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名與物,有「天空」的名稱,難道就有一個摸得到的天空嗎?有「快樂」的概念,難道就可以找到一個實體叫「快樂」嗎
原文
世間人總以求名聲、求財物為當務之急,所以通常把世俗社會稱為「名利場」。人們你爭我奪,也多是為了「名」(精神)與「利」(物質)。例如許多人想獲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力,更多的財富,總之酒色財氣,名聞利養不厭其多。讓世人以生命相許的名與物,到底有何魔力,到底有些什麼特徵?
在《肇論》中有段這方面的探討,或許可幫助我們了解。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
在世間法裡,我們用「名」來指示一切萬事萬物,來詮解「有」、「無」、「非有非無」。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以為說「有」,必是實有,說「無」必定沒有。其實,並非如此。當我們要「以名求物」、循名責實的時候,往往找不到名實相符的「實物」。例如:有「天空」的名稱,難道就有一個摸得到的天空嗎?有「快樂」的概念,難道就可以找到一個實體叫「快樂」嗎?都是做不到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名稱、概念,都是「假名」,它們不過是人們基於了解和溝通的需要,而給予對象一些命名,並設下一些定義,它們與對象有聯繫,有對應的關係,但不是同一體,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可能完全達到「名實相符」。
反之,如果「以物求名」,我們按照實物的狀況,去考察它的「名稱」,就會發現,「名」稱並不具有實「物」所具有的功能。例如,火能燃燒,冰有寒氣。但當我們口說「火」與「冰」的名稱的時候,既不會燃燒,也沒有寒氣。
「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
既然沒有名符其實的實物,所以在理論上「實物」就不成其為物;既然名稱不具備實物的功用,在理論上,「名」也就不成其為名。既然名不符實,實不符名,名和物之間沒有恰當的對應關係,那麼,萬物在哪裡呢?
如果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就能不貪求「名」、「物」的欲望,妄想不起,心境兩空,真俗不立,就容易安於中道。
印海長安常講「人生往往不了了之」,這真是至理明言。細心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親朋好友,那一個是把人生的事情全部辦好才告別人世?所以看清人世間的本質:「名實無當,萬物安在?」自能看破一切,放下、自在。否則,汲汲於名利,最終得到的是一場空。
《肇論》這一段是以邏輯推理的方式,說明「空」理,這是作者針對古時「書呆子」的思維方式,應機施教,勸他們看破、放下的一種方便說。作者由「名實無當」而推導出「萬物安在」的結論,其中轉換了概念,讓讀者把「萬物『安』在」誤為「萬物『不』在」,把「名實無『當』」誤為「名實無『有』」。其實,萬物萬名雖然「無當」——不能準確的一一對應,但還是能夠大致地相對應的,人們雖然不能準確地把握它們,但它們都還是客觀存在的,砒霜雖然不能完全當「毒藥」之名,但是您如果拿來當茶飲,照樣會被送到醫院。「銀行」之「名」雖不能當實,但是你如果去搶,卻肯定能招來「『實』禍」。所以,佛法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無常迅速,萬緣放下;一念提起,阿彌陀佛![1]