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蘇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山蘇花為亞熱帶型植物,台灣低海拔山區可見其蕨影,它是著生或岩生型的蕨類,喜歡著生在高高的樹幹上,為高位著生型之蕨類,其嫩葉也是可以食用的。
基本資料:
◆ 學名:Asplenium nidus L.
◆ 分類:鐵角蕨科\鐵角蕨屬
◆ 生長環境:低海拔地區林緣至林內之樹幹或岩石上
◆ 頻度:★★★★
◆ 生長習性:著生或岩生
◆ 根莖:具粗短之直立莖
◆ 葉柄:短或甚至無葉柄
◆ 葉片
》 叢生,長橢圓形,單葉,全緣,邊緣呈波浪狀
》 長可達150公分,寬可達15公分
》 葉軸表面有溝,背面呈圓弧狀隆起,無突出之稜脊
》 嫩葉可食
◆ 葉脈 :側脈單一或僅分叉一次,彼此相互平行並於葉緣處結合而形成長線形的網眼
◆ 孢子囊群
》 著生於側脈的上側
》 孢膜為長線形,開口朝向葉片頂端,長度約為自葉軸至葉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觀察特徵
》 孢膜長度約為自葉軸至葉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葉軸背面為圓弧狀隆起,沒有稜脊[1]
用途:
1.盆栽、寄植觀賞等。其葉片為優良花材。山地同胞取其芽搗碎敷創傷,而且捲曲嫩葉可炒、煮食,亦可以煮稀飯和做泡菜。
2.藥用:性味:微苦、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
特性:
原生種,普遍產於台灣各地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內,附生於樹幹、岩壁的蕨類,基部常堆積許多其他樹種的落葉而形似於鳥巢,故而得名。
多年生常綠草本蕨類。根莖短而粗,緣葉自地下莖叢生,由中心向四方開展而成巢狀。葉柄短,葉片披針形,全緣些微呈波浪形,間有小缺刻,全長約 70 公分,寬 10 公分。孢子囊群線形,位於中肋和葉緣之間,由中肋延側脈著生。冬季生育緩慢,夏秋發育快速,喜好溫度介於 20~30 度之間,若低於 15 度的話則有黃化、壞疽等寒害現象。栽植則有板植、盆栽、寄植觀賞等。[2]
各種山蘇花
1.山蘇花(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
植株叢生成巢狀,單葉,葉身向下延至基部,葉脈在葉緣處聯合形成網脈,孢膜長,長於中軸到葉緣的一半。產於中海拔山區。
2.台灣山蘇花(Asplenium nidus Linn. ):
植株叢生成巢狀,葉革質,單葉,葉身向下延至基部葉脈在葉緣處聯合,形成網脈,孢膜短,短於中軸到葉緣的一半。葉片較狹長,葉片先端較突,葉緣呈波狀,葉背孢子囊線形,長於葉片上半葉兩側中央,中肋較粗,作為蔬菜生產時產量較高。產於中低海拔山區。
3.南洋山蘇花(Asplenium australasicum (J. Sm. ) Hook.):
外形似山蘇花,但其中肋遠軸面具隆起之脊,且具極短之柄,此外,孢膜長約為中軸到葉緣的一半。產於低海拔山區。[3]
繁殖方法
山蘇花在本省山區是非常普遍的蕨類,以前要大量種植皆靠山採為主,以致於現今野生族群逐漸減少,其實山蘇花與其他蕨類一樣可利用孢子播種、分割法,甚至組織培養方式來繁殖種苗。
1.分割法
山蘇花沒有匍匐莖,也沒有不定芽,所以要簡易無性繁殖就要靠分割法來進行。通常山蘇花只有一個頂芽,當頂芽受傷時生長點才會長出側芽,所以將其短縮莖縱切1/2或1/4分別種植,二、三個月後在傷口近芽體處會長出新的芽體,再將其分切就可分離出許多植株。
2.孢子播種法
蕨類繁殖主要以孢子為主,我們平常看到的蕨類是它的孢子體,孢子體產生孢子,孢子發芽後成為配子體,配子體含藏精器和藏卵器,藏精器的精子藉著水膜游至藏卵器與卵結合成接合子,之後就長出屬於孢子體葉片,即孢子體植株。
山蘇花孢子著生於葉背,當孢子成熟時會轉成褐色,此時即可採集播種。首先將已有孢子成熟的葉片剪下,用刀片小心將孢子刮下收集起來,貯藏在乾燥陰涼處,或將帶有孢子的葉片部分切成塊狀(1公分×1公分)並風乾。播種使用清潔且較細小的介質如細蛇木屑、泥炭土、炭化稻殼或水苔等,為了避免藻類或蘚苔滋生危害山蘇花配子體的生長,介質皆以煮沸過的水浸泡或澆濕。將介質裝在透明塑膠盒或水稻秧盤內,將孢子均勻撒播在介質上或是將帶有孢子的葉片以孢子面朝上放置,然後蓋上蓋子或用保鮮膜封好以保持高濕度,並置於有遮蔭的溫網室植床下或室內較明亮處,確記不要直射陽光。
孢子播種後約十天就可發芽並開始形成配子體,經3個月開始長出孢子葉,至6~8個月時可陸續將較大的植株移植。本場雲林分場進行山蘇花的穴盤育苗,先將葉片已有2、3公分長的植株假植在72格穴盤,經過3個月的生長,再移植到35格穴盤,再經3個月就可移植至4吋盆上。雖然山蘇花利用孢子播種至成株至少需二年以上,但此方法簡單且可獲得大量的植株。另外在所栽培的山蘇花成株下面,孢子因成熟自然掉落而發芽,叢生許多小苗,將其挖起後種植,數量也很可觀。[4]
視頻
台灣常見野菜--台灣山蘇花
台灣山蘇花之栽培與利用
臺灣山蘇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