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斑翅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斑翅鶥

中文學名: 台灣斑翅鶥
拉丁學名:Actinodura morrisoniana
別 稱:紋翼畫眉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 雀形目
科:鶯科
屬:斑翅鶥屬
命名者及年代: Ogilvie-Grant, 1906
英文俗名:Taiwan Barwing

台灣斑翅鶥[1](Actinodura morrisoniana)的鳴聲似「嬌、嬌」之聲,輕柔嬌嫩,故而台灣布依族原住民稱其「嬌嬌」。因其雙翼有美麗整齊的黑色和栗色斑紋相間排列,英文名意為「紋翼畫眉」;又因其頭部為栗色,有別於其他斑翅鶥,又名栗頭斑翅鶥。這種可愛嬌小的鳥僅分布在我國台灣,是中國鳥類特有種。於其他斑翅鶥,又名栗頭斑翅鶥。這種可愛嬌小的鳥僅分布在我國台灣,是中國鳥類特有種。

發現

1906年1月英國探險家、專業採集者古費洛在海拔2440米的台灣玉山山區首次發現台灣斑翅鶥。英國鳥類學家格蘭特鑑定後,將其作為新種發表在當年的《英國鳥類學通報》上。格蘭特在文中寫道:"這個引人注目的新種並不需要與任何已知種進行對比,因為它的羽色如此與眾不同。"

斑翅鶥屬共有7個種,台灣斑翅鶥是其中最晚被人類發現的;除台灣斑翅鶥僅分布於我國台灣外,該屬的其餘6種都分布於喜馬拉雅山麓至中南半島間。由此可以看出台灣與喜馬拉雅山區在生物地理上的相關性。從外形看,台灣斑翅鶥的主要特徵是頭部和喉部都呈栗褐色,後頸和腹部灰白色,帶有黑褐色條紋,與斑翅鶥屬其餘6種的羽色差異很大[2]

形態特徵

體型略大(18厘米)的褐色鶥。羽冠蓬鬆,頭側深栗,上背及腰灰,喉紅栗。背中部紅褐,胸橄欖褐而具淺色縱紋。腹部及臀棕褐。翼及尾具黑色橫斑,尾端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偏粉色。

叫聲:叫聲為輕柔的jiao, jiao,告警時為急促低啞的jia jia jia聲[3]

生長習性

台灣斑翅鶥並沒有嘹亮的歌喉,也沒有美麗、鮮艷的羽色,但鳴聲輕細、全身生有深淺不一的橄欖褐色羽衣。相較於生活在我國台灣的其他畫眉亞科鳥,台灣斑翅鶥顯得低調而穩重,其輕柔的鳴聲常被忽略,或被誤認為其他動物的叫聲。它樸素無華的羽色與枝幹的顏色非常接近,隱蔽性非常強。它們在高山間飛行或在樹叢枝丫間活動時,甚至與人距離較近,也不易被人發現,所以也有人稱它們是"忍者鳥"。

台灣斑翅鶥雙翅圓短,爪纖細但強而有力,能在樹幹上爬行。它們能靈巧地倒懸於細枝上或在樹皮裂縫中啄食,偶爾也飛到林邊的草叢上,啄食喬木或灌木枝幹表皮上的節肢動物等。根據陳得康1994年的研究結果,在229此覓食記錄中,90%啄食枝幹表皮的節肢動物,1%啄食頁面的節肢動物,9%食果,如山櫻花、高山薔薇、胡頹子和玉山假沙梨的果實。許皓捷2002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台灣斑翅鶥的覓食行為有36%發生在樹冠中、上層,50%發生在樹冠下層,灌層及草本層各占7%。

台灣斑翅鶥呈現明顯的單種結群現象,這或許是因為它們主要啄食樹皮表面的節肢動物,與大部分以葉面節肢動物為食的鳥類在資源利用上有很大差異。台灣斑翅鶥無法加入其他鳥群獲得共同取食的好處,其他鳥類也難以加入台灣斑翅鶥群,無法享受後者捕食的樂趣[4]

棲身環境

台灣斑翅鶥分布於中、高海拔山區,棲息於海拔1400-3000米的高山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通常以單種結群活動為主,常見五六隻組成的小群穿梭於中、上層樹林中,不作長距離飛行,但也曾有人見到單只台灣斑翅鶥混入白耳奇鶥(Heterophasia aurcularis)群中。一般而言,結群活動有助於台灣斑翅鶥警戒天敵和交換覓食信息,提高覓食效率。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台灣特有種

分布狀況:常見留鳥於台灣中部山區海拔1200~3000米落葉林的林下植被[5]

種群現狀

由於中國台灣的中、高山森林曾遭大面積砍伐,台灣斑翅鶥的棲息地已經縮小,目前的種群數較小。但它們不是人們的狩獵對象,因此生存尚未面臨危險。若當地中、高山造林能獲得成功,待以時日,台灣斑翅鶥的種群數量也會增加。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參考資料

  1. 台灣斑翅鶥(附圖),有道搜索
  2. 台灣斑翅鶥發現,科學網,2014-12-29
  3. 台灣斑翅鶥形態特徵,鳥類_百問中文庫,2016-08-07
  4. 台灣斑翅鶥生長習性,中國科學院
  5. 台灣斑翅鶥地理分布,鳥類_百問中文,2017-06-29
  6.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