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颱風蓋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颱風蓋伊是1992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強烈且持續時間最長的風暴,於11月14日由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的季風槽[1]形成,該季風槽還催生出另外兩個天氣系統。途經馬紹爾群島時,蓋伊已經成為一個還在繼續增強的颱風,並在完全穿過該群島後在公海上空達到最高強度。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其最高風速達到每小時295千米,最低氣壓低至872毫巴(百帕,25.8英寸汞柱)。不過西太平洋的官方預警中心日本氣象廳估計系統風速為每小時205千米,氣壓900毫巴(百帕,27英寸汞柱)。達到最高強度後,蓋伊由於與另一個颱風的相互影響而迅速減弱,到11月23日襲擊關島時風速已降至每小時160千米。之後風暴曾短暫地再次強化,之後再次減弱,於11月30日在日本以南洋面轉變成溫帶氣旋。

颱風最先襲擊了馬紹爾群島,造成5000人無家可歸,大量農作物受損,該國首都馬朱羅在風暴期間出現停水斷電。群島上沒有當地人喪生,但有一位水手遇難。蓋伊襲擊關島時成為該島這年遭遇的第六個颱風。之前島上大部分品質較差的建築物都在颱風奧馬爾來襲期間被毀,所以這次的颱風沒有對島上造成嚴重損失。由於強度降幅很大,這場颱風的內核混亂,產生的降雨量很小,但強風吹起的海水燒焦了關島上的許多植物,導致大面積脫葉現象。在緯度更高的地區,颱風摧毀了塞班島上一套房屋,日本沖繩出現暴雨,導致洪澇和停電。

氣象歷史

1992年11月中旬,一個一直延伸到南海西部的季風槽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發展出一股熱帶擾動。這個季風槽之前已經催生了熱帶風暴福雷斯特,之後還將形成颱風亨特。熱帶擾動向西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並逐漸組織起來,對流有所增加。11月1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布了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到了協調世界時當天下午18點,該機構開始針對位於馬紹爾群島以東洋面的第31W號熱帶低氣壓發布公告。日本氣象廳當時也對這股低氣壓的發展進行了評估。次日,該低氣壓已經增強為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蓋伊(Gay)。

蓋伊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因為其北面的一個強勁反氣旋而朝西面或西北偏西方向移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11月17日早上將風暴升級為颱風,日本氣象廳則在次日跟進。蓋伊首先影響的是梅吉特島,之後在馬紹爾群島中部穿過。由于海面溫度和上層風型都很有利於系統發展,風暴開始進入一段快速增強期,這與11月在附近地區的其它颱風情況類似。11月19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蓋伊升級為超級颱風,其一分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40千米。隨後颱風又得到進一步增強,根據衛星數據分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蓋伊於UTC11月21日凌晨0點達到了風力時速295千米的最高強度。該機構還估計颱風的最低氣壓低至872毫巴(百帕,25.8英寸汞柱),這令蓋伊成了繼1979年的颱風泰培以來最強烈的颱風。與此同時,日本氣象廳的估計數據則要低得多,其最高10分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05千米,氣壓900毫巴(百帕,27英寸汞柱)。

達到最高強度後,蓋伊西北方向的颱風亨特產生的外流令蓋伊上空的風切變有所增強,這些風切變令蓋伊的北面風眼牆退化,導致其強度減弱。風暴達到最高強度之後僅過了24小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估計其風速已經下降65千米,低於超級颱風的標準,對於處在公海上空的風暴來說,如此大幅度的減弱非常罕見。之前熱帶氣旋預報模型曾預測蓋伊會朝向北上或朝東北方向前進,但實際上風暴繼續向西北偏西的關島逼近。雖然系統仍在持續減弱,但其風力直徑仍然高達1480千米。到了UTC11月23日凌晨0點左右,蓋伊在關島登陸,成為在三個月時間內襲擊該島的第三個颱風。另外兩個分別是8月的颱風奧馬爾和10月的颱風布萊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日本氣象廳都估計颱風登陸時的風速仍然有每小時160千米。蓋伊登陸後,颱風亨特的影響明顯減弱,令前者得以再度增強。11月25日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風暴達到了第二波最高強度,風速為每小時215千米。之後系統沿一個亞熱帶高壓脊的西部邊緣緩慢移動,並在轉向北上的過程中逐漸減弱。到了11月28日,日本氣象廳將蓋伊降級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於次日跟進。日本氣象廳評估認為蓋伊於UTC11月30日凌晨0點轉變成了溫帶氣旋[2],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仍在繼續針對系統發布公告直至12月1日,這也讓蓋伊成為1992年太平洋颱風季持續時間最長的颱風,共發布了63份公告。風暴的溫帶殘餘加速並轉向朝東北行進,經過了日本東南方向海域,之後又越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

視頻

颱風蓋伊 相關視頻

受季風槽影響 連續四天我市有明顯降雨天氣
航拍馬紹爾群島

參考文獻

  1. 說說季風槽,微博,2016-09-06
  2. 溫帶氣旋是什麼意思,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