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吉祥寺 - 甘肅省永靖縣吉祥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吉祥寺 - 甘肅省永靖縣吉祥寺

中文名稱;吉祥寺

地址;甘肅西河鄉

教派;佛教

距縣城;40公里

原名;司家寺

吉祥寺坐落在西河鄉瓦房村東南隅,距縣城40公里。它背靠冠翅山,面臨湟水河,是明、清時期西北地區頗具盛名的藏傳佛教勝地。

主要活動

現寺院有喇嘛四人,居士近萬人,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舉辦善會,近有湟水河兩岸的善男信女和遊客,遠有在武威銀川內蒙西安等地的居士,前來焚香朝拜。這幾天的吉祥寺,春風輕拂,樹木成蔭,香煙裊裊,遊人不絕,寺內外熱鬧非凡。[1]

基本信息

吉祥寺原名司家寺,始建於明成化年間。它的改名還有一段傳說,明嘉靖時,寺僧賴瞻太爺奉昭進京,在皇宮為嘉靖皇帝誦經弘法,深得皇帝信任,為其賜衣賜帽,大加讚賞,並親題"吉祥如意"四個大字,作為臨別贈言。為了紀念朝廷的恩賜,賴瞻太爺回寺後,即和地方商量,改司家寺為"吉祥寺"。河對面的張家寺為"如意寺"中,古往今來,這兩個寺被譽為"姊妹寺"。

吉祥寺初建在瓦房台(也叫肚子台),據現存遺蹟考證和民間傳說,原寺院周圍松柏參天,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風光旖旎,吉祥寺就象一顆紅寶石一樣,鑲嵌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它依山而立,就勢分台,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以次排列山門、僧院、護法殿、觀音殿、大經堂、地藏殿等。殿堂之間由長廊連接,四周封閉。兩側分別設置配殿、僧房、碑亭等設施。山門前後建有過庭式的嘛呢房,共置十七個大嘛呢輪。大殿均為描檁畫牽,起拱起彩,採用飛檐,置陰陽瓦。整個寺院組成完整的漢、藏古典建築巧妙結合的建築群。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氣勢恢弘,雄偉壯觀。

當時的吉祥寺有300多喇嘛,不僅規模宏大,風景優美,還藏有不少文物珍品,特別是四件鎮寺之寶值得一提。前三件是賴瞻太爺從京裡帶回的"蔽塵珠"、"蔽水珠"、"蔽火珠"三顆珠寶,據說三顆珠寶非常神奇,蔽塵珠能使佛殿、佛像一塵不染,蔽水珠、蔽火珠可保寺院免遭水火兩災,並且屢試屢驗。第四件鎮寺之寶是本寺高僧花費心血,用金汁書寫的《大藏經》。因寺上有這些鎮寺之寶,吸引數以萬計的信徒來寺"煨桑",禮佛、瞻仰朝拜,香火十分旺盛。清同治年代,由於封建王朝政治腐敗,民族矛盾加劇,寺院遭到破壞,許多珍貴文物被盜、被毀。寺院的鎮寺之寶蔽火珠、蔽水珠、大藏經均被搶走或燒毀,只倖存蔽塵珠也被大火燒壞失靈。

清光緒年代時,當地群眾又重建吉祥寺。二次修復的寺院建於現址,規模、風格都按原貌重建。大經堂內,塑有釋迦牟尼燃燈彌勒三尊古佛;觀音殿內塑有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尊菩薩,大威德金鋼;護法殿內塑有六臂護法、犀牛大海、騾子天王、財寶護法和本寺兩位寺主白馬土主、黑馬土主;其它殿堂內塑像、唐卡、壁畫並存。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中,寺院遭受徹底摧毀,大批文物殘遭破壞,不少法器散失一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政府的有關宗教政策不斷得到落實。原寺院五大聚事(西河鄉灘子村、瓦房村、周家村、司家嶺村和鹽鍋峽鎮福川村)信教群眾共同協商同意後,在寺院主持九麥三旦喇嘛和寺管會的帶領下,眾信徒的努力下,從1983年開始,漸次修起大佛殿和一些僧房。大佛殿建築面積76平方米,整個大殿雕樑畫棟,飛檐翹角,甚為壯麗。殿內佛壇上供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兩尊緬甸玉佛及木雕宗喀巴大師和文殊菩薩。造型生動莊嚴,工藝巧妙精湛,布局設色獨特,具有高度的藝術風格。正面和東西兩側牆上掛有"綠度母"、"騾子天王"、"白馬土主"、"黑馬土主"等唐卡畫卷,製做精美,色澤絢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大殿屋檐下懸有一口大鐘,高1.2米,口徑0.8米,鐘面鑄有銘文,每當敲鐘時聲音洪亮悅耳。院中間置一寶鼎,高近3米,有鼎身和鼎亭兩部分組成。鼎身部分鑄有修寺院時功德主的名字,永作紀念。鼎亭裡面是燃香的地方,香煙從幾個門口緩緩吐出繚繞在院中,使人更感到佛教盛地的莊嚴肅穆。院西側建有十六間磚混結構的平頂房,作為僧房和客房等。寺院的山門和其它殿堂正在籌建之中。從寺院的規劃圖,寺管會一班人和在寺僧人的信心中可以看出,發展中的吉祥寺,必將在不久的將來恢復原貌。

相關視頻

吉祥寺正月初九供佛齋天法會1.mp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