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人的牢騷詩(呂達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人的牢騷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人的牢騷詩》中國當代作家呂達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人的牢騷詩

物有不平則鳴,鳴之微而小者,低而下者,在民間而不聞於廟堂者,今昔皆謂之曰發牢騷。牢騷之語,雜而亂,噪而啞,多不悅耳;牢騷多發於私下,小範圍,不正式,即便是對的,不解決問題,不好。有話公開說,發言,上書,都可以,為什麼發牢騷?除了泄氣和釋憤,好像沒意義。這是就如今政治清明的時代說。如果時代昏暗,朝政渾濁,生逢亂世,有牢騷無處說,或不敢說,私下裡發一發,也是免不了的。但牢騷的私密性與小範圍,使牢騷語傳播力有限(今日有微信,情況改觀了),自古至今多少牢騷語,湮滅不聞於世。但因牢騷之太盛,氣死了多少人,是可以約略揣知的。

但有一類人發起牢騷,往往可以得到傳播,那就是古代的詩人。他們一發牢騷,就吟而為詩,名氣大點的詩人,就傳揚開來了,那是詩的牢騷,牢騷的詩。這種牢騷藉助詩的藝術,在人世間留下了。

較早見諸上古書籍的,有《尚書》中的夏朝民謠:「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這個牢騷發得像是咒語,是大罵當時的暴君夏桀的,說你這太陽為何還光芒萬丈,我要與你一道去死亡(同歸於盡之意)。這兩句詩(民謠也是詩),表達老百姓對暴政的不滿,態度上不止是牢騷了,應是一種「惡毒攻擊」。惜詩乃無名氏,史不載其名,否則可入名詩人之列。在孔夫子編的《詩經》里,這一類的牢騷則更多了,譬如《伐檀》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類似的句式和調調,一首詩里凡三詠嘆之,直斥大人們的不勞而獲。這是普通百姓之牢騷,見諸比較早的古代典籍,後來的各類典籍和史書,反而少了這樣的百姓之語。

還有士人之牢騷。如戰國齊公子孟嘗君手下的門客,一個名字叫着馮驩的俠士,有一首牢騷詩叫《彈鋏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這是對孟嘗君給他的待遇不滿,他彈着手中亮閃閃的長劍(難道想對主人犯渾麼?),嚷嚷地吵着要辭職回家,連續三次呼號「歸來乎」,直到孟嘗君給他改善了伙食,配了車,給了養家費,他的牢騷才停止了。其後他曾在孟嘗君的封地薛地,自作主張地替孟嘗君免除百姓的債務,為孟嘗君贏得了民心。後來孟嘗君在政治上失意時,使之有了蟄伏的退據之地,算是為主人立了大功。這個人最初在孟嘗君眼中,是算不得什麼人物的,給了他這麼高的待遇,原是為了體現他能「容士」,在孟嘗君的小算盤裡,這筆買賣是作為虧損處理的。

官員貴族也有牢騷。屈原的長詩《離騷》是楚國歌曲,離騷之題就是「牢騷」之意,內里當然不免有牢騷。他的牢騷發得比較大,在歷史上有深遠的影響。他在《漁父》一文中,面對漁父「何故至於斯」的問話,發了一句著名的牢騷:「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對楚懷王聽信左右饞言,不信任他、流放他,讓他的興楚宏圖流產,而發出的著名的政治家牢騷。後來的人發牢騷,借用此句的不少,是不是個個真的如此,當然肯定視情另說。人世間之清醒如屈原者,哪裡會出現那麼多?真的如此的話,後人不會年年過端午。唐代官員韓愈因諫唐憲宗迎佛骨事,被貶官外放瘴癘地潮州,赴任途中寫了《左遷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訴說了自己的委屈與哀怨,說自己為皇上盡忠未落到好,反而把自己置於死生之地。這滿腹的牢騷也無處可發,一股腦兒發給了送行的侄孫韓湘。想必此時的韓愈,雪阻迷途,舉步為艱,前途未卜,家園日遠,正老淚縱橫呢。說來古代官員們也是可憐,說是官至幾品幾品的大員,其實整個就是一小媳婦兒。

失意文人的牢騷更盛。典型的要數大詩人杜甫。將牢騷發得淋漓盡致的,要算是他的詩歌《將進酒》,其中有句云:「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好像是很豪放,很超脫,但詩結尾,牢騷來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一生的優遊與豪放,沉溺于山水與詩酒,其實是不得志的排遣。在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中,其實隱藏着幾多的無奈與不滿。但李白太有才,他發的牢騷,就成了千古名句。李白也很有牢騷,但他境界比李白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的這兩句詩,不關個人遭際,事涉黎民苦辛。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歷來推崇杜甫的人多。

話說早在李白之前,文人吟詠不得志,牢騷發得凶,揭示得深的,有魏晉詩人左思。他有一首《詠史》,比較有名:「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這首詩曾被歷代寒士所共鳴。松樹偉岸,長在山澗;小草柔柔,卻生山頂。譏諷魏晉時代世家子弟榮登高位,貧寒而有才的人士,只能處於極低下的地位,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類似這樣抱怨不遇的牢騷,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恐怕有幾千年了。在舊的封建時代,因為「地勢使之然」,而使「英俊沉下僚」,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因而此類牢騷也就特別多,各色人等都可能發出,可謂形形色色、不勝枚舉,哼哼嘰嘰使人不免於煩。

類此以詩的形式而發的牢騷,特別是名人發的牢騷,歷史上究竟有多少呢?搜羅起來恐怕蔚為大觀。這些牢騷之詩或牢騷之句,當時能上達天聽,或聞於有司的,不知道能有幾成,可曾解決過多少問題?今人讀來已經不視為牢騷了,有的已成為經典被人傳誦,如今的小兒都能背誦了。但我們由此可以一窺歷史,知道牢騷這東西是可以資政的,且也可以成為傑作而為人傳誦的,讀一讀這類的詩也是有益的。

[1]

作者簡介

呂達余,男,安徽銅陵人氏,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