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叉犀金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叉犀金龜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雙叉犀金龜

界:動物界

鞘翅目犀金龜科

叉犀金龜屬爬行動物

雙叉犀金龜,為鞘翅目犀金龜科叉犀金龜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雙叉犀金龜:別名兜蟲_蠐螬_獨角仙_雞母蟲,為鞘翅目、犀金龜科叉犀金龜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中部及南部,中國(秦嶺至淮河一線以南)、日本、朝鮮半島、越南、老撾、泰國、緬甸、印度、孟加拉國。野生於常綠或落葉闊葉林,幼蟲依賴林下的腐葉土或朽木形成的腐殖質為食,成蟲以樹木傷口流出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為食,對森林的原生性要求較高,尤其喜愛殼斗科植物,如青岡櫟。1771年命名,共8個亞種。原名為Allomyrina_Dichotoma,1920年歸為新屬,重新命名。

最常見,最具代表性的兜蟲寵物之一,因雄蟲頭部的犄角而得名,生命周期約1年,其中幼蟲期約8-10個月,成蟲約2-3個月,比較短暫。作為寵物飼養由來已久,尤其在日本,已人工培育出通體鮮紅、紅色複眼、白色複眼的變種。

科目分類:金龜 生存環境:叢林 顏色分類:紅色_棕色 居住環境:地棲 最大體型:9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2年 適宜溫度:24℃±5℃ 食物飼料:植物

雙叉犀金龜形態特徵

體長3-9cm。體表背面光滑或微茸毛,腹面茸毛較多。體色個體差異較大,從深紅到紅棕再到純黑均有。頭部較小,複眼深紅褐色,觸角10節,其中鰓片部由3節組成,上唇呈上翹的扁平鏟狀。鞘翅肩疣、端疣發達,縱肋僅約略可辨。臀板十分短闊,強烈隆拱。足粗壯,前足脛節外緣3齒,基齒遠離端部兩齒,足末端有鈎爪一對。幼蟲肥大,最大可長約10cm。頭部堅硬,密布刻點,正面為黑色,邊緣為紅褐色。咀嚼式口器,大顎強而有力。

雙叉犀金龜生活習性

雄蟲好鬥,為了爭奪食物和交配權會用額角搏鬥。搏鬥的雙方會先上下晃動額角,收縮腹部發出發出「嘰-嘰」聲示威,如果雙方均不退卻,它們會努力將額角插入對手的身體下方,將對手舉起掀翻。被舉起的一方即為失敗者,通常被舉起一次就會立即認輸逃走。成蟲天敵主要為烏鴉、貉、野豬等森林中的小型肉食或雜食動物。

雙叉犀金龜飼養方法

蛹經過20多羽化為成蟲,起初白色而柔軟,幾小時後變為深色且硬化。剛羽化的成蟲不進食也不活動,會在蛹室中繼續蟄伏十幾天,然後從土中鑽出,開始覓食和交配。因其可作為寵物飼養,且製成標本有較高的收藏觀賞價值,可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進行捕捉。交配(尤其是頻繁交配)會使雄蟲壽命縮短,因此在野外獨角仙雄性成蟲壽命僅有1個月左右,而雌性成蟲可達3個月,而人工飼養的獨角仙雄蟲如果不交配壽命也能達到3個月。

雙叉犀金龜雌雄分辨

性二型現象顯著,雌蟲3-5cm,無頭角,體寬2-3cm,身體呈長卵圓形。雄蟲4.5-9cm,有發達的額角,角長約1.5-3.5cm,向前伸出,末端向上彎曲並分四叉(體型較小的個體可能僅有兩叉),前胸背板中央向前伸出一前胸背角,略向下彎曲,末端分兩叉。雌性額頭頂部僅有一小型隆起,無前胸背角,胸背板有Y字型淺凹。雄性背部較為光亮,雌性背部較為粗暗。雄性前足明顯長於雌蟲。

雙叉犀金龜繁殖方式

羽化後的雄蟲有強烈的交配欲望,只要遇到雌性成蟲就會試圖交配。但是雌蟲對交配較為抗拒,特別是已經交配過的雌蟲,會拚命逃離雄蟲。如果雌蟲正在進食,這種情況下交配會比較順利。交配成功幾天後,雌蟲就會開始產卵。雌蟲會尋找腐殖質堆等適合幼蟲生長的環境,鑽入食材堆中,把土壓緊,製造出一個比卵略大的卵室,每枚卵都有單獨的卵室。一般情況下一隻雌蟲可以在2-3個多月的成蟲壽命里產下40-80枚卵。

參考來源

  1. 雙叉犀金龜,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