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祖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祖珪(1852-1905年),字桐侯,清末著名海軍將領。福建船政學堂第一屆畢業,第一批留學英國。歸國後,歷任「鎮邊」、「靖遠」"管帶",參加1894年之中日甲午海戰,所領之「靖遠」艦在甲午海戰中一度作為旗艦指揮艦隊。北洋水師覆滅後被革職。1899年撤銷革職處分,加提督銜,授北洋水軍統領、浙江溫州鎮總兵、廣東水師提督。1904年奉旨總理南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首次統一清朝南北海軍。 [1] 中文名 葉祖珪 別 名 桐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閩侯 出生日期 1852年 逝世日期 1905年5月 職 業 靖遠艦艦長、北洋海軍高級將領 畢業院校 福州馬尾船政學堂 主要成就 黃海海戰中指揮靖遠艦力戰日寇 威海衛保衛戰中抗擊來犯日寇 1899年開始負責重建北洋海軍 目錄 1 個人生平 2 葉祖珪墓 個人生平編輯 葉祖珪(1852(壬子年)-1905),字桐侯,福建閩侯人,出生 「靖遠」艦餐具 「靖遠」艦餐具 於一個塾師家庭,共有兄妹九人,葉祖珪排行第三,由於看到家庭負擔很重,便放棄了科考之途。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駕駛班。1871年7月畢業,船政第一期畢業,畢業時在寫給洋教習卡羅的告別信上說道「願盡所能為國效勞」,1876冬年作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學生,與劉步蟾、薩鎮冰等被選派出國,1877年春進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校學習,先後在英國海軍「索來克伯林」號裝甲戰列艦(與英國王太子同艦實習)、「芬昔勃爾」號巡洋艦實習。 1881年8月在英國訂造的「鎮中」、「鎮邊」兩艘炮艦駛抵大沽口,李鴻章派水師營務處道員許鈐身會同督操炮船游擊劉步蟾驗收,葉祖珪以都司銜儘先守備,管帶「鎮邊」。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鎮邊」奉命防守北塘。1887年,葉祖珪奉派接待在英、德訂造的「致遠」、「靖遠」、「經遠」、「定遠」四艦。1888年4月,四艦安抵大沽口外下碇。此次以中國海軍將領自己接帶軍艦回國,節省費用數十萬兩。以功,葉祖珪被授捷勇巴圖魯勇號。1889年6月,李鴻章奏准揀員補署海軍要缺,中軍右營副將請以花翎副將銜補用參將葉祖珪升署,管帶「靖遠」艦。1891年7月,以辦海軍出力,賞換納欽巴圖魯勇號。 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海戰爆發,中午12時50分戰鬥打響,葉祖珪管帶的「靖遠」艦,緊依旗艦「定遠」奮勇作戰,午後3時余,「靖遠」遭到日本游擊隊「吉野」等4艦的圍攻,中彈十餘處,「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葉祖珪一面指揮戰鬥,一面命令水手堵漏。戰至下午5時,「靖遠」艦終於將漏洞堵住。此時在部下劉冠雄的建議下,葉祖珪下令升起司令旗,代替桅樓被毀無從指揮的「定遠」指揮全隊,於是「諸艦隨之」,北洋水師聲勢復振,日本艦隊因天色已晚,怕威海港內的北洋艦隻趕來增援,於是伊東祐亨便於17時40分左右下令全隊撤出戰場。 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在榮成灣龍鬚島登陸,占領榮成,進而分兵犯威海。30日,日軍進攻威海南幫炮台,並水陸兩路夾擊威海港內的北洋水師,由於「鎮遠」、「定遠」相繼受損,丁汝昌以「靖遠」艦為臨時旗艦,率「鎮南」、「鎮北」、「鎮西」、「鎮邊」四艘炮艦支援南幫炮台的守軍。葉祖珪下令發炮轟擊來犯的日軍,諸炮艦也積極配合,日軍左翼隊司令陸軍少將大寺安純中炮喪命。此後日軍隊北洋水師發起多次進攻。2月8日,日軍對北洋水師又輪番攻擊。「靖遠」艦拼搏於前,中彈甚多,傷亡40餘人。9日,日軍大小艦艇40餘艘,全部駛近威海衛南口海面列隊,以炮艦在前開炮,勢將沖入南口。丁汝昌親登"靖遠"駛近南口與敵拼戰。中午前後,「靖遠」艦被敵炮擊中要害,「弁勇中彈者血肉橫飛入海」,葉祖珪和丁汝昌「僅以身免」,被水兵救上小船。「靖遠」擱淺,為免資敵,於10日自行炸沉。 北洋水師覆滅後,葉祖珪被革職,待罪於天津。1899年,清廷重建北洋水師,葉祖珪被撤銷革職處分,授為北洋水師統領,與薩鎮冰一起擔負重振北洋水師的大任。是年,意大利派軍艦6艘來華恫嚇,強索三門灣為租界,並遞哀的美敦書,以示決絕。「海天」艦管帶劉冠雄向葉祖珪建議:「義(意)人遠涉重洋,主客異勢,勞逸殊形,況我有海天、海容、海籌、海琛等艦,尚堪一戰」。葉祖珪極表贊同,陳於朝廷,將哀的美敦書退回。意大利見中國態度強硬,未敢再動。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東南各省聯保,葉祖珪也對朝廷排外做法不滿。葉祖珪率艦隊駐紮在大沽口,雖然艦隊強於聯軍第一梯隊,但是敵人強援將至,為了留住海軍種子,選擇停戰接受檢查保船。1901年,清廷內有出售海天等5艦之議,經葉祖珪力爭,方且作罷。不久,以提督銜授溫州鎮總兵,又升廣東水師提督。1904年,葉祖珪奏請「廣購戰艦,添招練勇,借威海衛為操演所」。清廷因命其總理南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終於完成了中國南北方海軍的統一,時值日俄戰爭期間,俄國軍艦無視我國主權,闖入上海內港,葉祖珪毅然下令予以扣留並解除武裝。1905年夏,葉祖珪在巡視沿海炮台及水雷營時,勞累過度又染傷寒,於上海軍中病逝,時年53歲。「將吏皆哭失聲,有越千里來送葬者」。 葉祖珪生前一直對其管駕多年、立有戰功的「靖遠」艦深為懷念,無論身居何職、身處何處,始終攜帶着「靖遠」艦專用的,鑄有英文「大清帝國海軍——靖遠」的茶匙,並多次對家人及左右說「看到這茶匙,好像靖遠還在我身邊」。 葉祖珪墓編輯 葉祖珪墓位於福州市西郊洪山鎮梅亭村。墓坐北向南偏西25度,如意形,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16.5米,深30.8米。封土前豎立墓碑,高1.27米、寬0.62米、厚0.11米。陰刻:「清廣東水師提督桐侯葉公喬梓。」楷書,字徑0.09米。墓碑兩側立6幅石圍屏,屏上雕有蘭、竹、蓮、梅等花卉圖案。圍屏兩側墓柱鐫刻:「癸庚至不待□□□宜征此穴,丁壯居祭立志馨合使享千秋。」墓鏡楷書:「癸山占有兆,丁水壯奇觀。」兩側護坡飾有形圖案及兩個直徑均為0.39米的圓形「壽」字,並刻一楷書對聯:「丑紐早生人拔萃,未來豫卜地鍾靈。」墓前豎一塊高3.28米、寬0.62米、厚0.11米的「欽賜祭文」碑,碑額琢有雙龍戲珠浮雕,篆書:「欽賜祭文」。碑文楷書,字徑0.07米。第一層墓埕尚存石羊和一隻石虎,以及一對石望柱。柱上分別鐫刻:「吉穴卜牛眠氣壯山河貞石鐫功垂赫煜」;「殊恩頒鳳詔光生泉壤天廚賜饌備哀榮」。右側護坡還鑲有一塊邊長0.50米的正方形青石碑,碑文是:「光緒三十二年五月初七日奉上諭遣官致祭。」墓埕與封頂於70年代被當地生產隊用三合土夯平作曬穀場。1985年,福州市文管會撥款修葺。該墓於1986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朝主要名人 ▪ 周希陶 ▪ 章學誠 ▪ 趙爾巽 ▪ 曾國藩 ▪ 朱以海 ▪ 朱耷 ▪ 朱紅燈 ▪ 朱聿鍵 ▪ 珍妃 ▪ 詹天佑 ▪ 左宗棠 ▪ 張樂行 ▪ 張勳 ▪ 張煌言 ▪ 張宸樞 ▪ 張廷玉 ▪ 張家玉 ▪ 張獻忠 ▪ 張樹聲 ▪ 張格爾 ▪ 張繼孔 ▪ 張廣泗 ▪ 張宗禹 ▪ 張之洞 ▪ 鍾文烝 ▪ 兆惠 ▪ 鄭觀應 ▪ 鄭板橋 ▪ 岳樂 ▪ 依克唐阿 ▪ 閻敬銘 ▪ 楊古利 ▪ 楊遇春 ▪ 楊銳 ▪ 楊用霖 ▪ 楊深秀 ▪ 楊秀清 ▪ 葉祖珪 ▪ 薛福成 ▪ 奕劻 ▪ 許珏 ▪ 徐用儀 ▪ 徐壽 ▪ 向榮 ▪ 小策凌敦多布 ▪ 蕭朝貴 ▪ 烏拉那拉氏 ▪ 汪士鐸 ▪ 汪士慎 ▪ 渥巴錫 ▪ 伍廷芳 ▪ 伍秉鑒 ▪ 翁同龢 ▪ 瓜爾佳·文祥 ▪ 王士禎 參考資料 1. 葉祖珪 .三坊七巷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13-11-02] 詞條標籤: 政治人物 , 將領 , 人物

葉祖珪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129598次 編輯次數:3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18-08-13)

猜你關注 尹氏固發港府太子家具港府太子沙發書香免費小說書香免費閱讀下載百度雲盤阿瑪尼手錶中國黃金不鏽鋼管杭州房價 新手上路 成長任務編輯入門編輯規則本人編輯new 我有疑問 我要質疑在線客服參加討論意見反饋 投訴建議 舉報不良信息未通過詞條申訴投訴侵權信息封禁查詢與解封 ©2018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隱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證030173號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