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唱團(何恆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合唱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合唱團》中國當代作家何恆奕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合唱團

「紅柳」合唱團成立於20世紀1990年,「紅柳」合唱團是新疆烏魯木齊,教育戰線上老一輩的教師組成,還有省教育廳和教育局的領導,其中有裘老師的姐姐裘緝明是一位資深的指導老師,由她牽頭而組成。建團初期只有六名團員。為什麼要取名「紅柳」合唱團呢?裘老師解釋說:「紅柳樹生長在新疆大沙漠、戈壁灘上,在極其貧瘠土地里,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它都能深深地向下紮根在沙漠荒原的土壤里,面對酷暑嚴寒、旱澇災害、狂風暴雨、漫天沙塵襲來,它都能不屈不撓,與惡劣的環境抗爭,頑強地生存下來並開花結果,這是紅柳的精神。所以,為了弘揚紅柳這種頑強不屈不撓精神,就取名『紅柳』合唱團。」

「紅柳」合唱團就是由這些桃李滿天下的老教師組成,還有教育廳教育局的領導,合唱團的負責人就是馬萍(市教育局局長)。

新疆電視台教育頻道《夕陽生輝》第38期,實地採訪了「紅柳」合唱團部分隊員,並進行了實況轉播。

負責人馬萍說:「我們『紅柳』合唱團成員大都是離退休教師、教育工作者組成,年齡都在60歲以上。我們喜歡唱紅歌,在教育戰線工作幾十年,熱愛祖國、熱愛黨、為黨的教育事業,培養接班人做出了很大貢獻!退休後,我們就以歌會友一同唱《祖國,慈祥的母親》、《黨啊,親愛的媽》等,我們自己掏錢買各類伴奏樂器及演出服裝等,光去年我們外出為大學生、小學生、工礦企事業單位等演出26場次。豐富了晚年生活,贏得了有關領導和群眾的好評和讚譽。」

李飛雲退休教師說:「我參加『紅柳』合唱團感到心裡非常高興、快樂!《我的青春像小鳥一樣不回來》,我們『紅柳』合唱團組織領導者是裘緝明老師,她是一個非常熱愛音樂、熱心和善的人。裘老師給我們排練完畢,大家就高高興興地去裘老師家吃飯,到了裘老師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用餐完畢,我們唱《黃水謠》,由裘老師手風琴伴奏。」

士雅賢說:「參加『紅柳』合唱團,覺得自己越活越年輕,通過唱歌使自己身體也越來越健康。非常感謝『紅柳』合唱團為我們大家提供了一個老有所學、老有所愛、老有所樂唱歌跳舞的平台!」

安水清說:「平日我們在家管孫子(外孫子)做家務很忙,沒時間。現在我們利用空餘的時間來跟裘老師唱唱歌,跳跳舞,使我們身心更加健康、心靈更加活潑。裘老師的老伴是我們的『後勤部長』。」(原維吾爾自治區建設銀行的退休教師)

李惠珍說:「我是名小學教師,執教四十年。四十年來,一直與天真活潑的孩子在一起生活,感到自己也像老頑童永遠年輕。現在退休了,參加了『紅柳』合唱團,感到很幸福快樂,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劉文義(男)說:「我參加『紅柳』合唱團是一枝獨秀,因為,合唱團只有我一個男的,就像《紅色娘子軍》連的黨代表洪常青,所以,隊員們都叫我黨代表。當然,現在隨着『紅柳』合唱團的不斷發展、提高,男團員已有十多個人了。」

黃靜說:「自從參加了『紅柳』合唱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日子過得越來越充實,人活着越加感到有意義,越活越覺得年輕,我們要像紅柳樹一樣,發揚紅柳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紮根在大沙漠貧瘠的土壤里,生根、開花、結果,在創建精神文明中,作出我們積極的貢獻!」

[1]

作者簡介

何恆奕,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