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化中的家鄉(麥賢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變化中的家鄉》中國當代作家麥賢睿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變化中的家鄉

農曆臘月二十一,我從吉林海南老家過年。時隔幾年,再一次踏上家鄉的土地,內心非常的激動同時,也想看一看,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的家鄉到底有了那些不一樣的變化。

弟弟一大早就來車站接我,並開車一路從三亞往家裡趕。

我的老家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青山村。這個靠近大海的鄉鎮,距離三亞市區八十公里。它承載着我十幾年的青春歲月,我的初中就在鎮上的佛羅中學就讀。

我們的車子是從金雞嶺下高速,走國道G225往佛羅鎮的方向走去。才剛剛走上國道,我就被道路兩旁的人行道驚訝了一番。原先沙土雜草叢生的人行道,變成了水泥路面,每隔幾米還種上風景樹,路邊還修起了護欄。路面乾淨整潔,堪比城市的環境。

據弟弟介紹說,路面那麼乾淨,是因為每天都有環衛工人打掃。現在各村都成立了環衛工人隊伍,環衛工人的工資由村委會負責發放,這些錢主要由村里每戶人家每年固定繳納點費用,大部分是政府補貼。各村各自負責自己村莊及國道路段的道路衛生,垃圾集中收集運送到垃圾場進行處理。

我想這種變化,是值得稱讚的。政府打造生態旅遊示範區的作為,加上村民們衛生意識的不斷增強,造就了農村環境不斷美化的局面,令人欣喜。

一路走過去,汽車快進入佛羅鎮和青山村的時候,映入眼眶的是一排排各式各樣的商鋪。其中有家具城、瓷磚超市、農副產品商店、五金商店、煙酒行、化肥農藥商店等等。如果說在鎮上看到這些店鋪,並不稀奇。但在農村,在一輩子面向黃土背朝天農民潛意識裡,經商對於他們來說,跟痴人說夢話一般不可思議。而如今擺在我面前的,確實是由他們一手搭建起來的另外一條謀生的道路,不得不令人信服。

對於這樣的一種改變,所帶來的思想上的變革,將是巨大的。兒時那些熟悉的叔叔阿姨,在我小的時候,他們還過着田間地頭、滿臉泥土的苦日子。現今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貼近生活的實際,從當前人們需要的實際出發,經營起人們急需的各類型產品,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生活環境變乾淨了,人的謀生之路寬了,已經不再是當年只伺候那一畝三分地的純農民。我想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家鄉的人們,那就是「有土地的新時代居民」。

說到居民,在我回家的一路上,我都在觀察村裡的房子。所謂安居樂業,講了樂業了,沒有安居也是不行的。沿着村裡的主幹道,一路走過去,讓我感到新意的,除了那些久不久就會遇到的新垃圾桶,我想便是道路兩旁逐漸增多的小洋樓。其實說是小洋樓,那時八十年代的稱呼了。按現在的樓房設計,要稱做小別墅,或者稱之為富有海南地方特色的小別墅。

每棟小別墅的前面,都有個小院子,裡面或多或少都種上幾棵果樹。有些人家還鋪上了草坪。這樣的房子占據村里房屋的70%,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回想起兒時,村子的模樣。除了瓦房,就是泥沙路和到處都有的牛棚。每天走在路上,灰塵漫天飛,居住環境差不說,路上遇上牛糞是常有的事情。現如今,瓦房、沙土路、牛棚都消失了,一個贊新、乾淨整潔、規劃有序的新村莊巍然屹立。這種來自視覺上的變化,以及人們思想上的進步,讓人如臨一個新的境界一般耳目一新。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看一邊想,是什麼造就或引領了這種變化?這個疑問在我內心不由自主的產生,無形之中也就有一股力量,迫使我隨後在家的日子裡,不斷去打探、去觀察、去深究這個自己內心的謎底。

我回家以後,在縣城工作的叔叔也回家過春節。我與他聊起這些年村裡的變化,他說「縣裡按照國家建設生態旅遊省的要求,積極推行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無公害反季節生態農業產業鏈,由此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為此,縣委書記今年還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其實叔叔所說的是政策上的引領和支持。這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導火線。它點燃了家鄉人對新生活的無限追求。

一個有作為的縣政府,加上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持之以恆的鋪展開來,必定會帶來人們思想上的新認識和新改變。如果說人的思想觀念不變,無論你如何去引導,都沒有辦法讓他前進一步。

在與父親的聊天中,得知這些年村民的思想進步,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一段過程。那麼這段過程就是人們不斷走出去、不斷努力、不斷獲得實惠的積累過程。人們剛開始總是在觀望和徘徊。到底要不要去開店,如何去開,開些什麼店鋪,這些疑問一直停留在他們腦海中。

有了疑問,就要去解答。人們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琢磨,種植瓜果需要種子,需要有機肥,需要一些列灌溉設備,以及搭建瓜棚需要的材料等等。建造房子需要水泥、生態磚、瓷磚、家具等等。那麼這些東西均需要從外地購進,為啥麼不自己開店經營呢?

在隨後的外出考察學習後,人們邁出了經商的一步。這一步一旦邁出,就意味着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的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當一些新的思想能不斷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那麼人們的新觀念就會在與舊觀念的鬥爭中勝出。只要敢於突破思想上的瓶頸,敢於去努力、去拼搏,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1]

作者簡介

麥賢睿,文學社編輯,作品有散文、詩歌、小說,散見《盛京文學》、《中國散文》、《江山文學》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