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吉田火祭照片來自

吉田火祭是指以火海照亮富士山的壯觀火祭活動。每年8月26日和27日舉行的「鎮火大祭」又被稱為「吉田火祭」,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

該節祭是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與諏訪神社兩家神社的秋季祭祀活動,活動基於和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的祭神——木花笑耶姬有關的一個神話傳說:相傳木花笑耶姬懷孕時,曾被丈夫瓊瓊杵命懷疑其不忠,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木花笑耶姬點燃了產房,在熊熊烈火中產下3個嬰兒。另外還有一種說法:鎮火大祭是為鎮住靈山——富士山的怒火,防止其爆發而舉行的祈願活動。[1]

26日晚上的火祭中,70餘根高3米、紮成竹筍形狀的大火把,和富士山吉田口登山道街道沿線堆積的大量火把一起點燃。與此相呼應,富士山登山道的各棚屋中也火光通明。家家戶戶都將火把堆成井字形,一齊點火,整個街道化為火海,祭祀活動進入高潮,並且一直持續至深夜。

27日的活動又被稱為「SUSUKI祭(芒草祭)」。26日從淺間神社運到諏訪神社的兩台載有神靈的神轎於27日下午在街上遊行,並於傍晚返回淺間神社。其中一台神轎模仿了富士山形狀而造,體現了富士山信徒們的情懷。


目錄

交通資訊

  • 東京JR新宿站利用特急電車到大月站需要1小時10分鐘。
  • 在大月站乘坐富士急行河口湖方面電車40分鐘到富士山站。
  • 從富士山站步行1.5公里到達富士淺間神社。
  • 順道可安排造訪「河口湖」,領略絕美屏息的湖光山色。

吉田夏季火祭:日本最壯觀的祭典之一

坐落在富士山北側山腳下的山梨縣富士吉田市,每年8月26~27日會舉辦祈求鎮壓富士山噴火及燃盡一整年厄運的「吉田火祭」,同時也宣告這一年攀登富士山的登山季即將告一段落。 每年由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與諏訪神社所舉辦的鎮火大祭,主要是為了平息靈山富士山神靈的怒火。8月26日下午3點將於淺間神社舉行本殿祭後,轎手們抬著「明神神輿」和狀似富士山的「御山神輿」兩座神轎前往暫留一夜的御旅所,等待第二天下午的遶境遊行掃街活動。[2]

雖然日本的夏天已經夠熱了,但 8 月底有兩天,富士吉田的家家戶戶和商店都會點起火炬,彷彿有一片火海在這平靜的地區肆虐。

封山

從 8 月 26 日起,連續兩天在富士吉田淺間神社 舉行的火祭,象徵富士山 的登山季結束。這座神社(舊稱「北口本宮士淺間神社」)在傳統上是登山者征服富士山的起點。 現在,雖然多數人會搭巴士到第五個站,放棄參觀此神社,但當登山季畫下句號時,在通往聖山的靈性之門,用這種細緻的方法舉行祭典是非常合理的。[3]

神輿出行

在祭典中,兩座神輿會從富士吉田淺間神社 出巡,環繞整座城鎮。 神輿各自踏上不同路線,人群跟著交織穿過各個社區,直到神輿到達用作供奉的御旅所為止。出巡結束時,全鎮都會燃起 3 米高的巨型火炬以示慶祝。

享受日本傳統

數個世紀以來,這項祭典和它的奇異之處從未改變,每年紀念富士山 的祭典,也是堅定不移的重點。 如果你想體驗始終如一的古老日本文化,吉田火祭是你一探日本豐富歷史的機會。



8月26日「鎮火祭」

「吉田火祭」的重頭戲是「鎮火祭」!
  • 26日晚,在上吉田地區的國道139號線(本町通)的長達約2公里的道路上,放置有80根高達3公尺的大松明火炬。一起點燃的火炬使周圍化為一片火海,祭典的氣氛也由此達到高潮。
  • 點火從18:40開始。光華四射的火海和蜂擁的人潮、還有許多屋台攤位。熱鬧喧囂的節日氣氛一直延續到22:00滅火為止。

位在富士山吉田口登山道的各棚屋也會將街道沿線堆積的大量火炬一起點燃,富士山登山道也是火光通明。[4]


27日「SUSUKI祭(芒草祭)」

「SUSUKI祭(芒草祭)」於27日15:30左右,在距離富士山站步行3分鐘的「金鳥居」路口舉行。

祭典儀式之後,載著神明的兩台神轎在富士吉田市內各地遊行,並於19:30返回諏訪神社。

  • 遊行中有兩台神轎,走在先頭的必定是明神神轎。
  • 御山神轎的造型模仿富士山噴火時狂野激情的樣子。
  • 御山神轎在遊行中,會在休息停轎時舉行將神轎在地面上連續撞擊三次的儀式。據說這是為了鎮住狂暴的富士山,以祈求富士山爆發得以平息。
  • 重量達1噸的神轎衝擊地面的豪邁場面,迫力滿點!

此祭典和靜岡縣島田的帶祭、愛知縣國府宮的裸祭並稱日本三「奇祭」,還入選爲「日本十大火祭」之一,是國家指定重要無形民宿文化財産。 是傳承了400年以上,非常古老的一個祭祀。另外也和namahage柴燈祭、禦柱祭並稱爲日本三大奇祭。[5] 如此盛大的吉田火祭,更少不了小吃攤大排檔的存在。從金鳥居開始延伸的道路爲主,排滿了攤檔,可以盡情吃喝玩樂。


外部連結

視頻

2015 富士吉田火祭 Yoshida Fire Festival


JG☆☆☆☆☆4K HDR 山梨 吉田の火祭(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密着記録版 Yamanashi,Yoshida Himatsuri (Intangible Folk Culture)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