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別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別離》

作品名稱: 《古別離》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孟郊

別名:孟東野貞曜先生

《古別離》唐代詩人孟郊詩。

孟郊的詩超出了大曆、貞元時代那些狹窄的題材範圍。固然,他的詩的主旋律是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懟情緒,這是他屢試不第、仕途艱辛、中年喪子等生活遭遇決定的;但他還是能透過個人的命運看到一些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並以詩來反映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針砭了社會上人際關係中的醜惡現象,有的則尖銳地揭示了貧富之間的不平等。[1]

詩詞正文

譯文

臨近分別的時候牽着止夫的衣服問道:這次你到哪兒去?

我不會責怪你回來遲了,你千萬不要到臨邛那裡去。

鑑賞

詩的開頭「欲別」二字,緊扣題中「別離」,同時也為以下人物的言行點明背景。「牽郎衣」的主語自然是詩中的女主人公,她之所以要「牽郎衣」,主要是為了使「欲別」將行的丈夫能暫停片刻,聽一聽她訴說自己的心裡話;另外,從這急切、嬌憨的動作中,也流露出女主人公對丈夫的依戀親密之情。

女主人公一邊牽着郎衣,一邊嬌憨地問:「郎今到何處」?在一般情況下,千言萬語都該在臨行之前說過了,至少也不會等到「欲別」之際才問「到何處」,這似乎不合常規。但是,聯繫第四句來看,便可知道使她忐忑不安的並不是不知「到何處」的問題,而是擔心他去 「臨邛」,那才是她真正急於要說而又一直難於啟齒的話。「郎今到何處」,問得多餘,卻又問得巧妙。

第三句宕開一筆,轉到歸期,按照常情,該是盼郎早歸,然而她卻偏說「不恨」。這個「不恨」,聯繫到第四句中詩人引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便可知她是怕男主人公去覓新歡。可見「不恨歸來遲」,隱含着女子痛苦的真情,「不恨」,不是反語,也不是矯情,而是真情,是願以兩地相思的痛苦贏得彼此永遠相愛的真情,她先如此真誠地讓一步,獻上一顆深情誠摯的心,最後再道出那難以啟齒的希望和請求 「莫向臨邛去」。其用心之良苦,可謂「詩從肺腑出,出則愁肺腑」(蘇軾讀孟東野詩》)。

詩的前三句拐彎抹角,都是為了引出第四句,第四句才是「謎底」,才是全詩的出發點和歸宿,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地領會前三句,咀嚼出全詩的情韻。

詩人用這種迴環婉曲、欲進先退、搖曳生情的筆觸,熟練而又細膩地刻畫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滿愛情生活的同時又隱含着憂慮不安的心理,並從這個矛盾之中顯示了她的堅貞誠摯、隱忍克制的品格。全詩言簡意豐,雋永深厚,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孟郊(751年-815年)[2],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汝州(今屬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詩人,少年時期隱居嵩山。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3]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

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仕歷簡單,清寒終身,為人耿介倔強,死後曾由鄭餘慶買棺殮葬。故詩也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孟郊現存詩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4]

視頻

孟郊的詩歌創作風格

孟郊:(康震·學習強國)

參考資料

  1. 《古別離》 古詩文網
  2. 孟郊簡介 古詩文網
  3. 「孟郊」詩詞全集(384)首) 詩詞名句網
  4. 遊子吟全首古詩的意思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2-29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