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價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發行價格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發行價格,經濟學領域術語,不一定就是票面值,可以低於或高於票面值發行,所以有一個發行的行市問題,按照國債發行價格與其票面值的關係。國債的發行價值,就是政府債券的出售價格或購買價格。
發行價格是公司發行股票時向投資者收取的價格。股票的發行價格與票面面額通常是不相等的。發行價格的制定要考慮多種因素,如發行人業績增長性、股票的股利分配、市場利率以及證券市場的供求關係等。
發行價格的分類
發行價格可分為平價發行,折價發行和溢價發行三種發行價格。具體解釋如下:
1、平價發行(At Par)也稱為等額發行或面額發行,是指發行人以票面金額作為發行價格的發行方式。平價發行在債券發行中較常見。優點是:發行者按事先規定的票面額獲取發行收入,並按既定的票面額償還本金。除按正常的利息率支付一定的債息外,不會給發行者帶來額外負擔。但是,債券平價發行要求發行者有較高的信譽,同時,債券利率必須高於銀行利率。
2、折價發行又稱「低價發行」,「高價發行」或「溢價發行」的對稱,發行債券時,發行價格低於債券票面金額,到期還本時依照票面金額償還的發行方法。
3、溢價發行亦稱增價發行,是證券的一種發行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發行證券時,以高於證券票面金額的價格出售證券,到期按票面金額償還。溢價發行又可分為時價發行和中間價發行兩種方式。時價發行也稱市價發行,是指以同種或同類股票的流通價格為基準來確定股票發行價格,股票公開發行通常採用這種形式。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當一家公司首次發行股票時,通常會根據同類公司(產業相同,經營狀況相似)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表現來確定自己的發行價格;而當一家公司增發新股時,則會按已發行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水平來確定發行價格。中間價發行是指以介於面額和時價之間的價格來發行股票。我國股份公司對老股東配股時,基本上都採用中間價發行。
術語解釋
國債(national debt;government loan),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
政府債券的發行主體是政府。它是指政府財政部門或其他代理機構為籌集資金,以政府名義發行的債券,主要包括國庫券和公債兩大類。一般國庫券是由財政部發行,用以彌補財政收支不平衡;公債是指為籌集建設資金而發行的一種債券。
參考文獻
- ↑ 中文為何越來越受歡迎?,搜狐,2021-12-30
- ↑ 中國能屹立幾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麼?漢文化的誕生和傳承是關鍵,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