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可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可口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可口,漢語詞彙,讀音為kě kǒu,意思是食物美味合口胃,出自《莊子·天運》。

基本信息

中文名;可口

拼   音;kě kǒu

解   釋;食物美味合口胃

出   處;《莊子·天運》

出處

《莊子·天運》:「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棃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

宋·楊萬里《夜飲以白糖嚼梅花》詩:「剪雪作梅只堪嗅,點蜜如霜新可口。」

明·康海《越調鬥鵪鶉·春遊南山》套曲:「休將那不可口的饅頭便喫。」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一回:「就中有一鵲吐下一物,不偏不倚,正墜在佛庫倫衣上,佛庫倫眼快手快,急忙拾取,視之,乃一可口的食物。是何物耶?試掩卷猜之!她也不辨名目,就銜在口內,兩姊問她所拾何物,她已從口中囫圇咽下,模糊答道:『是一顆紅色的果子。』」 冰心 《張嫂》:「老太太自己烹調,飯菜十分可口。」

瓷器中,可口屬於缸的雅稱。窯器說:「成窯之草蟲可口、子母雞勸杯、人物蓮子酒盞、草蟲小盞、青花小盞,其質細薄如紙」。

解釋

食物美味合口胃。[1]

參考文獻

  1. 可口,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