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名 |
名(拼音:míng)是漢語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從口從夕。古人走夜路時,彼此看不見,就自己呼自己的名字。其本義兼有名、動兩用,名詞指人的名字,動詞指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進一步引申出命名、取名義。由人的名字引申指事物的名稱,由名稱義引申出名號、名分、名聲義。由名聲義引申為出名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名
外文名稱; name
拼音; míng
注音字母; ㄇㄧㄥˊ
平水韻部; 下平八庚
造字法; 會意
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部首; 夕、口
總筆畫; 3+3
字級; 一級(0505)
鄭碼; RSJ
五筆; QKF
統一碼; 基本區-540D
四角號碼; 27602
倉頡碼; NIR
GBK編碼; C3FB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的"名"由"口"和一個月牙形組成,月牙形一般釋為"夕"。甲骨文的形體左從"口"右從"夕"(圖1),或左從反"夕"右從"口"(圖2)。西周晚期,在"召伯簋"的鐘鼎文里(圖3),這個字便已發展為"夕"在"口"上的構形了。東漢許慎對"名"字構型的解釋為:到了晚上,黑乎乎看不出人的臉面,相遇之時,便只好以口自報名字,以免發生誤會。
古文字學家馬敘倫認為"口"旁邊的月牙形就是"月","口"即"窗口"月光照進窗囗,便顯得明亮。而"明"字最早的形體,也和"名"的甲骨文一樣。所以"名"字即"明"字。
還有一說,"口"上的部分,不是"夕",而是某一種物體的形象,故從"秦公鍾"等青銅器上近似的銘文引"名"的本義,既不是"冥不相見,以口自名",也不是"月光照窗",而是"命名"之意。林義光《文源》:"口對物稱名之也。"意即認識這個事物,即命其名並叫得出這事物的名稱。所以從"命名"這個本義便引申出"名字"、"名稱",又引申出"名義"、"名聲"、"名望"、"著名"等等意思來。
發展到小篆階段,"夕"的線條開始伸長下彎,以後便由此隸定為漢代隸書和發展為楷書。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武並切(míng)
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注釋〗①自命: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命:命名。這裡指稱呼。
說文解字注 自命也。
注:《祭統》曰: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此許所本也。《周禮·小祝》故書作銘,今書或作名。《士喪禮》古文作銘,今文皆為名。按死者之銘,以緇長半幅,緽末長終幅,廣三寸,書名於末曰:某氏某之柩。此正所謂自名。其作器刻銘,亦謂稱揚其先祖之德,著己名於下,皆只雲名已足,不必加金旁。故許君於金部不錄銘字,從周宮今《書》《禮》今文也,許意凡經傳銘字皆當作名矣。鄭君注經乃釋銘為刻。劉熙乃雲:銘,名也。記名其功也。呂忱乃雲:銘,題勒也。不用許說。
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
注:冥,幽也。
故以口自名。
注:故從夕口會意。武並切。十部。
廣韻
武並切,平清明 ‖名聲耕部(míng)
名,名字。《春秋說題》曰:"名,成也,大也,功也,號也。"《說文》曰:"自命也。從夕口,夕者,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也。"又姓,《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武並切。二。
【校釋】春秋說題,當作"春秋說題辝",參見諄韻"春"字注。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名·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3
《唐韻》武並切。《集韻》《韻會》彌並切。《正韻》眉兵切,並音詺。
《說文》: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於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又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又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又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又《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又名號也。《儀禮·士昏禮》:請問名。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注尚書,以舜為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為姓名,亦據子為名,皆是名號為名者也。今以姓氏為名,亦名號之類。《周語》:有不貢,則修名。注:名謂尊卑職貢之名號。
又號令也。《周語》:言以信名。注:信,審也。名,號令也。
又文字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注: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注: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又《春秋·解題》:名,功也。《周語》:勤百姓以為己名。注:功也。
又《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又《爾雅·釋訓》:目上為名。注:眉眼之閒。《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又姓。《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又與命通。《史記·天官書》:免七命。注:免星有七名。
又《張耳傳》:亡命游外黃。注:脫名逃籍也。
又《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注。
又《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注。
又葉彌延切,音綿。《道藏歌》:玄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又葉莫陽切,音鋩。韓愈《曹成王碑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又葉必仞切,音儐。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1]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筆順】①ノ(撇)②フ(橫撇)③丶(點)④丨(豎)⑤㇕(橫折)⑥一(橫)
【寫法】"夕"略偏左上,"口"略偏右下。"夕"的短撇從豎中線右側起筆;フ(橫撇)橫短撇長,撇過田字格中心;點收筆于田字格中心。"口",主體居右下格,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