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林省草原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吉林省草原學會掛靠東北師範大學。王德利教授、穆春生教授、沈景林教授、徐安凱研究員、周道瑋研究員、王天義站長、孫澤威教授[1]、高英志教授分別擔任吉林省草原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相關資訊

中國草學會集中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

10月23日,為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新時代草業科學事業發展,中國草學會組織會議集中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瞻遠矚、立意深遠、思想深邃、內容豐富,全面地總結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全體參會人員集體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所作報告的視頻後,一致認為報告中第五、十部分與草業領域密切相關,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草原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彰顯了草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今後草原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同時,大家注意到,此次報告對科教興國非常重視,討論其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國家部署未來發展時,要依靠新科技和人才發展;二是當前的國際形勢,特別是國外高科技領域對我國的制約,仍需通過科技的自立自強來實現社會主義科技強國的目標。參會人員認為,中國草學會作為草業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團體組織,未來要不斷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加強草業人才的培養,鼓勵草業科技創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中國草學會密切關注推動綠色發展,下一步將組織廣大會員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建設一支敢於爭先、勇於奮進的草業科技工作者隊伍,以「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為目標,肩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任,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黨和人民交出優異的答卷。

附:

學習二十大精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推動退化生態系統的近自然修復

賀金生

二十大報告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新時代的十年,全國人民砥礪奮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保護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對生態脆弱區域進行了有效保護,對退化生態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美麗中國建設的成效正在顯現。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這要求我們在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更多的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具體到退化生態系統的修復,就是採用近自然的恢復途徑。近自然恢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德國的「近自然林業」理念,強調森林管理應該回歸自然,提倡利用不同種類、不同齡級的適生樹種營造接近於天然林的混交林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傳統的皆伐後種植同齡純林的模式。這一理念於20世紀中後期在歐美國家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長期以來的人工林經營,主要是營造有利於管理的純林,杉木、松樹、桉樹並稱為我國南方三大用材樹種,而北方三北防護林主要是楊樹、槐樹、榆樹等,這些人工林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發揮了重要的碳匯功能。從2000年開始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標誌着我國森林的經營目標從木材生產到生產和生態功能並重的轉變。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樣性高的天然林和混交林比純林有更高的生產力和穩定性。例如,2002年北京大學生態研究中心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兩篇文章,揭示了不同森林恢複方式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以及混交林的增產效應,表明近自然恢復的森林在生產力、穩定性、生態功能方面比純林有更大的優勢。

相比較而言,退化草地的生態恢復,歷史很短。從2000年開始,政府開始主導在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水蝕區和風蝕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該工程是改善西部地區惡劣生態環境的一項重大措施。但退耕以後如何恢復草地,一直缺乏系統的科技指導。目前,草地恢復多以市場上可以購買的商業草種進行補播或建植人工草地。這種「復綠」的草地儘管生產力提高了,但並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恢復,表現為群落結構簡單、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樣性低下,固碳等生態功能弱,穩定性差,7-8年後發生衰退,即所謂的「二次退化」。並且「復綠」過程的耕作,容易造成嚴重水土流失。

通過系統梳理國內外的研究進展和實踐做法,我們認為應該把「近自然恢復」作為草地恢復的指導思想,從以前的以提高植被蓋度為目標,轉移到基於生態學理論,通過科學有效的人工輔助及管理措施,依靠自然生態過程,把退化草地恢復到物種組成、多樣性和群落結構與地帶性群落接近的生態系統為目標,從而實現恢復後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攻關一系列核心技術,包括鄉土草種篩選、種子擴繁、物種組配、生態修復、生態監測技術鏈條,輔助於土壤養分及微生物調控相結合。

學習二十大報告,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這些都是生態系統近自然恢復的基本理念。從80年代初開始的大規模植樹造林、營造三北防護林開始到現在,已經40年了。40年的經驗教訓是,從森林的生態、生產功能考慮,我們應該營造混交林。從退耕還林還草到現在,也剛好是20年,我們應該立即行動,推動退化草地、退耕草地的近自然恢復,而不能一味追求覆蓋度和生產力,堅持生態、生產功能並重,生態優先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教授也有等級之分?,搜狐,2021-07-26
  2. 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 ,搜狐,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