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猴 |
中文學名: 台灣猴 |
台灣猴(學名:Macaca cyclopis Swinhoe),為中國特有種,體形酷似獼猴,體更灰,尾深色。它們的尾巴都超過體長的二分之一,不過台灣猴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長一些,也比獼猴較小而胖。
台灣猴棲息於岩壁和山林之中,為半地棲動物,取食各種野果、樹葉、昆蟲,有時也盜食農家的穀物和瓜果。多結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體魄強壯的成年雄性作為首領。每胎產1仔。壽命可達20歲。產於中國台灣省的南部和中部。[1]
形態特徵
台灣猴的體形酷似獼猴,體更灰,尾深色。它們的尾巴都超過體長的二分之一,不過台灣猴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長一些,也比獼猴較小而胖。雄獸的體長為44—54厘米,尾長為38~39厘米;雌獸的體長為36—45厘米,尾長26—45厘米,顱全長9.6—11.7厘米;體重4—5公斤。身體的毛色主要為藍灰石板色或灰褐色,沒有任何桔紅等鮮艷的顏色,額部裸毛呈灰黃色,頭圓毛厚,頭冠有些紅褐色,典型的粉紅臉,面部比較平坦,呈肉色或比肉色稍微深一點,但不象其他猴類那樣呈紅色或白色,頰部生有濃密的鬚毛,頰囊比獼猴的小,頂毛向後披散。四肢毛色深暗,手、足均為黑色,故又得名「黑肢猴」。雄獸的生殖器的結構與獼猴、日本猴、食蟹猴等屬於同一類型。在排卵期時,雌獸的臀部、大腿、尾巴根等部位有明顯的紅腫現象。尾巴很粗,尾毛濃密,基部為橄欖色,端部則為灰色,中部有明顯的黑色條紋,下部相對較為蒼白[1]。
棲息環境
棲息於岩壁和山林之中,取食各種野果、樹葉、昆蟲、蛙類,有時也盜食農家的穀物和瓜果 。
生活習性
台灣猴是晝行性、半地棲的動物,感覺靈敏,行動迅速,以各種野果、樹葉、昆蟲、蛙類等為食,尤其喜歡吃蝗蟲,有時成群結隊地盜食農田中地穀物、瓜果等。平時以家族式群居生活,婚配為一雄多雌制,每個群體中由一隻成年雄獸擔任首領,成年雄獸大多性情暴躁,喜好爭鬥。多結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體魄強壯的成年雄性作為首領 。
繁殖方式
全年均發情,交配的季節性不強,5—6歲性成熟。雌獸發情時,尾巴根部、臀部和大腿背部等處的性皮膚明顯腫脹和發紅,其月經周期大約為30天,懷孕期為163天左右,每胎產1仔。壽命可達20年 。
分布範圍
台灣猴僅產於中國台灣,以高雄的壽山密林中最多,故稱台灣猴。最早被發現於南部沿海的石岩地區,所以又有「岩棲獼猴」的名字,以後在中部內陸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中也有發現。截止到2005年在中國台灣已知的分布地點有:光復、彰化、玉里、延年、烏來、泰順、太平山、台中、台東、三峽、扇平、明潭、屏東、南投、木柵、台南、墾丁、宜蘭、恆春、關山、嘉義、高雄、清水溝、溪頭、八掛山、鞍馬山、花蓮、太魯閣等地 。
種群現狀
瀕危狀況
1950年前後,大陸地區的動物園,還能見到台灣猴的身影,但是在21世紀,台灣猴在大陸地區已經絕跡,僅存於台灣。1977年11月,台灣花蓮縣中央山脈一帶,當地人活捉到了一隻通體白色的雌性台灣猴,取名「美迪」。此事經美國《每日新聞》和BBC報道後,時任法國總統、德國總統和英國女王對此高度關注,他們中甚至有人向媒體去信,希望能夠親眼目睹白色台灣猴的照片。政要關注台灣猴,也說明了這個物種的罕見。
1980年,在雲南永勝也發現了一隻通體白色的雄性獼猴,取名「男男」。當時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所長潘清華分別去信台北動物園園長王亞平、副園長許芳津,表達了希望兩岸珍稀白獼猴聯姻,繁衍至純後代的想法。此事經當年國內各大媒體報道,舉國關注,但因各種原因,此良好願望最終未能實現 。
保護措施
1997年8月以後,台灣新中橫公路的塔塔加鞍部一帶樹立了不少警示牌,提醒往來車輛「當心動物,減速慢行」。因為有200—300隻台灣猴將這一帶當成了它們的運動場,經常「呼朋喚友」,蹲坐在公路上享受日光浴或者打鬧嬉戲。以至於過往車輛如果稍不小心,閃避不及,便會連人帶車以及「猴子猴孫」統統撞成一團。
1984年,台灣省提出保護策略,先後建立了「二水」、「台東」、「墾丁」等以保護台灣猴為主的自然保護區,有效地保護了這一特有物種。隨着台灣猴的數量明顯增加,1997年8月,在中國台灣省新中橫公路的塔塔加鞍部發現了200—300隻台灣猴組成的猴群。此外,還有少量的台灣猴被引種到日本的一些島嶼上 。
保護級別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China Key List —Ⅰ級
中國物種紅皮書:China RL — EN
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公約: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L —LC ver3.1 2008
紀錄片:聰明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