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志鴻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志鴻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葉志鴻,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作為引進人才入選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在中山大學獲學士(1982)和碩士學位(1990),在英國Sheffield大學獲博士學位(1995)。分別在香港浸會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包括:超富集植物的耐性和機理及它們在重金屬污染修復中的應用、利用濕地(植物)進行污染廢水處理等。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山大學教授、博士導師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美國加州大學

學位/學歷----博士

專業方向----污染生態學

職   稱 ---- 教授

目錄

1個人簡介 2人物經歷 3研究方向 4學術成果

個人簡介

2004.1-現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教授、博導 ,2000-2003香港浸會大學,生態學,博士後/訪問研究員 1998-2000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生態學,博士後 1995-1998香港浸會大學,生態學,博士後 1992-1995英國Sheffield大學,生態學,博士 1991-1992英國Nottingham大學,教師培訓獲教育文憑: 1987-1990 廣州中山大學,生態學,碩士 1978.3-1982.1 廣州中山大學,植物學,本科

人物經歷

分別於1982年1月和1990年7月在中山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95年在英國Sheffield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5-2003年期間分別在香港浸會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從事訪問學者/博士後研究。2004年起,作為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應聘到生命科學學院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染生態學。主要從事(1)生物(尤其是植物)與重金屬的相互作用和反應以及所涉及機理的研究;現階段的主要研究重點是水稻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及相關機理研究;( 2)對重金屬污染水體和土壤進行生物修復的研究。

學術成果

近幾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863)計劃項目分項目1項,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際(香港)合作項目6項。並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863)計劃項目2項,國家—廣東省聯合資助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各1項。已發表SCI收錄論文81篇[其中在影響因子> 5的SCI雜誌(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otany)發表論文10篇,影響因子>3的論文47篇]。論文共引用1700多次(Web of Science),H-index 26。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2013-7-22)

主要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070450), 基因型和水分條件對水稻汞的吸收、積累和耐性的影響及機制。 (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770417), 不同水稻品種根的滲氧對其As、Cd的吸收、積累和耐性的影響及機理。 (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70345), 濕地植物通氣組織和滲氧(ROL)在其重金屬(Pb, Zn)耐性中的作用機制。(主持)

4.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項目(2013AA062609),珠江西北江流域重點防控區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技術與示範。(專題負責人)

5.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項目(2012AA061510),大型有色金屬基地及周邊地區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及示範。(課題骨幹)

6.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項目(2007AA091703), 灘涂紅樹林種植-養殖系統耦合試驗示範研究。(課題骨幹)

近期代表作(*通信作者)

1. Liu Y, Wang HB, Wong MH, Ye ZH*. 2009. The role of arsenate reductase (AR)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As accumulation in four Pteris specie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35: 491-495.

2. Mei XQ, Ye ZH*, Wong MH. 2009. The relationship of root porosity and radial oxygen loss on arsenic tolerance and uptake in rice grains and straw.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7: 2550-2557.

3. Cheng H, Liu Y, NFY Tam, Wang X, Li SY, Chen GZ, Ye ZH*. 2010. The role of radial oxygen loss and root anatomy on metal (Pb and Zn) uptake and tolerance in mangrove seedling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8: 1189-1196.

4. Li H, Ye ZH*, Wei ZJ, Wong MH. 2011. Root porosity and radial oxygen loss related to arsenic tolerance and uptake in wetland pla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9: 30-37.

5. Wang MY, Chen AK, Wong MH, Qiu RL, Chen H, Ye ZH*. 2011.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and tolerance of rice (Oryza sativa L.)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radial oxygen lo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9: 1730-1736.

6. Wu C, Ye ZH*, Shu WS, Zhu YG, Wong MH. 2011. Arsenic accumulation and speciation in rice are affected by root aeration and variation of genotyp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2: 2889-2898.

7. Peng XY, Liu FJ, Wang WX, Ye ZH*. 2012. Reducing to mercury and methylmercury accumulation in rice grains through water management and deliberate selection of rice cultiva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62: 202-208.

8. Cheng H, Chen DT, Tam NFY, Chen GZ, Li SY, Ye ZH*. 2012. Interactions among Fe2+, S2- and Zn2+ tolerance, root anatomy and radial oxygen loss in mangrove pla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63: 2619-2630.

9. Mei XQ, Wong MH, Yang Y, Dong HY, Qiu RL, Ye ZH*. 2012. The effects of radial oxygen loss on arsenic tolerance and uptake in rice and on its rhizosphe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65: 109-117.

10. Li B, Shi JB, Wang X, Meng M, Huang L, Qi XL,He B, Ye ZH*. 2013. Variations and constancy of mercury and methylmercury accumulation in rice grown at contaminated paddy field sites in three Provinces of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81: 91-97.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