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枝鴉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叉枝鴉蔥 |
中文名稱:叉枝鴉蔥 拉丁學名:ScorzoneradivaricataTurcz. 科:菊科 屬:鴉蔥屬 種:叉枝鴉蔥 |
叉枝鴉蔥(ScorzoneradivaricataTurcz.)屬菊科。多年生草本,高15-30cm,灰綠色,有白粉。
信息
別稱:苦葵鴉蔥、羊奶及及、散枝鴉蔥、分枝鴉蔥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菊目
性味歸經:苦,寒
分布區域: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形態特徵
叉枝鴉蔥:又名苦葵鴉蔥、拐軸鴉蔥、分枝鴉蔥。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根垂直直伸,直徑達4毫米,有時達1厘米。莖直立,自基部多分枝,分枝鋪散或直立或斜升,全部莖枝灰綠色,被塵狀短柔毛或脫毛至無毛,纖細,莖基裸露,無殘存的鞘狀殘遺物。
葉線形或絲狀,長1-9厘米,寬1-2(3-5)毫米,先端長漸尖,常捲曲成明顯或不明顯鈎狀,向上部的莖葉短小,全部葉兩面被微毛或脫毛至無毛,平,中脈寬厚。
頭狀花序單生莖枝頂端,形成明顯或不明顯的疏鬆的傘房狀花序,具4-5枚舌狀小花。總苞狹圓柱狀,寬5-6毫米;總苞片約4層,外層短,寬卵形或長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中內層漸長,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1.2-2厘米,寬2.5-3.5毫米,頂端急尖或鈍,或內層有時頂端短漸尖;全部苞外面被塵狀短柔毛或果期變稀毛。舌狀小花黃色。
瘦果圓柱狀,長約8.5毫米,有多數(約10條)縱肋,無毛,淡黃色或黃褐色。冠毛污黃色;其中3-5根超長、長達2.5厘米,在與瘦果連接處有蛛絲狀毛環。全部冠毛羽毛狀,羽枝蛛絲毛狀,但冠毛的上部為細鋸齒狀。花果期5-9月。[1]
生長環境
半荒漠帶丘間低地, 草原, 乾旱河谷, 乾旱山坡, 乾旱石地, 戈壁灘, 固定沙丘, 河灘, 荒漠, 荒漠草甸, 荒漠草原山谷 , 荒漠丘間低地, 路邊, 沙地, 沙丘, 沙質草甸, 山坡草甸, 石質戈壁灘。
分布範圍
在中國分布於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蒙古也有。
價值
為中等飼用植物。青鮮時羊、駱駝樂意採食,馬,牛少量採食,乾枯後其適口性稍有降低,冬季植株保留較好。據測定,綿羊的可食率:春季為23.68%,夏季為55.37%,秋季為54.34%,冬季為49.81%。就它的化學成分來看,蛋白質含量較為豐富,而粗纖維含量偏低,無氮浸出物含量較高。蛋白質從所含的17種必需氨基酸總量看,品質還是較好的。
拼音:Chā Zhī Yā Cōnɡ
別名:苦葵鴉蔥、羊奶及及、散枝鴉蔥、分枝鴉蔥
來源:菊科叉枝鴉蔥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鮮植物汁液入藥。
生境分部: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消腫散結。主治瘊子。
用法用量:鮮汁液外塗。
注意:根有毒。
叉枝鴉蔥,中藥材名。本品為菊科叉枝鴉蔥ScorzoneradivaricataTurcz.,以鮮植物汁液入藥。功能主治為:消腫散結。主治瘊子。
功能:消腫散結。
主治:主治瘊子。
用法用量:鮮汁液外塗。
注意事項:根有毒。
分布區域: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