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取暖的那些事兒(王志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取暖的那些事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取暖的那些事兒》中國當代作家王志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取暖的那些事兒

氣溫陡降,小區便傳來了提前供暖的消息,到十一月十三日夜,家裡的溫度就保持在25度左右,用「溫暖如春」一詞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這便勾起了我對取暖的那些事兒的回憶

小時候,天氣很冷,特別是進入「三九」「四九」後,幾乎把我們這些「愛玩族」的小傢伙凍成了冰棍,最嚴重時,竟潑水成冰。小時候我最狂,不管多冷,都要跑出去野一野。一次,倒了大霉,一個上午就把我的手指凍得動彈不得,我哭着跑回家讓弟弟給我點着柴火烤,一烤,手「麻疼」「麻疼」的,麻疼得像萬蟲攻心,媽媽見了,急忙把我的「冰」手塞進她的衣服下,放在她的肚子上「暖」,這才漸漸由「冰」變「暖」。接受那次教訓,此後每當天寒地凍時,我就不敢跑出去「野」了,而是老老實實地先把火炕燒着,再坐在熱炕上蓋着被子取暖兒。

這是農村人最原始的取暖。

上了小學,沒了熱炕,只得坐在教室里挨凍。後來凍得不行了,班裡的大同學就「出點子」,讓每個同學輪流從家裡抱些棉花柴,再由大同學在教室里「籠(就是點火)火取暖」。每每點着柴火時,教室里就暖哄哄的,人卻熏得滿眼流淚。但流淚歸流淚,總是暖和得能拿起筆寫字了,等成「結火」後,教室就熱了,煙也沒有了,再續柴火時,煙也少多了。特別是下課後,大同學們還給我們烤紅薯吃,更加令人難忘的還有一件事,就是大同學陳桃存還給我們大家烤麻雀吃,就是那種把麻雀掏出來,打死,再在麻雀身上包一層厚厚的泥巴,然後再把那泥巴放在柴火上烤,一會兒就香氣四溢,陳桃存便把烤熟的麻雀肉分給我們吃,香透了,至今我還惦記着那種香味。

用棉花柴「籠火」是我們在初小時的取暖方式。

到了完小和初中,家裡離學校遠了,不能用棉花柴「籠火」取暖了,我們就改成了用火爐取暖。

火爐,是用磚砌成的土爐子,燒的是無煙煤。就是把晉城無煙煤打碎後加上適量的水和土抹制而成的,在農村,老百姓叫它「泥基」,城裡人叫它「煤膏」。用「泥基」燒火爐比用棉花柴烤火好多了。下課後,女生們唧唧喳喳圍在火爐旁,把手放在爐口上烤。男生則跑到教室外,有的「撞拐拐」,有的「打雪仗」,有的蹦蹦跳跳,有太陽時,也有不少同學擠在南牆根下曬太陽,以此方式取暖。

老百姓的家裡,也用火爐取暖。不過,一家人只生一個爐子,盤在長輩臥室,一爐兩用,既做飯,又取暖。用火爐取暖,在民間沿用了幾十年,我家就是在1981年轉為市民後才停止的。

轉為市民進城後,我們買了一個大肚子鐵火爐,本來是燒鋼炭的,但因買不起鋼炭,便讓小兒子和小女兒抬着框子,下到高坡下,到南城燒瓦窯去撿炭核燒。後來,有個朋友叫謝學禮有輛跑運輸的大卡車,他給我家拉了一車,我們這才燒上了鋼炭。之後,機關每年發24元的家庭取暖費,我再添補一點,買上一噸鋼炭,就足夠一個冬天燒了,從此,家裡就暖融融的。

用鐵爐取暖,比用土爐取暖強多了,這也說明社會進步了,發展了。

後來,社會上又有了「蜂窩煤爐」,又有人在蜂窩煤爐的基礎上創造了「蜂窩煤暖氣爐」,就是用蜂窩煤爐帶一組或兩組暖氣片,用來解決取暖問題。因其成本低,又安全,還乾淨,非常受人歡迎。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又有了家用小鍋爐,燒的是大煙炭。我家也買了一個,請人給樓上樓下全部房間都安裝上了暖氣管和暖氣片,供熱時間是從早上起床燒到晚上睡覺時。後來發現半夜起來溫度低,我便和大女婿到北郊福利廠買了兩組用電帶水箱的電暖設備,每天睡覺前,把電源插上,水箱倒上水,溫度定到60--65度,這便保證了小鍋爐停燒後房間有了較高的溫度。

取暖方式又進了一步。

再後來,市區南部有了供熱公司,我們便用上了「大暖」,這比家用小鍋爐取暖更省錢、更省事、更省力、更乾淨,而且國家還給職工增加了烤火費。於是,好多人都從心底蹦出這樣的話來:「現在的社會真好,我們可要好好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2011年,我隨兒子搬進了四季綠城。那年冬天的取暖又進了一步——用「地暖」。

「地暖」,是地板輻射採暖的簡稱,是以整個地面為散熱器,通過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均勻加熱整個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來達到取暖的目的。這種「地暖」,符合中醫「溫足頂涼」的健身理論,是目前最舒適的採暖方式,也是現代生活品質的象徵。再加上四季綠城的物業用的是「地熱井」供暖,我們家裡所有房間一天24小時,都能保持在24度以上,比起「大暖」來,優點更多,也更舒適,更暖和,更平衡,而且晝夜溫暖如春!更為可喜的是國家還大幅度地增加了職工的烤火費,一年我就能領到3920元,不添一分錢也夠交暖氣費。今年,還傳來了「煤改電」「煤改氣」給補貼的消息,這又為推進城鄉供熱能源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減少空氣污染邁出了一大步。

取暖方式的變化和進步,佐證了社會主義祖國的發展和進步,也見證了我們廣大人民群眾由窮變富,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歷程。[1]

作者簡介

王志英,1939年生,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人,現代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