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又見梔子花開(安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又見梔子花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又見梔子花開》中國當代作家安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又見梔子花開

小滿之日,陽光淡淡,若有若無。陽台上,今夏第一朵梔子花開。潔白,素雅,清芬,映襯着濃綠油亮的葉片,仿佛脫俗出塵的仙子。

俯身輕輕靠近它,一股馥郁的香氣撲入鼻息。這是我愛了多年的香氣。從少不更事到不惑之年,聞過種種花香,依舊獨愛梔子花的香。

它的香,濃淡相宜,帶着山野密林的氣息。在我心裡,無論這些年在何處見到它,年少時在山野與它初見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在薄霧籠罩的清晨,在綿延起伏的山嶺,在高大叢生的林木中,我看見一叢叢盛開的雪白的梔子花,帶着夏日雨後晶瑩的珠露,在穿過山林的微風中輕輕搖曳,芬芳一陣陣襲來。我的心為之沉醉。

我沒敢採摘它,因為捨不得,雖然開在山野的花本就無主。我只是靜靜地欣賞它許久,深深地呼吸它的香,然後應了同行夥伴的呼喚轉身而去。後來,住在山裡的同學送給我幾截梔子花的枝條,我如獲至寶拿回家,把它們插在院前的空土裡。父親似乎比我更加憐惜這花,日日勤於澆水。在我們父女倆的細心照料下,它終於紮下了根,長出了新的枝葉,開出了潔白如雪的花。

那時家家的院前,幾乎都有一兩株梔子花。從山野到院落,梔子花是男女老少的愛,尤其是女孩兒們的愛。記得在我就讀的小學校附近一家院子裡,有一株高大茂盛的重瓣梔子花。每到花開的季節,那家人的院門口就擠滿了買花的女孩兒們,兩分錢一朵,也不算貴。賣花的是一位老奶奶,慈眉善目,總是把最新鮮最美麗的花朵交給女孩兒們。女孩兒們得了花,愛不釋手,上課時也悄悄把文具盒打開,把花放在文具盒裡,於是教室里總是飄蕩着梔子花的香。

也有住在山上的同學,會趁着周末的時間,到山裡采了梔子花,連枝帶葉用細繩捆成小小的一束,待到周一上學後,送給自己要好的同學。山里來的梔子花,一般都是單瓣的,但花瓣卻較重瓣大一些。一束小小的梔子花,不知道在那時芬芳了多少童心,芬芳了後來多少童年的記憶。

如今每到梔子花開的季節,街頭總會看到背着背簍售賣梔子花的花農。幾塊錢一束,大多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梔子花來自山野,所以它不嬌也不貴,誰都容易得,買菜的時候,上下班的時候,順便就可以買上一把。拿回家或辦公室里,插到盛水的花瓶里,靜靜等待花開,滿屋子就能香上好幾天。

兒時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後,很喜歡書里描寫的香香公主。她白衣如雪,美艷絕倫,卻又善良仁愛、純潔無瑕,因為經常吃花而渾身散發着香氣。我總是將她與梔子花聯想起來。好奇心趨使下,我嘗過一些花的滋味,也包括梔子花。花瓣有些肥厚,除了香,並沒有特別的味道,但是那感覺卻很好。後來才聽大人們講,梔子花本身就具有藥用價值,可以食用,也可以泡茶。

在我老家的院前,有一株單瓣梔子花。我不知道父母親是哪年種下的,如今已長成了一株茂盛的花樹,每到這個季節,枝頭上就密密匝匝結滿了花蕾。無論誰走進我家院子,第一眼就會注意到它,都免不了要嘖嘖讚嘆一番,好一陣羨慕。母親說,每年花開的季節,花太多,壓得枝條都彎了腰,想要修剪一些,遭到了我們一致反對。花那麼美,就隨它自然生長,就像它在山野,無人照料,依然無懼雪雨風霜。我沒有見過它花開時滿樹繁花的樣子,但我想那一定是最美的。

清明時返鄉,隨母親和弟弟進了一趟山野,有意無意地尋找梔子花的影子,卻不得一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受喜愛,所以它們都已經被搬離。心裡略略有些失望,好在映山紅還在,金櫻子還在,覆盆子還在……山野里關於梔子花的童年記憶雖然有所缺失,但是在這個季節的街頭巷尾,總有相逢,也不算遺憾。 陽台上這盆梔子花是幾年前從小區附近的花市買來的。還沒有等到它開花,就碰上孩子上了高中。高中的學習生活緊張,為了給孩子陪讀,我離家住進了孩子學校附近的出租房。為了照料家裡的花,我會隔三岔五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匆匆趕回家一趟,給陽台上的花兒們澆足了水,然後又匆匆趕回出租房給孩子做飯。儘管兩地奔波,但因為疏於照顧,花盆容易缺水,家裡的花都在苦撐,特別是炎夏時節。這幾年來,梔子花的花蕾每每萌出,還沒長出模樣,就悄然枯黃,萎落。好在,等到孩子高中畢業,我回到了家裡,花兒們都挺了過來。雖然有的曾屢次接近枯亡,但終究一株也沒有少。月季、月月菊、長壽花朱頂紅石竹花、紫茉莉,又都鮮活起來,紛紛開了花。像梔子花這種原本生活在大山裡的植物,更是耐旱能力極強。這個夏天,終於等到它的花蕾漸漸長大,漸漸由青綠變雪白,在小滿之日開出了今夏第一朵美麗的花。

[1]

作者簡介

安若,本名簡明月,重慶市散文學會會員、渝中區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