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叉枝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叉枝藻
t0181aaa9a3a68450d2.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0744&sid=51963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叉枝藻

漢語拼音:Chā Zhī Zǎo
別名:絲藻、軟骨紅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鮑魚菜、豬毛菜
功能:具有緩瀉的功效
主治:慢性便秘


叉枝藻,中藥名。為藻類紅藻門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的葉狀體。具有緩瀉的功效。主治慢性便秘。[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叉枝藻

拼音名:Chā Zhī Zǎo

別名:絲藻、軟骨紅藻、扁形叉枝藻、扁枝子、鮑魚菜、豬毛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

來源

藥材基源:為育葉藻科植物叉枝藻的藻體。

採收和儲藏

春、夏、秋季採摘,洗淨曬乾。

原形態

藻體紫紅色,直立,叢生,軟骨質,扁圓,高4-10cm,寬1-1.5mm。二叉分枝3-4次,呈扇形。內層細胞小,髓部細胞大,界限明顯。囊果球形,生在頂端分枝上,3-4個排成一列,在枝的兩面隆起;四分孢子生在小枝上,呈不規則的四面錐形分裂。固着器小盤狀。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中潮帶的岩石上或石沼中,生長盛期6-8月。

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各地沿海。

功能主治

緩瀉。主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或研末。[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叉枝藻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叉枝藻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