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測量時間工具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時間,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非常重要,時間清楚的表面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條不紊的,而恪守時間就是使人信任的前提,準時辦事,恪守時間,往往就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我們平時可以通過鐘錶,手機,電腦等方式知道時間。我們知道在古代,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規定什麼時間上朝,大臣就必須要按時上朝。那麼,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通過什麼來計算時間的呢?[1]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懂得計時國家,在商朝的後期,中國就已經開始將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當時出現將晝夜分為100等分的百刻計時制,之後一直使用百刻計時制,直到清朝才被廢除。

在後來時間的劃分變得更加精細,有了更加詳細的時間觀念,顧炎武的《日知錄》中就有寫:「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北宋時期就已經將晝夜分為了十二個時段,「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同時也對應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就已經有着比較詳細的時間劃分,那麼在古代也自然有着很多種計時的工具,每一種都蘊含着古人的智慧。

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之:日晷

日晷,就是日晷儀,是一種用來觀測太陽的影子來計時的儀器,也是我國古代比較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日晷通常由石盤和銅製的指針做成,指針垂直穿過圓盤的中心。在石盤的表面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着兩個時辰,太陽照射在日晷上,中間指針的影子就會投在石面上對應着時間,和現在的時鐘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有:「晷,日景也。」這裡的日景指的就是白天的影子。由於不同的季節,太陽的位置不同,所以要觀察日晷還需要了解不同時期太陽投影位置的不同。

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之:圭表

圭表是一種簡單又重要的計時儀器,圭表和日晷一樣,也是通過利用太陽的投影來測量時間的。簡單的來說圭表就是用一根杆子立於地面,然後通過太陽照射產生的投影長度來測量時間,垂直利於地面的杆子就是「表」,而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有刻度測量長度的標尺就是「圭」。圭表是古時候人們通過房屋樹木的影子,而從這些影子上發現的規律,而發明出來的。但是圭表和日晷一樣都有着一個缺陷,那就是必須要依靠陽光才能測量時間,如果沒有太陽就無法測量,所以晚上的時間並無法記載,自然就需要其他的工具來測量了。

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之: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並且不僅只有中國在使用,古埃及和古敗筆輪等文明古國也都有使用,漏刻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長,且應用最為廣泛的計時裝置了,最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漏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可則是指將一天時間劃分為的時間單位,在使用漏刻時,首先將漏壺中插入一根刻有時刻的標杆,箭下用一隻箭舟相托,浮於水面。當水流出或流入壺中時,箭杆相應下沉或上升,然後通過壺口處箭上的刻度指示時刻。就是通過水流動的時間來計算一天的時間,只要水保持不變,每天就能較為精準的測量時間。而對於時間的精確程度就取決於水流的速度,所以古人會使用很多漏壺,來保持水流的均勻,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之:沙漏

沙漏和刻漏一樣,都是因為圭表和日晷會在陰天或者夜晚失去作用,所以才被發明出來的。而沙漏的原理和刻漏一樣,都是通過水和沙子的流動速度來計算時間的,因為在冬天刻漏中的水容易結冰,所以才發明沙漏,將水流改用流沙來驅動。在《明史·天文志》中記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宋濂所著《宋學士文集》中就記載了無論沙漏的結構。這種沙漏就已經徹底擺脫了天氣的輔助,獨立成為了一種機械性的鐘表。

歷史上還着很多測量時間的儀器,這些儀器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蘊含了古人的智慧。而我們現在生活所使用的一起科技,都是又這些智慧的結晶一步一步演變而來的。[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