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又聽三毛(鄭喜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又聽三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又聽三毛》中國當代作家鄭喜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又聽三毛

在台灣,有一個女人,她不諳音樂之道,但卻與令人心馳神往的旋律有着不解之緣,她本人更令人難忘,幾代人唱着她寫的《橄欖樹》去尋找夢中的故鄉,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雖然她已駕鶴西行數載,但熱愛她的讀者並沒有忘記她,她就是三毛。

第一次聽到《橄欖樹》是青春少女時,和男友一起看電影《歡顏》,電影的主題曲《歡顏》《橄欖樹》,三毛作詞、羅大佑作曲、齊秦的姐姐齊豫演唱。優美的歌詞旋律,空靈傷感的嗓音把悽美的愛情故事烘托得更加浪漫動人,以至於在我心目中,《歡顏》是令我最感動的愛情電影,只有後來的《泰坦尼克號》能和它媲美。之後錄了一盤磁帶,沒有歌詞,正反兩面都是《橄欖樹》的旋律,感情一浪高過一浪,整天在我的住室內放。從此記住了三毛,喜歡上三毛。買了她的好幾本書,印象最深的是《哭泣的駱駝》《撒哈拉的故事》《夢裡花落知多少》,讀得如醉如痴。從此也想像她一樣四處流浪,去尋找遠方,尋找夢中的橄欖樹。

在中唱公司發行的名人專輯《三毛之歌》磁帶中收錄了12首歌曲,其中11首三毛作詞。有些音樂是需要與人共享的,比如搖滾,大伙兒共聚體育館或夜總會中,台上歌手激情澎湃,奔涌高歌,台下一呼百應,齊聲共鳴。那場面講究的是現場的情緒交流,煽情得很。而有些音樂則需要暫時關上大門,獨自傾聽。這時需要的是心靈之門的輕緩開啟,與同樣獨處的歌者以及消隱在作品背後的作者做一次由近及遠的精神漫遊。此時,你絕不可以也不會手舞足蹈,你只需靜靜地傾聽,品味,至多在打動你的熟悉旋律中輕聲附合。

三毛的歌多是最後一類。《橄欖樹》中,你可以通過夢幻般的旋律,意會到這樣一些場景: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山間蜿蜒流淌的清清溪流,一望無邊的青青草原,異國情調的橄欖樹,天涯羈旅的遊子......而這一切,還有故鄉,都在遠方,為了尋找,她不停地奔波流浪。

有人說「女人天生愛做夢」,三毛也不例外,甚至更甚,時時沉醉在自己的理想王國中。在《夢田》中,三毛寫道:「每個人心裡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夢/一顆種子/是我心裡的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那是我心裡的一畝一畝田/那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短短几句,通過黃秀偵輕盈跳躍的演唱,使人更深切地感受到三毛內心對美好生活真摯的憧憬與嚮往。芬芳桃李開,夢中春風來。這夢純真,因而美。

人生真的不能沒有夢想。一旦沒了夢想,平淡的生活豈不更蒼白,又何處去尋覓詩情呢?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人要腳踏在土地上,腦袋伸到天空。人活着,不能沒有一點情調和韻致,浪漫的詩情與畫意不可或缺。

《三毛之歌》的第一首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滾滾紅塵》,這也是該專輯中唯一不是由三毛作詞的歌曲。三毛根據她的小說改編成《滾滾紅塵》劇本,並拍了《滾滾紅塵》這部電影。電影講的是以張愛玲胡蘭成的愛情故事為原型,林青霞與秦漢的情侶搭檔,加上張曼玉的出彩表演,令這部電影榮獲台灣8項「金馬獎」。《滾滾紅塵》這首歌由羅大佑作詞作曲,現在看來,似乎是為三毛短暫生命所做的讖語,「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着。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傳的因果,終生的所有,也不惜獲取剎那陰陽的交流。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羅大佑略沙啞的嗓音、緩慢柔腸寸斷的演唱把人世的滄桑,感情的無奈抒發得淋漓盡致。我手機上下載的歌曲就有《橄欖樹》《歡顏》《滾滾紅塵》,這也是我最喜歡聽的幾首歌。三毛在拍完寫完這部同名電影後不久,1991年1月4日在台灣醫院自縊身亡,年僅47歲,告別了帶給她無限歡樂與情仇的世界,給人留下永遠的懷念和遺憾。 [1]

作者簡介

鄭喜艷:女,河南人,喜歡讀書旅遊,希望書籍和行走能滋養一顆豐富的靈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