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葉痕是葉脫落後莖上留下着生葉柄的痕跡。[1]
意義
葉痕和維管束痕的形狀、數目及排列形式,因植物的種類而異,可作為鑑別處於落葉狀態的木本植物的依據之一。
如冷杉小枝上的圓形葉痕是其與雲杉的主要區別之一。
形成過程
葉脫落後,莖上留下着生葉柄的痕跡。在葉痕內,折斷的維管束也留下痕跡,稱維管束痕。
形成結果
葉痕 leaf scar 多年生植物葉片形成後,經過一定期間,在基部分化出高層從莖上脫落。在脫落後,在莖表面上所留的痕跡稱為葉痕。是表明葉在莖上接觸面的形狀(葉柄)和位置(葉序)的最好證據,有線形(多為鱗葉)、橢圓形乃至角變圓的三角形(普通的樹木)、圓形、半圓形、彎月形,或環形(條懸木)等,因種的不同而形成各種形狀。在許多情況下,維管束的排列狀況,清楚地殘存在葉痕面上。在莖次生增粗生長時,隨着樹皮剝落葉痕而消失。作為類似的現象,有的植物的枝條脫落後,也在莖表面上留有痕跡。
參考文獻
- ↑ 葉痕和芽鱗痕的區別?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