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莊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莊鎮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位於獲嘉縣城西南3.5千米處,東與城關鎮、太山鄉為鄰,南接中和鎮,西連黃堤鎮,北接位莊鄉。距獲嘉縣城3.5千米。行政區域面積46.1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史莊鎮戶籍人口39320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境內東部大部分村因靠近縣城屬一區,城關管轄,西部村莊全歸二區鄧莊管轄。2005年,史莊鎮與張巨鄉合併,稱史莊鎮。2010年6月,南陽市淅川水庫移民遷入,建立安注新村。截至2021年10月,史莊鎮轄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閣莊村新焦路。

2019年末,史莊鎮有工業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1]

簡介

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史莊鎮憑藉自身的自然優勢,艱苦創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豐碩成果。2001年,鎮黨委被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鎮政府連續六年獲得縣政府目標管理一等獎,連續七年保持市鄉鎮企業創業杯,連續五年保持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獎牌、獎盃),同時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社會治安模範鄉(鎮)"、"平原綠化先進鄉"、"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鄉"、"村民自治先進鄉",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農業結構調整特色鄉"、"公路建設先進鄉(鎮)"、"發展非公經濟先進鄉(鎮)"、"政務公開先進鄉(鎮)"、"尊師重教先進鄉(鎮)"、"九五科技工作先鄉(鎮)",鎮黨校被省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校",在縣委、縣政府縣委重點工作督查考核中,由九九年的一類鄉鎮,2000年排名全縣第一,受到縣委、縣政府的嘉獎。

交通優勢明顯。史莊鎮毗鄰縣城,距中州鋁廠生活區2公里,新濟(新鄉-濟源)路,獲武路(獲嘉-武陟)路,中馮(中州鋁廠-馮莊)路,薄亢(薄壁-亢村)路,縣城西環路、南環路縱橫全鎮境內,全鎮16個行政村,村村都有硬化道路相通,交通優勢明顯。

農業基礎穩固。境內耕地25000畝,武嘉二干河、共產主義渠分別自鎮東北部、西部穿境而過,灌溉條件較為優越,全鎮耕地95%以上達到旱能澆、澇能排的三高農田建設標準。為增加農民收入,史莊鎮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鎮西部現已建成花卉基地500畝,花卉大田種植1000畝,獲嘉縣花卉市場就位於該基地,基地現有年產400萬株的現代化組培中心和1080平方米的全光照智能溫室,為市場提供多種名優花卉苗木種苗。鎮東部由鎮機關幹部個人投資建起了120畝的機關幹部紅提示範園,大力發展美國紅地球葡萄,在示範園的帶動下,東部葡萄種植已達800多畝。吳莊、大清等養殖小區已初具規模,全年生豬出欄達18000餘頭。

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立足資源、交通和區位優勢,遵循創造環境,吸引外資,大上項目,加快發展的原則,先後依託新焦路,創建了十里舖工貿小區,依託獲亢路創建了東永安工貿小區,鄉鎮企業34家,全鎮個體工商戶總數達800家,鄉鎮企業年銷售收入逾億元。

加快鎮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社會事業,全鎮幾年來強力實施公路建設,硬化道路56條,總長65公里,全鎮各村主要街道全部實現了硬化,村村通油路,新修繕中學六所並建立一所全封閉的私立學校,計劃生育整體水平不斷提高,體育、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文體設施的服務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發展方向

2002年,史莊鎮將圍繞以下幾項重點工作,使全鎮的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一是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三年內紅提葡萄種植髮展到2000畝,形成種植規模;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每年發展百頭以上的養豬戶4個,50頭以上養豬戶10個,千隻養雞戶5個。爭取三年後生豬存欄上萬頭,雞存欄超百萬隻,畜牧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二是抓好龍頭企業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四是壯大特色產業,發展特色專業村。將曹莊、鄧莊、吳莊建設成為集旅遊觀光、珍稀溫帶植物觀賞、高效農業開發為一體的特色村,全方位拉動鎮域經濟發展。三是大力實施項目拉動戰略,強力發展鄉鎮企業和非公經濟。每年要新建50萬元以上的非公企業4個,力爭非公經濟稅收年增長15%。四是適應入世需要,抓住機遇,擴大開放。突出抓好投資2000萬元的史莊鎮生態農業基地建設、花卉市場建設和紅提葡萄生產基地建設。五是落實鎮村規劃,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六是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財稅增長。七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八是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九是加強廉政建設,樹立政府良好形象。[2]

特色經濟

獲嘉縣史莊鎮紅提示範園

史莊鎮機關幹部紅提示範園位於縣城南3公里處,緊臨獲亢路,占地120畝,紅提生產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為此,鎮黨委、政府特聘請河南省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園林系主任韓德全教授為紅提生產的技術總指揮,並聘請了山東、河南種植紅提經驗豐富的4名專家、技術員組織了紅提生產技術組,就從事紅提生產者,公司一律以合同形式對生產者實行種苗、技術、果品三個保證,即保證種苗質量、保證免費技術服務、保證果品按保護價統一收購。全鎮紅提種植面積已達700餘畝,總投資達300萬元。其中2001年發展的500畝,投資達250萬元,新發展200畝,投資50萬元。該鎮新發展的200畝紅提葡萄分布在全鎮5個村。其中嶽莊村東北地75畝,西永安村50畝,鎮機關苗圃25畝,大清村30畝,十里舖村20畝。紅提葡萄長勢喜人,預計今年的紅提畝產量可達500公斤。

以黨建促計生

平原網訊據新鄉日報報道 獲嘉縣史莊鎮堅持以黨建帶計生,夯基礎、抓管理、重服務,形成了組織建設帶計生、計生助推組織建設和群眾積極擁護的互動局面,獲得了全省"婚育新風進萬家"、計生"三為主"等十多項榮譽稱號,實現了人口和計生工作一類鄉鎮"五連冠"。

選好幹部,夯實陣地基礎。該鎮紮實開展"三級聯創"、創建"六好"鄉鎮黨委、"五好"村黨支部活動,為計生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了導向。他們在鄉鎮機構改革中保留計生辦,單設計生技術服務中心,增設計生便民服務中心,公開招聘了13名人口和計生工作人員,還把表現突出的9名人口和計生幹部提拔到了領導崗位上來。同時,該鎮把計生陣地建設作為僅次於基層組織陣地建設的二號工程,籌資15萬元在全縣率先完成計生技術服務中心標識化建設。十里舖、鄧莊等10個村建成了高標準村室,閆莊等14個村建成了規範村室。省人口和計生委領導察看後說:"十里舖人口文化大院在全省都數得着。"

服務群眾,打造惠民計生。該鎮着力打造了惠民計生的服務品牌。他們為15694人次進行了常見病免費普查,制定了農村計生戶18項獎勵、優先、減免、幫扶、救助政策,已為641個獨生子女戶每月發放了10元的獎勵費,為獨生子女戶和計生雙女戶60歲以上老人發放獎扶金27000元,為50歲以上獨生子女戶和計生雙女戶減免新型合作醫療參保金4000餘元,為30名獨生子女戶子女中招照顧10分,為109個計生戶在校子女補助9985元。該鎮依託"花卉之鄉"資源優勢,通過"基地+公司+計生戶"模式,帶動25個計生女孩戶發展特色種植356畝。同時,設立了關愛女孩基金,深受群眾稱讚。[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