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珠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崑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雙珠記》,明沈鯨作。本劇以雙珠的分合得失為線索描寫了王楫全家悲歡離合的故事。全劇共四十六出。有《六十種曲》本。

劇目介紹

崑劇《雙珠記》劇情是:唐代的一個大比之年,涿州書生王楫,偕同窗好友孫綱、陳時策同去相士袁天綱處問卜,請指示各人功名前途。袁天綱卜言三人都要經受挫折、苦難,先屈後伸,十年之後才能分別以科第及軍功獲得官職,並預言王楫將受遠戍之苦。王楫的伯父在軍伍病故,該由王楫頂補,王楫只得與妻郭小艷攜子至荊湖道鄖陽衛服役。離別之時,王母將先世所遺明珠兩顆,分一顆與王楫帶去,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王楫在軍中抄寫文冊,然而營長李克成見其妻花容月貌,頓起邪念,與訟師張有德合謀欲霸占王妻。李克成在井邊調戲郭小艷,遭到郭的嚴詞斥責。王楫得知後,怒不可遏,面責李克成並拔劍相擊。結果是王楫被捕,判為絞刑待秋後處決。王楫欲令其妻改嫁同情他們的獄卒葉清,但郭氏表示誓不改嫁,系珠賣子後投淵自盡,卻被天神救起。天神焚燒李、張二人家宅,殛其性命。時逢安祿山起兵反唐,王母與韓姨娘隨孫綱、陳時策逃難,途中大家失散。郭小艷途遇王母,同往京師。二人至京,在韓姨娘店中落腳,巧遇袁天綱。袁天綱在七個異僧的幫助下,設計使王楫遇赦。王楫改調劍南,在轅門外與陳時策相遇,其時陳因軍功擢為軍官,並與王楫之妹慧姬奉旨完婚,王楫兄妹也由此得以相聚。但王慧姬失落明珠,為腳夫朱快拾得,在店中換酒肉被王母認出。其時,王楫之子王九齡與孫綱在廷試中考中,九齡任翰林院侍講。侍奉九齡的朱快告之拾珠、還珠之事,使王家祖孫母子得以團聚。九齡決心棄官尋父,在華山正覺庵從出家為僧的葉清口中得知父親遭遇,前往劍南尋訪。這時,陳時策、王楫分別升為樞密院左右僉書,奉命上任,在赴京途中,以珠為證認出九齡,並一起赴京,全家骨肉重逢,雙珠奉還王母。

《分珠》原本第五出《母子分珠》。郭小艷正愁丈夫應試路費不周,王楫回家告訴妻子,袁天綱預測他將有災禍,十年之後才有功名富貴之事,二人皆半信半疑。不一會兒,差役來勾補王楫充軍,婆婆出來求情無用,大家只得相抱痛哭。婆婆就把世傳的兩顆明珠分一珠與他們,以期合浦還珠。

《別友》原本第六出《從軍別意》。王楫的二位同窗好友至館驛相送,安慰王楫夫婦安於此命,以圖將來,並贈銀表心意。王楫賦詩相贈留別,陳、孫亦賦詩奉贈。大家依依不捨,官差催行。

《汲水》原本第十一出《遇淫持正》。郭氏因丈夫去軍中趕寫文冊,不曾打水,就獨自一人去井邊汲水。不想讓李克成碰到,在一旁窺視,看四周無人,就上前調戲郭小艷,軟硬兼施相逼。然而郭小艷堅守貞操,疾言厲色痛罵了李克成一場。

《訴情》、《殺克》皆出於原本第十三出《劍擊淫邪》,舞台演出時分為兩折。郭氏把李克成調戲的事告訴了抄完軍冊回家的丈夫,王楫怒不可遏。郭氏力勸丈夫不要造次惹事,離開這是非之地為好。但是王楫無法平息心中怒恨,決心以不仁報李克成之不義。在街上散步時,王楫碰到醉酒的李克成,怒言相斥。李不甘相讓,二人廝打起來,王楫劍砍李克成。

《二探》原本第十八出《處分後事》。王楫被監禁三月後,刑部下文,只待秋後處決。同情、照顧王楫的獄卒葉清實情告之,王楫悲痛欲絕,欲令妻子改嫁新喪偶的葉清,但王妻得知後,表示誓死不更二夫。

《賣子》原本第十九出《賣兒系珠》。郭小艷欲在其夫絞罪處決之前自盡以表其心,不得已到街坊賣五歲兒以保其性命,延續王門宗嗣。正碰上陝西商人王章,收下其兒。郭氏又將婆婆臨別贈送的明珠繫於兒子頸上,希望婆婆倘在,還能合浦。

《投淵》(也稱《捨身》)原本第二十一出《真武靈應》。郭小艷與丈夫訣別的次日,就去太和山真武廟拜過神靈,投淵自盡,以明從一而終之義。但郭氏被天神救起,送至千里之外。天神指示她速往京都尋問袁天綱以救王楫。同時,天神懲罰了為惡之人。郭氏雖對前途凶吉未卜,還是按神明指示趕路。

《天打》原本無,為藝人所增,見《綴白裘》第二集。李克成找張有德商量計策,陰謀害死王楫。二人正得意之時,發現自己的府宅失火,二人亦被天神雷擊死於橋上。

《中軍》原本第三十一出《轅門遇友》。王楫蒙恩赦免死罪,改調劍南,在轅門遇到逃難走散並投筆從軍的陳時策,二人相見,互訴往事。當王楫得知妹妹王慧姬被選入宮,老母亂中走散時,極為悲痛。陳時策因軍功升為軍官,並將所得紡衣內的宮女詩呈上,由元帥奏聞朝廷(後奉旨放王慧姬出宮與陳時策婚配)。

《月下》原本第四十五出《月下相逢》。升為樞密院左右僉書的陳時策與王楫偕王慧姬赴京上任,途經漢中嘉驛住下,王、陳月夜閒步,碰上棄官尋父的王九齡;經過盤問,王九齡以珠為證,父子相認。九齡告知了祖母和母親的下落,大家各敘往事,悲喜交集。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漢族民間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諸如舞蹈、雜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1]、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便是戲曲的綜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唱,指唱腔技法,講就「字正腔圓」;念,即念白,是朗誦技法,要求嚴格,所謂「千斤話白四兩唱[2]」;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動作,是在中國傳統武術基礎上形成的舞蹈化武術技巧組合。這四種表演技法有時相互銜接,有時相互交叉,構成方式視劇情需要而定,但都統一為綜合整體,體現出和諧之美,充滿着音樂精神(節奏感)。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戲劇形式。

視頻

雙珠記 相關視頻

崑劇以最美的形式,來表現最深刻的情感
崑劇戲曲你聽過嗎?

參考文獻

  1. 唱念做打中做指的是什麼,吾愛詩經網,2021-03-26
  2. 什麼是千斤話白四兩唱? ,搜狐,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