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來冬至大如年(彼岸蒹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古來冬至大如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來冬至大如年》中國當代作家彼岸蒹葭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來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在中國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一個吉日,所以值得慶賀因此,古人將冬至作為自然年的歲首,隆重度過,其熱鬧程度不亞於現在過春節。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三天。《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間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到了這一天,車馬喧嚷,街巷擁擠,行人往來不絕。也就是說,在冬至這天,一切都和過年一樣。

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而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例於每年冬至祭天。歷史記載,早在漢武帝元鼎五年就實行了冬至祭天的習俗,後經歷代逐漸被制度化,冬至祭天成為朝廷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在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以後,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舉行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但最能體現冬至獨特韻味的文學形式,當屬數九歌和九九消寒圖。

古代的普通,在冬至這天,不從事生產,回家過節。他們更換新衣,或全家團聚,祭祀祖先;或走訪親友,結伴遊玩;或在家品嘗美酒,盡情玩樂。其熱鬧程度一點也不比現在的春節差冬至這天,鄰里之間也會相互送美食,特別是一些有矛盾、不說話的鄰居,也會藉此機會,彼此化解干戈,消除誤解。

冬至賀冬,最具特色的是「履長」與「隆師」。所謂履長,是指晚輩禮拜尊長,尤指兒媳獻履獻襪。冬至日的禮拜尊長,一定要鋪排家宴,向父母尊長行禮。此外就是媳婦給公公婆婆獻履獻襪,這正是「履長」的本義。這種儀俗在魏晉時便已形成了。比如,曹植《冬至獻襪履表》中便有「亞歲迎樣,履長納慶」的句子。

冬至這一天,古人還要舉行「隆師」活動。隆有「尊崇」的意思,「隆師」就是敬師、拜師。到了冬至這天,塾師先要率領學生給孔聖人拜壽,然後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這一風俗流行面極廣。民國前,各書院、學院和私塾都非常重視這一習俗;民國後,一些私塾還在奉行「隆師」。

由此看來,在古代,無論是堂上君臣,還是鄉野百姓,他們過冬至,都是虔誠而隆重的。如今的我們,是否也應該效仿古人,停下匆匆的腳步,借着節日的名義,享受一個休閒的日子呢?

[1]

作者簡介

彼岸蒹葭,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