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颱風戴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颱風戴娜(英語:Typhoon Dinah)是1967年太平洋颱風季[1]中的其中一個熱帶氣旋,風暴於10月17日在馬里亞納群島南方附近海域形成,在10月28日消散,維持了約11日。戴娜登陸日本愛知縣渥美半島後,先後影響中部地方、關東地方及東北地方,亦創下當時年內最遲登陸日本之紀錄,並保持着直到1990年颱風比芝為止,至今仍是日本唯一年內颱風編號超過30而又在日本登陸者。

氣象歷史

戴娜在10月17日馬里亞納群島南方附近海域形成,之後在菲律賓海呈逆時針型行走,再轉向西北移動兼持續增強,24日左右達到巔峰,氣壓低至950百帕。那時候日本周圍被大型的高氣壓盤踞著,預報推測戴娜將向東北移動並穿越日本以南海域。不過戴娜卻依然西進,並在琉球群島南方海面,向西北偏西移動,至宮古島東南方海面時停滯下來,一反氣象部門的預報推測。戴娜在27日突然再次開始移動,又轉為朝東北指向日本本州南紀地區,到翌日3時30分登陸愛知縣渥美半島伊良湖岬。雖然戴娜同日轉化為溫帶氣旋 [2],但同時保持強度及繼續發展,使到日本全國各地天氣變得惡劣。

戴娜是日本自1951年統計數據開始以來,年內最遲登陸日本之颱風,直到1990年11月颱風比芝登陸和歌山縣白濱町為止,到目前都是統計史上第二名,但戴娜卻仍是日本唯一年內颱風編號超過30而又在日本登陸之颱風。

影響

日本

這場風災中有37人死亡、10人失蹤、41人傷,另造成房屋損壞2,959棟、浸水26,842棟,2,481公頃耕地及181隻船舶受到損壞。位於三重縣熊野市大泊的國道42號修路現場在當時發生暴洪,使那邊有30人被該現象引發的泥石流沖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風暴亦同時引發大量降雪,在長野縣與群馬縣縣境之間的秩父地區一帶,積雪曾一度達到50厘米。而德島縣東部的期間總雨量為200至250毫米,小松島市小松島港受到風暴引發的暴雨影響,不少臨時性系泊物被沖走,所養殖的海藻也遭到嚴重破壞。

台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台灣時間10月24日晚上為此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翌日下午再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到26日下午同時解除陸上和海上警報,期間沒有災情報告。據當時颱風警報單顯示,戴娜當時在台灣以東海面向西緩慢移動,甚至近似停滯,而台灣各地同時受高氣壓影響,東北季風一度增強。外海蘭嶼氣象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每秒29.2米,北投鞍部氣象站則測得最大總雨量278.6毫米。

視頻

颱風戴娜 相關視頻

什麼是熱帶氣旋
101科普:熱帶氣旋怎麼形成的?公益轉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