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異曲同工,漢語成語,拼音是yì qǔ tóng gōng。比喻不同時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論一樣精彩,或不同的事情產生相同的效果。原意為不同的曲子有着相同的影響,同樣精彩。出自唐·韓愈《進學解》。

目錄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子云相如,同工異曲。」

成語辨析

成語用法

作定語、賓語;指一樣。結構聯合式。

示例

至誠雖是個小弟弟,又是個「書朋友,他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卻駸駸乎與大哥~。 ◎朱自清《序葉氏兄弟的第二個集子》

解釋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成語故事

唐代傑出的散文家韓愈。曾經擔任過國子監博士。他學識淵博,講起課來旁徵博引,兼通百家,出口成章,妙語連珠,深受大學生們的歡迎。

有一次,他寫了一篇題為《進學解》的文章,來發泄自己才學極高卻遭到貶斥的憤感情緒。

一天早上,韓愈教導大學生們說:「學業由勤奮而精進,由嬉遊而荒廢;為人行事由深思遠慮而獲得成就,由因循、隨便而道致毀敗。

如今聖上和群臣融洽相處,公正無私,有才能的人都得到了任用,誰說才多反而不被舉用?」說到這裡,大學生們哄堂大笑起來,有人站出來問道:「先生在騙人!弟子跟先生學了幾年,深知先生終年苦學不倦,對待學業可稱得上是非常勤奮。

先生埋頭於儒家典籍之中,玩味它的精華,然後寫成文章,住處內充滿了自己的著作。上取法學習於虞舜、夏禹時代的著述,《尚書》《詩經》,下及《莊子》《史記》以及西漢揚雄司馬相如的著作,它們各有特色,都是好文章,就像樂曲雖不同,都同樣美妙動聽。

先生的文章內容豐富,語句灑脫暢達。先生的為人行事,也早巳由深思遠慮而獲得成就,但為什麼自己常常弄得進退兩難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