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人的身份證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身份證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古代人的身份證介紹現代社會對身份證的需求可謂是無處不在,身份證已成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東西了,不僅是我國,國外亦是如此。那麼身份證制度始於何時?中國古代的身份證都是啥樣?[1]

嚴格來說,中國古代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身份證,或者說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證的。古代,普通人是沒有身份和地位的,身份證只是對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會擁有身份證的。那年頭有身份證,確實是「有身份的人」。

古代身份證上登記錄入的信息比較簡單,如在唐代,一般就是「姓名」、「官職」兩項,再細一點,將「單位」加上,不會有「出生時間」、「性別」這些必須的內容。有的甚至連姓名也沒有,就是一個物證。雖然簡單,但它上面也有現代身份證上所沒有的信息:如果持有者有兼職的,則要在上面寫清楚。這種身份證實質是一種「官員證」,寫有姓名的,在卸職後要交出來,作廢中止;未刻姓名的,則傳給繼任者,輪流使用。

古代身份證非常簡單。

魚袋

如魚符類身份證,僅是為它配一個袋子,即所謂「魚袋」。唐高宗李治當皇帝時是給魚符配一個相對應等級的袋子,這種袋子當然是用來裝符的,皇帝召見時,你有符還得有袋子。

唐代魚符

中國最早的身份證始於何時?學術界比較流行的觀點是隋唐時期,當時朝廷給每位官員頒發一個「魚符」。

「符」是一種古代信物,傳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是我國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屬兵權後調動軍隊的憑信物,多以青銅鑄造,因其狀呈虎形,故稱「虎符」,也稱「兵符」。

虎符均由左右兩半組成,各自的銘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調動軍隊時,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將符相合,方能調兵。

古代的身份證式樣很豐富:虎符、魚符、龜符、龍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屬於等級身份證,此即《新唐書·車服志》(卷二十四)上所謂,「以明貴賤,應召命。」這一類身份證中,數魚符最為典型和流行,使用的時間亦久。

唐代魚符背面

魚符這種身份證正式使用時間在唐代,應該是唐高祖李淵在隋代制度上的一項發明創造。李淵進入長安後,廢除了隋朝那套舊的「身份證制度」,將隋朝使用的「竹使符」改成「銀兔符」,接着又改為「銅魚符」,有交魚符和巡魚符兩種。

魚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派出所」(當時的內廷),作為身份證的「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隨身帶着,作為身份的證明來使用。左右符的數量多少根據使用者的人數和實際需要來定,不一定對等,其第一功能起初並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權力憑證」,可用於調動軍隊、任免官員。

唐代龜符

唐代特別重視「身份證制度」的推廣,連高句麗、安南這些蕃國使者也統統都發給不同樣式的符,蕃國符以雌雄來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塊之多)交給蕃國來使帶回去。再有來臣,則以雌雄符相合來證明其真實身份。

皇太子也有身份證,但不是符,而是一種玉質的身份證,即所謂「玉契」。如果皇帝外出親征,或是其他事情離開京師,由皇太子當「代總統」(監國),此時皇太子的身份證又不同了,所使用的是「龍符」;親王或是大臣留守,則發給「麟符」這種身份證。

唐代龜符背面

符中最有名的是「虎符」,一般由軍將們使用。但唐朝實行身份證制度時並不用虎形符,這是為了避諱祖宗李虎之「虎」。後來武則天篡國奪權,將李姓唐朝改為大周時,也沒有用虎符,而用龜符?也許是龜比魚更珍貴、更受尊崇的原因吧。

雖然不久後龜符隨武則天的逝去而消失,但卻留下了一個過去特流行的詞彙——金龜婿。金龜婿是過去民間優質女婿的意思。想想啊,女兒找到了一個身份證是「金龜」的男子做老公,最低也得是三品大員,那可是光耀門第的大喜事兒。所以,唐朝詩人李商隱留下了一首挺有名的詩《為有》:「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魚符也是以後各個朝代常用的身份證。

金代 魚符

牙牌和腰牌是明清時候使用的身份證。

牙牌是一種小片兒,當然也是等級身份證的一種。明朝的牙牌有象牙、獸骨、金屬、木質等多種質地,視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別。在錄入身份信息時,比唐代的身份證要多一點,有時還會寫上「單位」什麼,或標示冒用身份證、不用身份證的罪過等警示語。

疑似鄭和身份證

在2004年,在南京明代寶船廠遺址第六號船塢遺蹟的考古發掘中,便發現了疑似鄭和的身份證。

這是一種腰牌,功能相當於特別通行證,由宮廷製作,為烏木質地,前窄後寬,渾圓形輪廓。腰牌正中刻有一方篆體印紋,目前僅識出右半邊「長壽」二字,推測是吉祥用語。

當時的寶船廠和現在大連的航母製造基地一樣,警衛森嚴,各司、各舫之間也不得隨意走動。沒有這類特別身份證根本進不去的。這腰牌應為鄭和這種在內廷行走的重要人物持有,所以有學者推測這塊腰牌很可能是鄭和或其部下視察船廠時不慎遺失的。

信息較為複雜的古代身份證,出現於清朝。

晚清 權充欽使大臣維新恩贈金質腰牌

清代身份證多稱 「腰牌」,牌子上不僅要寫清楚「姓名」、「年齡」、「單位」、「職業」、「官銜」等,還會特別註明身份證的用途。更絕的是,要求比較高的腰牌上還會把持有者的面部特徵錄入,以防止別人冒用,這也許就是現代身份證上貼大頭照的起源。把面孔特徵寫到腰牌上,有點像現在把持有者指紋錄入一樣,是極為厲害的一種手段。

清代紅頭牌和綠頭牌

清代最有趣的是後宮妃子的身份證。與一般身份證不同,妃子的身份證不叫「腰牌」,而稱「綠頭牌」——牌的頂端塗有綠色,故名。沒這張身份證,臉蛋長得再漂亮,再風情萬種,也別想得到皇帝的召幸。

原來,清代皇帝要妃子侍寢的規則與明代有異。在明代,當晚方便侍寢的妃子在天黑後,會統一在門前掛上紅燈籠。皇帝由敬事房太監陪着,親自走到妃子的門前挑選,如有興趣,太監就會摘下該妃掛出的燈籠。其他妃子看到後就不用再等皇帝老公來了,值班太監會通知她們各自關門休息。

清代不同,依祖制皇帝不能與妃子「娛樂」整夜,如果想要哪位妃嬪陪睡,則在晚飯後由敬事房太監將眾多妃子的「身份證」統一放進一隻銀盤內,端到皇帝跟前。皇帝看中哪個妃子,就將其「牌」翻過來。太監夜裡會將皇帝點中的那名妃子扛到皇帝的床上,完事後再扛出來。

相對於等級身份證,職業身份證和臨時身份證更簡單、隨便。職業身份證是根據從事職業的不同來制定的,如僧人的身份證叫「戒牒」、「度牒」,憑此牒可到處化緣、籌善款;妓女也掛一種特殊腰牌,它是性交易的合法證明。可以說,職業身份證更像現代的工作證、名片。「路引」、「門券」,則屬於臨時身份證,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古代臨時身份證與現代臨時身份證區別很大,它更像現代的介紹信。

清 妓女號牌

在中國近代史上,除去日偽統治時期的良民證,中國自己最早的身份證制度,就是1936年民國寧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證制度」。受公共管理水平和信息技術的限制,當時中國百姓的戶籍、身份,基本是由各個行省自行管理。

寧夏最早推出的「居民證」是用白布製作的,上面寫有持證人的姓名、年齡、籍貫、職業、身高、面貌、特徵等項,被規定縫於上衣裡面,以便查驗。它雖然與後來的國民身份證尚有不同,但已基本具備了身份證的各項要素,當屬現代中國身份證的最早雛形。但經過洗曬和磨損,縫在衣服上的布制居民證很快就變得模糊不清,導致此項制度僅實行了一年多,就變得名存實亡了。

正因為這樣,從1940年開始,寧夏省開始制發「寧夏省國民身份證」。比起此前的布制居民證,這種紙制的「身份證」更接近於我們現在意義上的身份證。除了記錄持證人的基本信息之外,還要填寫持證人手指頭的箕斗紋:填證時,要將持證人的十個手指一一驗過,「斗」紋劃O,「箕」紋劃X。這在當時也算是個創新了。

寧夏的「國民身份證」制度施行後,很快顯示出了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巨大優勢,也開創了現代中國身份證的先河。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鞏固統治,國民黨上海市政府也曾對全市各區清查戶口,並制發「國民身份證」。這也是一種紙制的小冊子,記錄着持證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籍貫等信息。它的創新之處在於貼有持證人的照片。

後來,隨着上海的解放,這種「國民身份證」也於1951年被明令廢除。2000年,上海市公安局將保存的所有「國民身份證」移交上海市檔案館,使得這批珍貴的史料在幫助國人和台胞尋親中繼續發揮着餘熱。[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