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鎮到底比啥?(熊偉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鎮到底比啥?》中國當代作家熊偉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鎮到底比啥?

蘇州慕名去周莊看了看。這個被稱為「中國第一水鄉」的小鎮,去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60萬人次,僅門票收入一項就超過億元。在著名的雙橋,因人流不斷,想留個影都成了件難事。

後又去了離周莊不遠的千燈古鎮。千燈建鎮歷史比周莊要早400年,有年代久遠的古塔、石板街,還有據稱為世界第一大的玉臥佛,可人氣卻遠不如周莊。

同是古鎮,同是水鄉,為何有如此反差?有文人忿忿不平說,周莊不就是出了個富翁沈萬三,加上陳逸飛的一幅名畫,才讓它聲名大噪。而千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崑曲創始人顧堅的故里,還出了明末清初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和文學家顧炎武,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是婦孺皆知。千燈被冷落,實在太不應該。

一個村鎮出名,大多是由於歷史悠久、名人薈萃,以及它的自然風光、人文特色。「古鎮熱」在中國已有些年了,前不久央視播出的「魅力名鎮」評選節目,把古鎮一爭高下作為熱點推到億萬觀眾面前。

那麼,古鎮到底比什麼?

表面上看,是比知名度。在市場經濟中,「名牌戰略」是它的競爭手段,當旅遊經濟已成為國內外支柱產業的今天,知名度越高,經濟效益就越好。知名度除了歷史緣由外,還有一個重現和擴大的問題,「富在深山無人問」當然不行,「酒好還要勤吆喝」這樣才佳。這一點,周莊人是深諳此道,不僅把過去的輝煌宣傳到位,而且創造了許多新的亮點,使知名度越來越大。

深一層看,是比文化。看古鎮既是看風景,更是透過歷史的滄桑看文化。一座古鎮就是一部濃縮的社會發展史,一幢幢房屋、一件件陳設只是外衣,內涵是一頁頁翻開的文化大書。雖然,中國古鎮多是磚木建築,年代久了有點斑駁,可裡面珍藏的文化底蘊,遊客是可以品讀出來的。千燈相對的冷寂,原因固然很多,不過從另一個方面看,國人加強人文精神教育很有必要性。

古鎮誰佳,可比之處尚有許多。筆者認為,現今古鎮的比試,還有重要一點,就是比誰能利用好歷史文化資源,來為古鎮今日繁榮作貢獻。過去的燦爛當然值得驕傲,但不能只是一味炫耀,更不應該花巨資去把古建築推倒重建,刻意展示過去的那一點點光芒。弘揚歷史從來就是為了繁榮未來,陶醉過去就容易喪失今天。周莊人不是迷醉於巨賈沈萬三的財富,而是僅把它當作是前輩人的一種智慧,激勵自己利用古鎮文化資源,加快發展步伐,才有古鎮旅遊、高科技產業的兩翼齊飛;如果千燈人不去計較誰的歷史悠久,不去埋怨遊客的選擇,而是扎紮實實做好「千燈興亡,匹夫有責」這篇大文章,從古鎮歷史資源結合現狀,找到今日奮飛的突破口,那麼,人流滾滾的日子就一定會到來。

從古鎮的比試,我還想到中國和外國的比較,我們能不能不要總念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這兩句話,我們更需要同外國人比一比前瞻的思維和嶄新的理念。[1]

作者簡介

熊偉明,男,在江西日報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