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洛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颱風洛克(英語:Typhoon Roke,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8W,國際編號:111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Onyok)為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5個被命名的風暴,第10個強熱帶風暴和第6個颱風,亦是該年第27個由日本氣象廳監控的熱帶氣旋。「洛克」一名乃由美國提供,是查摩洛男人的名字。。
洛克是一個強大且生命長久的熱帶氣旋,和早前的另一個熱帶氣旋一同影響日本,為日本帶來了暴雨和狂風。
發展過程
9月8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開始監控在關島阿加尼亞東北大約935公里的一個熱帶擾動。該熱帶擾動有着雜亂無章的對流。衛星圖像顯示,該熱帶擾動有着一個發展中的低層環流中心。同日該熱帶擾動開始發展,並且沿着亞熱帶高壓脊的西南側逐漸向西移動。9月9日,該系統受亞熱帶高壓脊的影響繼續向西移動。同日,日本氣象廳的報告顯示該熱帶擾動已經發展成一個熱帶低氣壓。系統在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它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前鞏固了它的低層環流中心,並繼續向西移動。
9月10日,該熱帶低氣壓在西移的過程中持續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9月11日,隨着其底層環流中心持續鞏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其為熱帶低氣壓18W。隨着該熱帶低氣壓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責任範圍,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給予該熱帶低氣壓菲律賓本地名字「Onyok」。但該低氣壓如同熱帶風暴玫瑰,僅6小時就離開了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責任範圍。之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稱,洛克的中心最少有多兩個關聯的渦旋,產生藤原效應[1]。9月13日,該熱帶低氣壓受益於良好的水溫以及低垂直風切變,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洛克」。
9月14日,一道位於系統西側大約5經度的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UTT)帶來的強烈下沉氣流的影響,系統轉趨減弱,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底層環流中心嚴重外露,對流散盡。不過,依舊得益於良好大氣環境的洛克重新開始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再次升格其為熱帶風暴。9月16日,原本一度外露的底層環流中心重新被深對流覆蓋,雖然底層環流中心溫度偏低,不過洛克仍是一個擁有暖心結構的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洛克有可能被鋒面侵入而轉化為一個亞熱帶氣旋。 隨着洛克繼續朝西偏北方向移動,洛克的速度開始下降到每小時3.7公里,受干空氣影響,洛克的對流幾乎散盡,且底層環流中心外露。不過受中層暖距平異常影響,洛克遲遲沒有轉化為亞熱帶氣旋。此時洛克轉向西南,雖然對流沒有顯著增強,但是其鞏固了底層環流中心,令原本具有季風低壓特性的弱底層環流中心更加強大和具有組織性。此時熱帶對流層上部槽開始減弱,並且從ASCAT風場掃描顯示的結果中可以看出洛克正在加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取消了之前認為洛克會轉化為亞熱帶氣旋的判斷。
9月1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稱洛克開始在中心的深對流區構建一個細小的風眼,且在西南側發展出強烈而巨大的螺旋雨帶。此時,洛克位於嘉手納空軍基地以東大約310公里。由於該地風速開始超過每小時110公里,因此,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但是,洛克開始受到中緯度西風帶的影響,東北象限遭到拉扯而變長,不過這並沒有持續太久,洛克很快又開發出了良好的赤道方向流出通道,並繼續增強。之後,洛克受益於良好的海溫和較低的垂直風切變,洛克開始出現快速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其為一級颱風,1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130公里。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此後的報告中顯示,洛克出現「爆發性增強」,是一種比快速增強較極端的情況,中心氣壓在爆發性增強的每個小時裡下降了2.5毫巴,並持續最少12小時。在此期間洛克打開了一個直徑19公里的風眼,且打開了良好的極地方向流出通道。協調世界時9月21日上午5時(日本標準時間下午2時),洛克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登陸[2]。
之後,洛克開始減弱,其雲頂溫度開始上升,風眼直徑開始縮小。但是其仍保持着不錯的極地方向流出,從而在迅速減弱過程中保持了不錯的形態。雖然洛克的最高強度已經過去,但是其仍有較強的實力以至於對日本造成巨大威脅。當洛克集結在神奈川縣橫須賀市西南大約610公里時,洛克加速至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向東北移動,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洛克下調至相當於三級颱風,1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190公里。此時洛克遭到斜壓位能入侵,開始溫帶氣旋轉化過程。此時陸地的摩擦也導致洛克強度急跌至一級颱風下限,1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130公里。6小時後,洛克繼續減弱,並加速至每小時57公里的速度向東北移動,對流急劇消散且被強烈垂直風切變切至底層環流中心之東北側。最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警報,因為洛克已經轉化為一股溫帶氣旋。
視頻
颱風洛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互相吸引,就像雙颱風的藤原效應!,騰訊網,2018-09-13
- ↑ 「洛克」襲擊日本(組圖),中國天氣網,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