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縣臨汾市轄縣。位於山西省[1]西南部,東接堯都區、蒲縣,南鄰鄉寧縣,西隔黃河與陝西省宜川縣相望,北連大寧縣。總面積1780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2013年末)。全縣轄3個鎮、5個鄉:吉昌鎮、屯裡鎮、壺口鎮、車城鄉、文城鄉、東城鄉、柏山寺鄉、中垛鄉。縣政府駐吉昌鎮新華街15號。

地處呂梁山南端,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部平坦。主要山峰有高天山、人祖山、高祖山等,高天山海拔1820米。黃河自北而南流經縣西,清水河由東向西注入黃河,北部諸河均屬昕水河支流。名勝古蹟有黃河壺口瀑布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孔山廟、坤柔聖母廟、掛甲山摩崖造像、柿子灘舊石器遺址等。

歷史沿革

因縣境吉山「古不被兵」得名。據嘉慶《一統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秦於今縣城北15千米麥城村置北屈縣,屬河東郡。三國魏改屬平陽郡。北魏神麚元年(428)廢北屈縣,改置禽昌郡。太武帝時於今縣城東北30千米縣底村置京軍縣,屬汾州。太平真君二年(441)禽昌郡治徙今洪洞縣境。正平二年(452)於京軍縣置五城郡,縣屬之。延興四年(474)於今縣城置定陽縣、郡,隸東雍州,後屬汾洲。

太和二十一年(497)改京軍縣為五城縣,屬五城郡。孝昌年間五城郡及定陽郡、縣治均徙今堯都區境。永安初年於今縣境置南汾州。東魏定陽縣復歸治今縣城。北齊改南汾州為西汾州,北周改汾州。保定元年(561)析五城縣地置大寧縣,屬汾州。隋開皇元年(581)改定陽郡為吉陽郡。三年廢吉陽、五城2郡,置文城郡,2縣屬之。十六年改五城縣為文城縣,屬文城郡,徙治今縣城西北30千米文城鎮;改汾州為耿州,文城郡屬之。十八年(598)改定陽縣為吉昌縣,改耿州為汾州。二十年大寧縣治徙今大寧縣境。

大業三年(607)改汾州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復改為汾州。五年改南汾州,貞觀八年(634)改慈州,天寶元年(742)改文城郡,乾元元年(758)復為慈州。天佑二年(905)改文城縣為屈邑縣。五代唐改屈邑縣為文城縣,改吉昌縣為吉鄉縣(避李國昌諱),俱屬慈州。宋熙寧五年(1072)廢慈州,文城縣廢入吉鄉縣,屬隰州大寧郡。元佑元年(1086)復置慈州。金天德三年(1151)改耿州,明昌元年(1190)改吉州,吉鄉縣俱屬之。

蒙古至元二年(1265)吉鄉縣廢入吉州,隸晉寧路。明隸平陽府。清雍正二年(1742)升直隸州。乾隆三十七年(1772)仍為散州,屬平陽府。民國初年改吉縣,屬河東道,道廢后直屬省。1949年吉縣屬臨汾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58年廢入鄉寧縣。1961年復置。1967年屬晉南地區。1970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屬地級臨汾市

1996年,吉縣面積1777平方千米,人口約10萬人。轄2個鎮、9個鄉:城關鎮、屯裡鎮、東城鄉、窯渠鄉、中垛鄉、曹井鄉、明珠鄉、柏山寺鄉、王家原鄉、蘭家河鄉、文城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吉縣常住總人口97096人,其中,城關鎮36452人,屯裡鎮5031人,壺口鎮2380人,蘭家河鄉3896人,曹井鄉3227人,窯曲鄉3769人,明珠鄉2868人,文城鄉5233人,王家原鄉4066人,東城鄉5919人,柏山寺鄉10954人,中垛鄉13301人。

2001年區劃調整後,全縣轄轄3個鎮、5個鄉:吉昌鎮、屯裡鎮、壺口鎮、車城鄉、文城鄉、東城鄉、柏山寺鄉、中垛鄉。縣政府駐吉昌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吉縣常住總人口106407人,其中,吉昌鎮43389人,屯裡鎮12535人,壺口鎮3876人,車城鄉7964人,文城鄉8711人,東城鄉6212人,柏山寺鄉11497人,中垛鄉12223人。

2015年末,吉縣轄3個鎮、5個鄉(合計8個),6個居委會、79個村委會(合計85個)。

視頻

吉縣 相關視頻

吉縣:壯美!黃河壺口瀑布再現「彩虹戲水」
山西吉縣 壺口動靜正相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