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葉木的養殖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變葉木的養殖方法
變葉木(學名:Codiaeum variegatum (L.) A. Juss.)大戟科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2米。枝條無毛。葉薄革質,形狀大小變異很大。基部楔形、兩面無毛,綠色、淡綠色、紫紅色、紫紅與黃色相間、綠色葉片上散生黃色或金黃色斑點或斑紋;葉柄長0.2-2.5厘米。總狀花序腋生,雄花白色;花梗纖細;雌花淡黃色,無花瓣;花盤環狀,花往外彎;花梗稍粗。蒴果近球形,無毛;種子長約6毫米。花期9-10月。
原產於亞洲馬來半島至大洋洲;廣泛栽培於熱帶地區。中國南部各省區常見栽培。該種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的庭園或公園觀葉植物;易扦插繁殖,園藝品種多。
基本信息
中文名:變葉木
別 名:灑金榕
拉丁學名:Codiaeum variegatum (L.) A. Jus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大戟目
亞 目:大戟亞目
科:大戟科
亞 科:巴豆亞科
屬:變葉木屬
種:變葉木
分布區域:原產東南亞和太平洋群島的熱帶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L.) A. Juss.,1824
形態特徵與用途
變葉木的葉形、葉色的變化以及葉片上的斑紋是精華所在。有的葉形寬闊,有的葉形窄小、細長,葉面富於光澤,呈羽毛狀,好似中國古代官庭中的御用羽扇。園藝上根據葉形變化,將品種分為廣葉系、飛葉系、長葉系、有角系等品系。葉色有粉紅、明黃、桔黃、暗紅甚至黑褐,有時是幾種顏色相混,並配以爛漫的斑紋,真可謂精妙生輝。[1]
生長環境
喜高溫、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變葉木的生長適溫為20-30℃,3-10月為21-30℃,10月至翌年3月為13-18℃。冬季溫度不低於13℃。短期在10℃,葉色不鮮艷,出現暗淡,缺乏光澤。溫度在4-5℃時,葉片受凍害,造成大量落葉,甚至全株凍死。另外,變葉木還喜濕怕干。
栽培方法
於向陽處,但要避開直射光線。如室內光線柔和,能使其葉色更富魅力。有條件者最好把其置於東南或西南的窗台。
變葉木忌寒冷,冬季室溫如在6℃以下.極易發生凍害。儘量避免溫度劇變,夏季置於通風良好處,保持恆定的溫度,對變葉木的生長是有利的。
變葉木忌乾旱,且因葉片多,蒸發量大,故需水量大。生長季節(4-9月)除定期澆水外,還應向葉面噴水,待盆土持水量飽和後,要倒掉盆口過多的水,否則會引起根部腐爛。冬季應用溫水澆灌,同時減少水量。其它季節保持中等水量即可,切忌出現盆土乾燥的現象。噴水一般應在早晨和中午進行,傍晚以後不可噴水。如果室內空氣較乾燥,可把變葉木置於玻璃景箱中蒔養,此法能加大植株周圍小環境的空氣濕度。另外,室內還可使用小型加濕器。經常用海綿蘸溫水擦拭葉面能增加觀賞效果。
如何施肥
幼苗每兩或三星期施中量肥,老株最好每星期施肥一次。生長期的施肥不可忽視,也可採用長效片肥。夏季生長量大時需多施氮肥,在溫度低於15℃以下可不施肥。每兩年翻盞換土一次,盆土用普通草炭十加l/4松針土為好,如再加少量細碎的粘十更有利於根系生長。花盆應選用排水良好的泥瓦盆。
養殖方法
變葉木喜性高溫和強光,不耐寒,而且變葉木忌濕。
變葉木種植時在冬季室溫不能低於15攝氏度,否則變葉木容易落葉。
變葉木繁殖及栽培管理的方法:一般變葉木可以在6〜8月插於花盆中,變葉木的插條一般長10厘米左右,變葉木的切口處會有乳汁流出,需要晾乾後再插,並且保持高溫,一般三周左右就會生根,五周後可以上盆。
新上盆的變葉木幼苗要進行遮陰,變葉木在夏天高溫季節除了澆水外,還需要經常噴水。在每年的4〜10月可以毎半月施一次餅肥水,變葉木在進入溫室後,適當進行控制肥水,並適當修剪整形。 [2]
養殖注意事項
土壤,變葉木宜選用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變葉木澆水,變葉木在定植以後要澆一次透水。以後澆水不宜太多,否則變葉木的根系容易發生腐爛。
變葉木施肥,在變葉木的生長旺盛季節,一般可以每 隔3天為變葉木植株追肥一次,這樣變葉木就可以抽枝快、發葉多、顏色好。變葉木在冬 春兩季可以停止追肥。
變葉木光照,變葉木喜強光環境,所以需要有足夠的日光直射,日光充足時變葉木的葉片帶有鮮艷的顏色。所以變葉木每天最好是保持8小時的光照時間。
變葉木通風,在每年的夏秋高溫季節,要保持環境適當通風。在冬 春嚴寒時,要注意避免冷風直吹,而且通風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容易導致冷害發生。
變葉木溫度,變葉木需要環境溫暖,注意溫度不要變化太快,否則容易造成落葉,越冬時氣溫最好要保持在15攝氏度左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