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爾汗天文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爾汗天文表》,蒙古天文學專著。烏魯·伯格、卡什、扎達·盧密等主編。原書以塔迪克文寫成,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科學院比魯尼東方研究所藏有原稿,E.B.諾貝爾對其中恆星星表的校訂本1917年出版於華盛頓。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天文表是穆斯林觀測天文學的三大名著之一,共分成理論及薩馬爾罕天文台的觀測結果二大部分,後一部分中包括了用於實際曆法推算、三角學計算及行星運動推算的各種數表以及1份含1018星的恆星星表。表中的許多基本參數都非常精確,五大行星的行度除較難觀測的水星誤差達10」外,其他各星的誤差均在5」之內。其中的恆星星表也被認為是喜帕恰斯以後17個世紀以來的第2份重要星表。

作者簡介

烏魯·伯格(UlughBeg,1394—1449),蒙古天文學家,帖木爾之孫,1409年成為薩馬爾罕的統治者,1447年統治了帖木爾王朝。曾在薩馬爾罕建立了一所「高等研究學院」以及一座裝備精良的天文台,集中了當時一批著名的學者。卡什(Jamshid ibn Masud al—Kashi,?—約1436),波斯天文學家,1420—1430年在薩馬爾罕天文台工作,並出任台長,主持完成了本天文表理論部分,並將之譯為波斯文,著有《算術之鑰》、《論圓》等書。扎達·盧密(Kazi Zadeh al—Rumi,1360—1437),土耳其天文學家,數學家。曾任「高等研究學院」院長,並接替卡什任天文台台長,繼續主持天文表的編纂,著有《論1°的正弦的求法》等書。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古爾汗天文表 相關視頻

古人通過觀測天文來決定時間,天文學因此發展起來
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太陽系行星!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