生,應該是一種至善至美的境界吧!

[1]

作者簡介

張正順,本名其木格,80後蒙古族。薩爾圖作家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