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可愛的亞洲貓

亞洲貓是貓的一種,屬貓科動物。共分四個種類即亞洲漸變色貓、亞洲煙色貓、亞洲單色貓和亞洲虎斑貓。

目錄

發展起源

通過將暹羅貓和不同顏色的歐洲短毛貓雜交,育種專家得到了巧克力色,白色(異國白色)和藍色的東方短毛貓。到1968年,美國育種專家已經開始全力開展一項旨在獲得和今天暹羅貓形態相似的極端型的東方短毛貓,而當時的英國人傾向於適中型的東方短毛貓。1972年CFA認可了該品種。1994年CFA又承認了東方長毛貓,或稱貴族貓。值得一提的是,東方短毛貓並不常見。[1]

品種介紹

體形:

中等體型,四肢修長,優雅,同時肌肉也發達。修長的四肢,短毛。體重:4~6.5公斤。

毛色:

單色:沒有斑紋條紋,純白色,烏黑色,藍色,巧克力色,淡紫色,芥末色,淺黃褐色。玳瑁色:橙色,黑色和巧克力色。髮根色裉淡的顏色:渲染色:基部褪淡色很短一段。銀色:只在發尖着色。斑紋包括:寬條紋;直窄紋;和脊索垂直的窄條紋。斑點:圓形,均勻分布的斑點。在條紋和斑點之間,相間紋毛髮有着深淡相間的環狀着色。

頭部:

長型,可以用一個等邊三角形來框定。側面輪廓為直線條,沒有鼻終止。從側面輪廓看,頭骨微微鼓出。吻部細小而形狀精緻。鼻長而址。下巴中等大小。

耳:

大,間距寬,基部寬,耳尖尖。

眼睛:

大小中等,杏仁形,梢明顯地傾斜。兩眼間距為一眼寬度。頸修長。除了該品種的白色個體眼色為藍色,其他個體眼色為祖母綠。紅色或奶油色被毛的個體可以有黃色或古銅色的眼。須注意:該品種的眼色到1歲時才穩定下來。身體修長纖細,呈管狀。腹部狹窄,骨骼細緻。肌肉緊實,肌纖維長。

四肢:

腿修長,和身體成比例,前腿略比後腿短。骨骼細緻。爪小而呈橢圓形。尾修長,基部也纖細,向尖部逐漸變細。

被毛:

短,濃密,細膩,絲質,平服。

身體狀況

肌肉發達,結實,但不消瘦,體重不過輕也不過重。

允許雜交的品種

暹羅貓,巴厘貓,東方長毛貓。

不良性徵

頭部圓,寬,過短。吻部太短太寬。鼻終止或臉頰和鼻出現分界。下巴大或內縮。耳太小,間距太小。眼睛圓而小;身體短而粗壯;腿短;骨骼粗重;被毛粗糙。

品種分類

類別:貓科動物

更確切的說,這些貓不是一個品種而是一個「組」,因而稱為亞洲貓組(Asian Group) 亞洲貓分四個種類,即亞洲漸變色貓(Asian Shaded)/波米拉(Burmilla)、亞洲煙色貓(Asian Smoke)、亞洲單色貓(Asian Self)和亞洲虎斑貓(Asian Tabby)

形態特徵

類別詳情

亞洲漸變色貓

這是最初的亞洲貓,由緬甸貓王子和金吉拉公主聯姻而成。原名Burmilla就是由緬甸貓Burmese和金吉拉Chinchilla二詞合拼而成。有着緬甸貓的長相和金吉拉的漸變色(Shaded)或毛尖色(Tipped)以及漸變銀(比漸變更清爽)、毛尖銀(底色更白)。當然,還有紋了黑眼線的綠色眼睛,以及一個磚紅色的鼻頭,這使它們簡直就像剛從整容院裡出來一樣。

亞洲煙色貓

這類貓與漸變貓相比,顏色更深,也就是說,毛髮上有顏色的部位更多。它們看起來,絕對與漸變貓有明顯不同。當它們不動時,看起來像一隻單色貓,但當它們移動時,會有閃閃爍爍的微光。

亞洲單色貓

記得美國的孟買貓(Bombay)嗎?英國人也很喜歡這樣的貓,於是他們也培育「孟買貓」。但是由於大西洋兩岸的貓只,雖然品種相同,多多少少有些不一樣,於是最終,英國的「孟買貓」成為了新品種——亞洲單色貓。然後許多單色貓(包括玳瑁貓)又出現了,最終成為亞洲單色貓大家庭。需要提到的是,亞洲單色貓中的黑貓,仍被稱作「孟買色」。

亞洲虎斑貓

亞洲虎斑貓是從第二代的亞洲貓中培育出來。它們有着相當大的潛力,因為可以培育出所有四種虎斑條紋,即古典、鯖魚、斑點和間色(刺鼠紋)以及搭配各種不同的顏色,甚至可能結合成各種玳瑁斑的變化。

原產國:英國

祖先:緬甸貓 × 金吉拉長毛貓

起源:1981年

個性:活潑而友善,繼承了金吉拉的冷靜和緬甸貓的愛社交,但既不冷漠又不愛「人來瘋」。

頭:略圓,兩耳間距較寬。鼻吻是一個短的柔和楔形。

耳朵:又圓又大,就像兩片蝴蝶的翅膀。

身體:不太粗壯,也不纖細;有強有力的肌肉。

四肢:結實但不臃腫,有種優雅感。

尾部:不是鞭子一樣細長,但不粗,只是略短。

附註:曾經被稱為「Burmilla」(漸變貓)

毛型:細短、柔軟且緊貼身體。

參考來源

  1. 品種介紹爪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