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群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同質群體 | |
---|---|
同質群體,是根據年齡、智力、能力等指標劃分,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群體。與"異質群體"相對。在教育上,指根據學生的年齡、智力、能力、學業成績或社會背景等分別組成的群體。一般有校際和校內兩個層次。[1]
校際的常因家庭出身、信仰、種族及收費標準的差別,或通過篩選性入學考試而形成。在等級制和階級社會中較為普遍。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民主化,某些限制條件逐漸被廢除,學校的同質性也愈益減弱。校內的常因年齡,也按智力、能力、學業成績、特殊需要、興趣等組成。根據智力、能力、成績對學生進行分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盛行,一直是教育界爭論的焦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同質群體[2]
外文名稱 homogeneous group
弱點 容易形成競爭和衝突
優點 相互作用比較容易
構成基礎
同質是人內在文化結構以及生活和意識形態的共性,是指人們在生活背景、職業、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性格愛好、社會地位、價值觀念、文化層次、種族傳統、行為習慣等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存在着能彼此認同或相互吸引的東西,正是這些彼此認同或相互吸引的東西成為相似人群凝結成一個共同體的基礎。
組成群體
派別是同質性群體組織過程的第一步。一個派別包括在教育、職業和社會階級的歸屬方面大不相同的個人,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是共同的信仰。這方面的例子是宗教和政治派別。身份團體是最易於組織起群體的一個因素。派別中包含着職業、教育程度和社會環境大不相同的個人,他們僅僅是被共同的信仰聯繫在一起,而身份團體則由職業相同的個人組成,因此他們也有相似的教養和相當一致的社會地位。這方面的例子如軍人和僧侶團體。
階級是由來源不同的個人組成的,和派別有所不同,使他們結合在一起的不是共同的信仰,也不像身份團體那樣,是因為相同的職業,而是某種利益、生活習慣以及幾乎相同的教育。這方面的例子是中產階級和農民階級。
青年同質群體也很多,如朋克、丁克、粉絲等。
優缺點
同質群體的優點:
相互作用比較容易。他們有共同的經歷,有共同的話題。
容易形成共情。由於他們的共性,特別是其問題的相似,他們相互之間很容易形成 共情的態度和氣氛,他們能相互分擔憂慮,並得到支持和理解,而這種相互鼓勵的力量大於異質群體。
同質群體的弱點:
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形成競爭和衝突。
由於這種相似性,不容易接受新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