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營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營區位於臺南市北端,約在北回歸線以南20公里處,急水溪之北岸,是嘉南平原的中心,東臨東山區,南銜柳營區,西接鹽水區,北與後壁區相連,總面積38.54平方公里,由於市區建設日增,土地使用之面積已達全區面積的91%左右,接近35平方公里。本區位於嘉南平原地帶,沒有山坡地保育區的編定,也沒有森林區、保安林區,只有新營淨水廠以北之急水溪範圍一帶屬於水源保護區。[1]
目錄
新營區介紹
新營區位於北迴歸線以南,處低緯度,受海岸及暖流影響,氣溫稍高,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約23℃,日平均氣溫以1月份的16.8℃,七、八月則接近28℃,年降雨量約為2000毫米(mm)左右,雨量冬夏相差甚大,每年五月至九月為豐雨期,冬季為枯雨期;年平均相對濕度約75%。至於風向方面,本區冬季受大陸冷氣團影響,盛行東北至偏北季風,夏季則受太平洋高氣壓影響,西南氣流旺盛。
新營區由早期的農產重鎮發展為北臺南的政經文化中心,以其優質教育服務水準、完善公共設施與居住環境及農業、觀光文化資源豐富聞名,考量大臺南升格為直轄市後,並兼顧新營區現行都市計畫與都市空間結構發展的契機下,以「北臺南副都心」為發展定位,並透過新商業服務空間、發展綠能產業核心(工業區轉型)、推動魅力商圈再造、構築綠色運輸系統(糖鐵、自行車)、建置綠色生態村、強化文化觀光動能(鐵道、文創、糖業遺址、旅遊服務)等策略,以具體實踐「都會商務服務核心,綠色宜居樂活城市,核心交通轉運節點,2.5級加值產業核心,城市觀光文化中心」之發展願景。[2]
- 新營區23里的行政區域圖
共有忠政里、民權里、三仙里、大宏里、王公里、中營里、土庫里、南興里、興業里、民生里、民榮里、埤寮里、護鎮里、太南里、太北里、南紙里、嘉芳里、五興里、姑爺里、新北里、新南里、新東里、永平里等23里。
歷史沿革
延平郡王鄭成功為反清復明工作,為備清兵來襲,屯營於此,因此先有「舊營」,後有「新營」,舊營約在鹽水區南方兩公里處。
清康熙時新營為諸羅縣大奎壁村,乾隆以後,則屬嘉義縣(原諸羅縣)太子宮堡及部份鐵線橋堡。
日治時代大正九年10月地方改制,改隸屬於太子宮之下,稱為「太子宮堡新營莊」,後經改制,屬「台南州新營鎮新營莊」,後改為新營街,為新營郡所在地。
民國34年(1945年)改街為鎮,為台南縣政府所在地。從此取代了鹽水鎮的地位;民國70年又改制為縣轄市,本市更成為嘉南平原上重要農產集散地及地方行政中心。
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台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新營市由公法人團體地位改為區。[3]
悠遊新營
新營導覽
- 新營區街道導覽圖
天鵝湖
古稱埤寮埤,原有水域面積20公頃,為一古水利埤塘,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埤寮埤於民國83年進行開發,明清時期,有漳州陳姓祖攜伽藍尊王神像來台,自台南登陸後沿路北上,見一埤塘,與漳州家鄉環境相似,四周土地肥沃,於是在湖畔搭寮墾殖,漸次發展,於是人稱此地為埤寮(即今埤寮里),而池塘稱埤寮埤。
因古代相傳新營為一天鵝穴,天鵝眼就是天鵝湖,天鵝肚為市區交通台,天鵝尾為太子宮、鐵線橋一帶,故改稱天鵝湖。現有水域面積東湖4公頃、水深6米,西湖3.6公頃、水深4米,含填土造景面積計11公頃。
天鵝湖東湖以生態為主,環湖棧道總長約 2公里,並加強植栽、燈光及休憩設施,如今的天鵝湖已經成為新營地區一大勝景。
新營鐵道文化園區
台糖鐵道文化園區原係新營糖廠廠區,位於新營區地理適中,交通十分便捷。
近百年歷史建築及植栽景觀、鳥語花香。包括有日治時代的巴洛克建築、塑膠加工廠及辦公屋、鐵路文物、機具、車輛、軌道、均保存非常完整,相當具有歷史價值,園區內日式宿舍亦有供人住宿。
新營美術園區
座落於臺南市新營區嘉南水圳支線旁的新營美術園區以「童年狂想曲」為主題串連公共藝術及周邊校區,文化局邀請臺灣潮流界藝術家不二良以動漫美學風格設計小鼠大型公共藝術雕塑。
新營美術園區結合周邊的新營高中、南新國中、新民國小等藝術教育學校,透過藝術家創意設計成為大新營地區美術教育重要據點與休憩空間。
新營美術園區以「城市即是美術館」概念建構,以新營文化中心為核心,沿嘉南大圳新營支線延伸;藝術策展及環境藝術設計計畫結合長期性公共藝術及民眾參與兩項,以「童年狂想曲」為主題,邀不二良引入動漫美學,結合樹蔭、陽光、活動及多項建築空間,引領市民親近藝術。
大新營糖鐵自行車道通廊
嘉南大圳新營支線及台糖舊鐵道可說是大新營地區發展過程的兩條重要命脈。嘉南大圳北幹線系統的新營支線、岸內分線及太子宮分線,新營支線貫穿新營市區,部分路段與舊糖鐵平行或交錯,形成獨特文化地景。
糖業沒落後,近年來自行車盛行,舊糖鐵及平坦地形等條件,非常適合改造,鹽水舊火車站、南紙社區卸鹽台、新營鐵支路花園、天鵝湖及後壁菁寮老街等重新串連規劃。
以新營糖廠為核心,連結鹽水、後壁,透過台糖鐵道系統轉為自行車休閒運動路網,建構新型態的城鄉慢活空間結構,以健康綠動為核心精神,用糖鐵串連新營至後壁、鹽水間綠色休閒網絡,規劃田園生活線、水圳風貌線及台糖鐵路線等主題漫遊路徑。
北台南都心鐵道地景公園
新營鐵道地景公園舊址為新營糖廠製糖區,隨製糖業沒落沉寂多年,南市都發局以台糖軌道故事作為活化主軸,構思整區三公頃設施基盤,向營建署爭取第一期工程三千五百萬元進行改造。
改造後糖廠五分車與火車站相連,是全國唯一進到火車站的糖鐵小火車,出新營火車站就能搭乘增加觀光效益,公園啟用增加三公頃綠地及一公里的休閒步道,並藉台糖鐵道整合後壁、鹽水、及新營自行車系統,第二期打通後騎腳踏車道可直達鹽水,火車站前就有腳踏車租借站,方便又減碳。新營糖廠觀光五分車起點將改設於此地,可直通柳營八翁酪農村,遊程無縫接軌。公園所屬權管單位多,經跨域協調排除萬難施作完成,猶如綠地博物館保留時代縮影未來將持續與台糖合作,將自行車道及步道延伸到鹽水岸內糖廠,使有潛力的閒置空間有效活化。
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
台南市歷史建築,具有八十年歷史的「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修復工程,將打造為藝術空間對外營運,舉辦藝術專業講座、作品展示,讓更多人來參觀。
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原是日本土木包商本田三一的私人宅邸,戰後由政府接收,做為台南縣政府宿舍使用;室內空間為「和洋折衷」式,基地位置剛好是日本政府進行都市計畫改正的新興區,見證新營區的地方發展歷史,建築空間特色是大跨距的座敷居間,展現當時建築營造技術和工法。
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修復工程由105年三月動工,修復經費二千多萬元,安排建築師全程做記錄,以「白灰、麻絨」等材料,修復官舍內的編竹夾泥牆。
日式木造官舍修復後委外經營,取名為「三一宅藝空間」,不只提供特色餐飲,將設置藝展覽空間,安排藝術講座和作品展示,讓更多人來汲取藝術養分。
西部文史潮間帶巡禮
- 太子宮
太子宮是新營最大的廟宇,是臺灣所有中壇元帥太子廟的開基祖,分靈而出的太子爺不計其數,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太子爺聖誕千秋,分靈的神明返回太子宮刈香,廟會活動熱鬧非凡。原始姐廟於88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位置在新廟的前方,別緻古香,另具風格,太子宮的文物以中壇元師專用神轎最具特色,據傳為明未清初所雕,隨太子爺渡海來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通濟宮
位於鐵線里的通濟宮古廟「廟雖小,有神則靈,有藝術則顯」,已被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通濟宮創建於清康熙年間,龍柱、彩繪、剪粘及泥塑都頗為精巧細膩,廟內並擁有不少年代久遠文物源於中國泉州,仍保存至今的兩尊白面及黑面軟身媽,更是鎮宮之寶。
在鐵線橋伽藍廟與通濟宮之間,長約120公尺的鐵線老街,年代已有一百年左右,原有的石板街道已深埋地面二公尺以下。街道兩側紅瓦厝、磚牆、木柱、雕樑的舊有店面,有五十餘戶,目前仍住三十多戶人家,雖然歷經滄桑,老舊斑駁腐朽,但純閩南風貌之建築格局仍有跡可尋。
鐵線橋老街昔為台灣與唐山舟楫往來的貿易重鎮,商業鼎盛。店面經營有油行、米粉間、糖郊、鹽館、中藥店、腳踏車店、旅店、飯店、棉被店、道士壇、柑仔店、剃頭店等。滄海桑田,老店昔時風光景象多已煙消雲散,只有數家仍由老者操持舊業。
- 舊部老榕
在舊部里急水溪堤防外的老榕樹根據前省農林廳及原臺南縣政府的調查,舊部里古榕胸徑四點八米,胸圍十二米,樹齡超過一百年。過去舊部里飽受急水溪改道的水患之苦,因此向神明請示,竟得七星墜地,布上七星榕即可擺脫水患,因此莊民急忙在神旨的地點種上七棵榕樹,說也奇怪,當地的水患不再淹過堤岸邊的大榕樹。 如今,沿著舊部里急水溪堤防往建業路,堤防外多種植雜糧作物,堤防內是典型的農村聚落。在堤防上踩單車是近來十分流行的單車旅遊路線。
- 酪農業
新營酪農產業分佈在新營西南側的鐵線里區域與柳營之酪農區仳鄰,屬乳牛專業區。範圍內有九十餘戶酪農戶共飼養一萬三千多頭乳牛。目前炙手可熱的是前往觀光酪農區進行乳品 DIY製作及農場體驗活動。
- 養鹿場
鐵線社區養鹿場的鹿隻,均全部以天然的牧草、花果、樹葉餵食,每隻鹿茸盈滿壯碩且肥美,如不是親身體驗,真是難以相信。除生產鹿肉、鹿茸等農特產外,亦提供鹿園作為校外教學觀摩之用,參觀前需要預約。
- 蘭園
新營廠結束悠久歷史業務的製糖工作後,朝向精農、商流及休閒服務業為主,以積極謀求永續經營,目前正積極轉型經營蘭花與觀賞植物之生產與銷售,另外台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蘭花養殖配種工作,因此有許多珍奇稀有之蘭花極具觀賞價值。[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