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口頭文學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口頭文學

中文名: 口頭文學

外文名: Oral literature

內 容: 詩歌故事

樣 式: 打油詩、民間歌謠、民間故事

特 點: 產生、流傳、發揚於民間

口頭文學是口口相傳的文學作品,是民間文學的主要流傳方式,其內容可以包括詩歌、故事等。在民間口頭文學中,打油詩、民間歌謠、民間故事是數量最多的三類。例如,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等就是由口頭文學慢慢成型的。口頭文學中也有數量較多的黃色故事和鬼故事。

口頭文學介紹

廣大勞動人民的語言藝術--人民的口頭創作。這種文學,包括散文的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韻文的歌謠、長篇敘事詩以及小戲、說唱文學、諺語、謎語、歇後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口頭文學是民間文學的一部分,且是最主要最原始的部分。是最早期的民間文學,是後期書本民間文學的源泉。

口頭文學是與正統文學相對的一個的概念,歷來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然而正是因為它的這一特點,所以都是真正屬於普通民眾的文學。口頭文學一般很難確定其具體作者,絕大部分為群眾集體創作。它主要依靠人們的口頭相傳,大多不入文學典籍,也很少有評論家參與評論。在流傳的過程中,隨意性很強,內容及形式經常發生一些變化,甚至衍生出許多版本。

口頭文學最本質也是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產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發揚於民間。它是民眾最真實的生命體驗,屬於「原生態」的文學樣式,毫不矯揉造作;它直抒厚重胸臆,活潑生動,老少皆宜,往往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揭示最深刻的內容。

起源

儘管口頭文學在文學大家庭的地位並不顯赫,甚至略顯卑微,但稍微了解文學史的人都知道,文學最早的樣式其實就是口頭文學。因為上古時期,在文學產生之前,人們想表達自己的感情,只能通過口頭的交流。久而久之,一些簡單的文學樣式就隨之慢慢產生。文字出現後,上古口頭文學的一部分逐漸固化為書面文學,口頭文學開始分化,有些仍流傳於民間,有些就開始變為形式各異的書面文學。在正統文學產生後,口頭文學漸漸遭受冷落,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文學功用。然而,躲進文學世界一隅的口頭文學,並沒有因為正統文人的不屑而消亡,而深深植根於老百姓的心口上,因擁有最為寬廣肥沃的文學土壤,而不斷發展、流傳和繁榮。

常見樣式

打油詩、對聯、繞口令、諺語、謎語、歇後語、民歌、民謠、笑話等。每種文學樣式都有各自的藝術特點與內涵,都是民俗文化應了解的內容。

特徵

人民性

人民的口頭創作有它的巨大的優越性。廣大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生產者,同時也是許多民族文化財富的生產者。他們是歷史的創造者,又是它的見證人。作為文學藝術重要內容的廣大人民的社會生活、鬥爭、思想、感情和希望等,他們是親身的體驗者。由於他們自身是文學內容的經驗者或見證人,因此有些學者把這種人民性叫做「直接的人民性」。它蘊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義、愛國主義、樂觀主義、人道主義和獻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珍貴美德。口頭民間文學不僅表現了千萬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現了他們永不磨滅的典範人格和崇高品質。這種精神財富,將永遠成為我們各民族成員的思想、品格修養的不竭源泉!

口頭性

由於在過去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廣大勞動人民,包括他們的專業藝人或半專業藝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們的文學創作,一般只能用口頭語言,甚至還用地方土語方言去構思、表現(包括演出)和傳播。新社會的人民,雖然大多數已經認識文字,並且有的還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場合,他們仍然要用口頭語言歌詠或講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間文學(新民間文學)的資格,必須基本上採用廣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來民間傳承的文學形式,如故事、歌謠等,並且能夠在群眾口頭上流傳。因此,口頭性--用口頭語言創作和傳播是口頭文學的一個主要特徵。

集體性

專業作家的書面創作,大都是個人的產物,民間口頭文學作品,大體上可說是群眾集體的創作。所謂集體的創作,在作品內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藝術表現以及作品的所有權等方面,比起專業作家的作品來,都存在着特有的集體性問題。但這種集體性的重要表現,更在於創作和流傳過程中。有些作品,一開始就是集體參與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經常的,卻是在它已經成為「初坯」之後,在不斷的傳唱或講述的過程中,受到無數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這種加工、琢磨中,不但滲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藝術才能,也包括那些聽眾所反應的意見和情趣在內。這一點,與那種主要屬於個人的一般專業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所以民間口頭文學作品一般是無法署名的。民間口頭文學作品,有一部分(可能還是相當優秀的部分)是群眾中具有特殊優秀才能和豐富經驗的歌唱者、說故事者的創作和加工的結果。它具有一定的個性。但是,由於生活經歷和文藝教養等大體相同或相近的關係,其個性是能夠與廣大群眾口頭創作的集體性融和在一起的。集體性是民間文學的又一特徵。

變異性

口頭文學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等在長期口頭流傳中,有相對穩定的一面。但是,由於口頭語言的不穩定性,作品在流傳過程和具體的講唱中,常常因時間、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傳播者的主觀思想感情和聽眾的情緒變化等因素,而有所變異。這種變異在語言方面是經常的、大量的,其他諸如作品的情節、結構、人物甚至主題都會發生變異。特別是在社會發生大變動時,群眾往往將傳統作品加以變化來表現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這也是某些新作品產生的一種原因。這種相當廣泛存在的現象,在一般專業作家的書面文學中是很少見到的。作家作品中,雖也有前後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別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現象。但是,這畢竟是比較個別的情形,它除了由於本人的修訂或別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於抄寫、刻印、排字等技術失誤所招致。它不象民間口頭文學的變異現象那樣經常和大量。

口頭文學的變異性蘊涵着所經過的歷史、社會和傳述者等的思想、才藝的因素,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具有積極的意義的。這種特徵與其口頭性、集體性密切相聯,或者說,是它們所產生的自然的果實。這是民間文學的又一個特徵。

傳承性

人民在過去,由於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處於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記錄、保存他們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所創造的各種文化,一般都靠行動、語言傳播和繼承。風俗習慣如此,口頭文學也是如此。這種群眾集體所傳承的文化,也許沒有文獻或古物那樣能夠經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們現在有些故事或諺語。已經在兩千年前就被文人記錄下來了,但是,直到今天,它還能夠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頭上。

至於產生已有千年左右的這類作品現在還流傳在人民中間的,就更不用說了。自然,這種靠口頭世代傳承下來的故事或歌謠,在形態上或內容上多少不免會有些變化。但總算是在生存着,成為我們現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於時代和社會的重大變化,在歷史上曾經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唯一的文學形式的口頭傳承文學,它的某些體裁可能會逐漸消失,某些體裁的內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變化,也還會有我們所不熟悉的新的體裁出現。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於必然的。但是,整個口頭文學決不會消失。因為它的表現媒介是應用最普通和最生動並富於活力的口頭語言。只要語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經驗的口頭文學,人們所熟悉的、方便的表達形式,就要繼續產生、存在和傳承下去。

在廣大民眾中間,除了傳統的口頭文學作品以外,還不斷有新的口頭文學,即革命傳說、新笑話、新民歌及新諺語等的產生和流傳。

藝術性

口頭民間文學的優越所在,決不僅僅限於它的內容、思想方面。它是一種特殊的文學,一種用語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藝術。它必須也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藝術的特點。

一般文學體裁,分為三大類,就是詩歌的、散文的和戲劇的。在這方面,口頭民間文學與專業作家文學基本上是相同的。散文故事、敘事詩等大都有人物、情節,長詩、短謠以及部分諺語、謎語,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韻律,小戲有故事情節與對唱形式等,這也都與作家文學大略相同。但僅僅這些還不能完全證明它的藝術性。許多民間作品還具有獨自的和優越的藝術特點、藝術成就。中國近年陸續發現、收集的兄弟民族史詩,不但數量很多,有的篇幅的浩繁和內容的壯闊(如藏族的《格薩爾王傳》等),是使世人驚異的。數量算不清的愛情敘事詩和各種抒情歌謠,包括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及兩性生活的歌謠,在表現人民怨憤、愛戀、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我們作家的同類作品,至少沒有什麼遜色。許多表現捨身救人,奮勇保衛鄉土、祖國的非凡人物的故事、傳說,它的不可磨滅的魅力,正在於扼要而精煉的藝術表現力中。無窮無盡的小型故事--動物故事、笑話等的幽默、諷刺的鋒芒和技巧,差不多會使許多專業執筆者看了自愧不如。特別是那些短小的諺語、歇後語,真使思想、經驗和智慧凝縮得像五個指頭捏緊的拳頭(用高爾基的語意)。從風格上說,樸素、簡練,是一般民間口頭文學的重要特點。但是,某些類型的作品,例如小戲,卻往往比較精巧地描繪了人物的心理。

總之,民間口頭文學的藝術特色和優點,和它的內容的廣泛一樣,是多方面的,有的還是不可企及的。

以上特徵,不是各自孤立的,正相反,是彼此互相關聯的。

社會功用

口頭文學是廣大人民長期社會生活的產物。它憑他們社會生活的需要產生和流傳,精確地反映了他們各方面的生活和有關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間接地為他們的生活服務--給以知識、教誨、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構成部分。口頭民間文學,由於它的作者(包括修改者和傳播者)人數的眾多和生活在底層,他們比那些數量有限,特別是過去時代的專業作者,能夠更廣泛地反映出社會生活,而且往往反映得那麼深切、精確。它的社會功用,也和專業的書面文學頗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緊緊地黏貼着生活。像民間諺語,是農民、漁民、工匠等片斷的而往往精當的生活經驗總結和工作指南。這是他們生活和勞作的教科書。不少勞動歌,是他們在各種勞動進行中調整呼吸、動作和鼓舞情緒的不可缺少的東西。許多世代相傳的古老神話和傳說,不但傳述了一定的歷史知識,還培養着國家民族團結的感情。許多保衛鄉土、保衛祖國的英雄傳說,永遠給予廣大人民以鼓舞力量。許多描寫卑賤者、受壓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謠和小戲,都長時期地廣泛地教育着人民,培養着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早期的詩文作者的出現,使口頭文學日益書面化,如牛郎織女傳說、孟姜女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等,越到後來越和「原始文學」的傳統(口頭性等)距離遠了。但是在上層階級的專業或半專業的書面文學產生、發展的同時,廣大的下層人民,主要是農民,還有工匠等,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被剝奪了文字的使用權,他們基本上仍然沿用着以口頭語言為表現和傳播工具的傳統,並且隨着社會生活的前進,或大或小地變化着。從個別作品或體裁說,還有着新生和死亡的現象,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現在。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兩者又互相影響着。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間口頭文學作品,例如漢魏、六朝的民歌及古代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包括寓言、笑話),被記錄下來而成為書面文學,成為這方面文學的一部分;而且,不少書面文學的詩歌、故事和傳奇、筆記小說等體裁,往往也是由民間口頭文學發展而成的。

現實作用

過去勞動人民所創作的無量數的口頭文學作品,起着輔助人民的現實生活,哺養他們的精神活動等社會作用。到了現代,他們又在社會和本身生活的要求下,創造了新的民歌和新的傳說、笑話,它們更廣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輿論,與時代的進步作家的作品互相呼應和配合,起着幫助改革社會和推進生活的作用,儘管兩種文學在傳統和風貌等方面存在着種種不同的地方。在當前,那些傳統的民間文學作品,一方面仍然以口頭的方式在廣大民間流傳着,繼續起着各種效用,另一方面,由於學界的重視,對它廣泛地進行採集(也包括那些新的作品在內),經過選擇和整理,送還到廣大人民中間去,使它能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發揮新的作用。這種作用,往往不是一般的教科書所能夠代替的,至少在使勞動人民認識自己先輩的歷史和鼓勵他們的社會正義感情等方面是如此。至於那些新的民間文學作品,對於當前廣大人民能產生的教育作用,就更不用多說了。民間口頭文學的現實作用,還有另外的一方面,那就是經過研究後的理論知識的作用。把民間文學作品作為對象,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它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科學原理,用以教育廣大人民,這首先使人們理性地認識過去和現代廣大物質財富生產者所創造的語言藝術的種種方面--它的本質、特點是什麼?它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它與別的藝術和社會的關係怎樣?它起着什麼社會作用?……人們認清了這些,不僅能夠正確了解作為勞動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的民間文學,同時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人民創造歷史」等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原理。它還將進一步激勵人們在當前「四化」的莊嚴的大進軍中的創造熱情。

傳承方式

陝西民間文學,歷代至今,載之於書籍的,數量極少,大量的、普遍的均是口頭流傳形式,故一般稱「口頭文學」。在民間,口頭文學多如牛毛,浩如煙海,沒有人能說清它的蘊藏數量;口耳相傳至今者,人員和擁有者之廣,更難以統計,而且許多口頭文學,還和口傳人的職業、文化、綜合素養、

所處地域以及民族、語言、文字不同而各有所異。目前,見諸文字記載的,以前各代民間文學、口頭文學,不登「大雅之堂」,故極少記載,或只作為「綴錄」、「絮語」給以題記。陝西民間口頭文學(包括和代表書面民間文學作品)的傳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規律和方式:

代代口耳相傳大凡城鄉居民,在幼年或成人以後,每個人都經歷過上代老人以口講述的「古經」、「故事」,

使後代逐步認識「混沌世界」,初涉各種人際、人間關係,處世、處事倫理哲學。一些故事,名不上經典,但代代口傳,勝似「經典」,使前代故事得以流傳,有些被文人、學士輯為著述、雜錄。

通過民事風俗活動相沿襲如秦巴山區,姑娘出嫁時要唱「哭嫁歌」,關中娶新婦時花轎到門前,要唱「撒草歌」;陝北、

陝南人在喜慶宴席上,要唱「酒麴」,喪事要唱「孝歌」;民間七月初七的「七夕」,姑娘要乞「巧娘娘」,唱「乞巧詞」;結婚鬧房、乞子、為兒孫祈禱、禳災免病有各種「詞令」、「禁語」、「咒語」、「吉利詞」等,這些不見諸文字的民間文學,全靠在民事民俗活動中傳播。在民間文藝活動中發展壯大如果說口耳相傳,多以上輩老人相傳互教這一獨特形式,作為一種方式,而另一種載體,則是民間文藝活動,使這種口傳文學得以發展壯大。每年正月、元宵節以及端午、冬至等節令,民間各種以社火為中心的文藝活動,各種彩船、秧歌、龍舟、坐唱、快板、歌舞等,都可以演出各種口傳文學、文藝節目,使更多的人掌握並得以傳唱、傳流。許多節目,有單人唱、多人唱、群唱形式,更便於傳播;至於謎語、民歌、民謠、秧歌詞等等,也是在民間文藝活動中發展壯大,不斷完善,使得更多的人掌握,以至流傳久遠。

馮驥才:口頭文學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文學

中國作為東方文明的古國,口頭文學的歷史去之遙遠。我們民族有着巨大文學想象力和原創力。數千年間,各族人民以口頭文學作為自己精神理想和生活情感最喜愛和最擅長的表達方式,創作出海量和樣式紛繁的民間文學。大量史詩保存着許多民族珍貴的生命史,無數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述說着亘古不變的人間的夢,口口相傳的故事傳遞着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準則與價值觀,海量的歌謠諺語既蘊含着人們無窮的生活智慧,也包藏着極其豐富的生產經驗。在中華大地上,口頭文學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文學。

因此,民間文學是我們民族的心靈形象,文化的身份證,自我教化的工具,審美的載體,節日的核心內容,其他各種藝術之源之本;它另一半意義則是它高超的文學價值。

然而,當人類社會漸漸轉型,口頭文學的遺產價值就顯現出來。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具有先覺意識的民間文學工作者便行動起來,對這種無形存在、易於丟失的口頭文學進行搜集與整理工作。中國民協的口頭文學資料庫里還保存着上世紀早期周作人、劉半農等先生進行口頭調查的手稿。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先後三次發動大規模全國性的口頭文學調查。一次是1958年開展的「民歌調查運動」;一次是1984年啟動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的調查整理工作,這次調查的規模空前浩大,以縣為單位,拉網式的,遍及全國所有省份與民族地區;再一次則是始於本世紀初直至今日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我們仍將口頭文學調查列為重點,並賦予搶救的緊迫性。

三次大規模調查前後長達60年,參與人數十萬,採集到的各類體裁的民間口頭文學總數十億字。這是一個震驚世界的數字。它最重要的意義有三,一是摸清了我國口頭文學的總體狀況與各種體裁的分布格局;二是發現了大量民間文學的傳承人(包括故事家、歌師、傳唱者、東郎等),在那個時代能講50篇故事以上的民間故事家達一萬人;三是將巨量的無形的動態的口頭存在,轉化為確定的文本。這就給本世紀國家非遺的認定奠定了認知基礎,提供了確切的依據。現已進入國家非遺的口頭文學125項,進入省非遺698項。這是中國文化界為我們民族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特別是對於許多沒有自己文字的少數民族,不少口頭文學常常就是一種活生生的口傳的歷史。正是這幾次的調查與發現,填補了這些少數民族很多歷史的空白。最典型的例子,是近幾年在貴州麻山地區發現的大型苗族史詩《亞魯王》。

民間文化的本質是自生自滅的。尤其是當下,由於現代經濟高速發展,固有的城鄉形態正在解體,生活方式驟變,致使民間文化遺產全面瀕危,其中口頭文學最易消失。口頭的文學一旦離開口頭,無人傳說,便立即消失。因此說,如果沒有這幾次全國性口頭文學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大量民間文學一定無跡可尋了。[1]

參考來源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