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通箋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史通箋注》(中華國學文庫),[唐]劉知幾 著 張振珮 箋注。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1],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2]的重要工具。

內容簡介

《史通》,唐朝劉知幾著,全書結構嚴謹完整,屬詞縝密系統,主要從理論和方法兩方面,全面總結先秦至唐初的史書編纂體例,評議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等史家,內涵傳統史家大量值得今人參考的睿智卓識。該書包括內篇三十六篇,外篇十三篇,內篇討論史書體例、史料採集、作史原則,外篇總結史官制度、史籍源流,雜評史家得失。

《史通》對唐初以前史書體例,以及史書的撰作環境,首次作全面廣泛的討論和總結,以其時代之早,論說之系統,內容之豐富,觀點之新穎,堪稱世界首部,是普通人了解華夏史學的重要基本典籍。

《史通》在宋代刊布流傳不多,黃庭堅評價,「論文則《文心雕龍》,評史則《史通》,二書不可不觀,實有益於後學焉」。自明清以來,《史通》始廣為世人所重,陸深、張之象、張鼎思、郭延年、黃叔琳、浦起龍、紀昀、何焯、盧文炤、孫毓修、顧廣圻、楊明照、程千帆等,或校訂,或節抄,或訓故,或評釋,前後始終不絕,雖為今人理解《史通》提供了依憑,然治絲愈棼,仍有重新梳理完善的必要。

《文心雕龍校注》(中華國學文庫)

加以《史通》思想精深,文辭富贍,四六行文為主,間以散體,往往在精煉的語句中,蘊含豐富的內容,今人閱讀,需要適用的整理本,有鑑於學術界的迫切需要,遂有《史通箋注》一書的面世。

《史通箋注》曾由貴州人民出版社於1985年出版,頗獲學界稱賞,傳振倫先生評論「嘉惠士林,不愧名著,可與前賢比美,真不愧劉知幾史學之功臣」;張舜徽先生評論「取材廣博,考證精詳,嘉惠來學,至無窮盡」;程千帆先生評論「大作美富,搜采既富,斷制亦嚴,諷誦折服」。書評見於報刊者,數量亦不少,遂引起教育部重視,推薦為歷史本科專業以上必讀之書,被納入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02年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

《史通箋注》(中華國學文庫)

其一,文字準確。以明萬曆五年張之象本為底本,張本翻刻嘉靖十四年陸深本,並據秦柱家藏宋本重新校刻。本次出版重新覆核了底本及全稿引文等。

其二,箋注詳明。各篇之首均有解題,說明本篇主旨、闡發劉知幾撰作意圖,並加以評析。各篇之中,文字分段箋注,校勘文本原貌,指出所引文字出處及涵義、註明有關人物事跡及史實,考辨知幾原本真意,評議前人,商討論述得失。根據今日讀者之需要,增補註釋279條51000餘字,更便文意理解。

其三,兼收博採,超越前人。對明清以至今人十數家的校勘訓釋成果,無不兼收博採,一一詳盡考辨,較各家之作更勝一籌。

其四,體例明晰,敘次井然。按今日語言文字規範,修訂全稿標點文字,調整編次,充實了原附錄三《史通現存版本之序、跋、著錄與品評》,新撰《重刊〈史通箋注〉跋》,以說明本次校訂所做工作。

作者簡介

《史通》著者劉知幾,字子玄,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諱,以字行,徐州彭城人(今江蘇徐州)。生於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卒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終年六十一歲,新舊《唐書》均有傳。

劉知幾少好史學,二十歲應進士第,曾於玄宗為太子時任職東宮,武后年間開始進入史館,曾「三為史臣,再入東觀」(《自敘》)。但時當李氏與武韋交斗激烈之際,史館也文化專制日盛,知幾修史主張與主事者不合,傷當時「載筆之士,其道不純,思欲辨其指歸,殫其體統」(《自敘》),故退而為《史通》,將畢生修史主張,以及對於撰史生活的反思,凝結於《史通》中。對前賢往哲,多有不留情面的評論,對《史記》《漢書》這樣歷代稱賞的名作,也每每提出自己的意見,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難免遭人譏議。然而傑作不會被埋沒,知幾卒「後數年,玄宗敕河南府就家寫《史通》以進,讀而善之」(《舊唐書》本傳),抄本開始在朝野流傳。

知幾「淚盡而繼之以血」撰著的傑作,乃是一部完整而有體系的史學理論著述,對前代史著「區分類聚,編而次之」(《序錄》),用歸納法總結出一些史學理論原則,對隋唐以前史學發展,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特別是在史籍編纂方法上,提出不少積極建議,尤其讚賞史家獨斷之學,批評強制史學向權力低頭的史館制度。

《史通箋注》撰著者張振珮先生(1911—1988),安徽滁州人,筆名曉容,晚年自號守拙齋主人,貴州大學教授,兼西南民族研究會顧問。先生自明心跡及撰述意圖,「試圖從史學角度,探索其史學思想之本源,闡述其治史態度與方法,為深入研究其史學理論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前言》)。

參考文獻

  1. 人類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傳統文化雜談,2019-11-15
  2. 人類文化的三種範疇,道客巴巴,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